2023-2024学年四川省达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谰语(lán)       憎恶(zèng)       心有灵犀(xī)       酣然入梦(hān) B.殷红(yīn)       挑逗(tiǎo)       怏怏不乐(yàng)       锋芒毕露(bì) C.矜持(jīn)       修葺(qì)       颠沛流离(diān)       悲天悯人(mǐn) D.愧怍(zuò)       炽热(chì)       一泄万丈(xiè)       语无伦次(lú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闲遐  耐人寻味  精疲力竭  扬扬得意 B.凛冽  五脏六腑  精打细算  勇往直前 C.遗孀  姗姗来迟  千钧重负  小心冀冀 D.严瑾  天涯海角  心有灵犀  海市蜃楼 3、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小明做事认真负责,熟悉业务,这次我们当之无愧地推荐小明负责此项工作。 B.《成语词典》那么厚,叫人惨不忍睹,我一看见它就头晕。 C.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共场合销声匿迹了。 D.日军在二战中干了许多坏事,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4)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归田录》) 【乙文】谏议大夫陈省华,生三子皆登进士第,而伯仲皆为天下第一。晚年与燕国夫人冯氏俱康宁。长子尧叟知枢密院,次子尧佐直史馆,少子尧咨知制诰。每对客,三子列侍。客不自安,求去。省华曰:“学生辈立侍,常也。”士大夫以陈氏为荣。 (选自《渑水燕谈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释担而立(              )                 ②尔安敢轻吾射(              ) ③客不自安,求去(              )       ④伯仲皆为天下第一(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加点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A.博学而笃志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结友而别 D.康肃笑而遣之 3.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晚 年 与 燕 国 夫 人 冯 氏 俱 康 宁 4.翻译下列句子。 ⑴每对客,三子列侍。 ⑵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5.结合甲、乙两文,分析陈尧咨的个人修养与家教的关系。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独树的追求 杨勃森 ①我曾去过云南西双版纳的打洛镇。 ②打洛镇有一棵大榕树,左右两侧的主干上生有三十余条气生支柱根,垂直而下,扎入土地,形成根部相连的丛生状支柱根,俨然一片葱茏挺秀的小树林。站在它的面前,你不得不为大自然的睿智和机巧所折服。它似乎不再是一棵形态奇异的树,而是大自然造就的精灵。 ③当年,它向大地垂下第一条气生根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或许只是对生的本能的渴望。当它垂下第二条、第三条气根时,或许除了求生的欲念之外,便萌生了要结束那难挨的孤独和寂寞的想法。随着一条条根的形成和壮大,它的生命王国构筑坚固了,便很精心地有意识地编织着每一条新的根,追求一种自然、协调的关,于是便在生命的内核里生发出艺术的光环。人们便称颂它营造了一道风景,并为它盖起围墙,起了一个别致的名字——独树成林,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④十余年前,我也曾在内蒙古的一片戈壁滩上看到一棵孤独的树,那是一棵胡杨。 ⑤茫茫戈壁无边无际,像是永远也走不到头,残阳如血,泼洒下来,为凄泣的秋风染上几分悲壮。我们五个人挤在一辆吉普车内,在黄土地上已经走了整整一天,口干舌燥,精疲力竭,昏昏欲睡。不知谁喊了一声:“树!快看,树!”果然在茫茫戈壁滩上闪出一丝苍翠。 ⑥我们跳下车,奔过去,被面前的场景惊呆了。它曾经遭过雷击,伤口仍然呈焦煳状。他那粗糙的躯体一半横陈在地上,另一半仍然挺立着。那倒地的一半几乎与黄土地的砂石融为一体。原本的枝头已有一部分化作了根深深扎入土中,而另一部分依然昂扬向上擎着几多苍翠。它的根几乎全部裸露出地面,像传说中龙的爪,奋力地抓着碎石和干涸的地面。在褐黄和血红的烘托渲染中,这棵胡杨像一位披着铠甲遍体鳞伤的斗士,悲壮和惨烈。 ⑦或许几十年、几百年前这里曾是一片胡杨林,为保护人类及一些高贵的树种抵御着风沙。然而,它在人们的眼中是低贱的,或者人们为满足一点点的贪欲,或者只是为了最简单的目的——当柴烧,它们被一批一批地砍伐。胡杨林变得稀疏了,在风沙中一排一排地倒下去……最后只剩下这棵身经百战、历经沧桑,依然傲立的胡杨。它用生命凝结成一座墓碑,或许为了警示人类,或许只是为了生存,或许这便是它毕生的追求吧。 ⑧朋友告诉我,胡杨有“长成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的神誉。 ⑨生存和追求有时是很难分辨清的,那棵榕树给人以新奇的愉悦,那棵胡杨给人以悲壮的警示,很难说哪个更有价值,更完美。然而却都留下了令人遐想的空间。 ⑩最终是成为一道风景,还是成为一座墓碑?虽然自己难以预料,然而生命的价值始终握在自己手中。 (选自《社区》2010年第8期) 1.仔细阅读全文,把表格补充完整。 对象 生长地 外形特点 带给人的感受 大榕树 云南西双版纳的打洛镇 ① 给人以新奇的愉悦 胡杨 ② 遭过雷击,伤口呈焦煳状,躯体粗糙残缺,根几乎全不裸露出地面 ③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下面的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下列各选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首诗歌的作者生活在同一个朝代。其中前一首的作者被称为“诗仙”,后一首的作者被称为“诗鬼”。 B.《春夜洛城闻笛》一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C.《春夜洛城闻笛》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 D.《竹里馆》的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诗人此时空虚寂寞、怀才不遇,感慨世上知音难遇。 2.下列各选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满”字表现出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 B.《春夜洛城闻笛》首句中“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同时又与“谁”相照应。 C.《竹里馆》后两句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显示出诗人虽孤独但不悲伤,虽独处却也惬意的恬淡心境。 D.这两首诗歌的体裁都是绝句,都渲染了静谧安详的气氛,因此所表达的情感也是完全相同的。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视、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嗨,别沮丧啊!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 “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注意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