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预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ɡ)     撺掇(duo)       凫水(fú)        皎洁(jiǎo) B.行辈(hánɡ)    欺侮(wǔ)        渺远(miǎo)    震撼(hàn) C.亢奋(kànɡ)    晦暗(huì)      蓦然(mò)        冗杂(rǒnɡ) D.斡旋(wò)        幽悄(qiāo)    怅惘(wǎng)    眼眶(kuà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驿道  寒噤  瞬息万变  和颜悦色 B.浮燥  告诫  五彩斑斓  安营扎寨 C.矗立  懈怠  轻歌慢舞  历历在目 D.虔诚  缭绕  亭台楼阁  振耳欲聋 3、某校为了深入开展“热爱家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11月15日初三年级师生走进被誉为“京郊灯笼第一村”的怀柔区九渡河镇红庙村进行参观实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下面是一位同学刚走进展厅的感受,请你结合语境选出对画线成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走进红庙村灯笼展厅,迎面而来的各式各样的宫灯、纱灯、走马灯等,让人目不暇接。若不是讲解员走来,还以为今天就是张灯结彩的正月十五了呢。 A.目不暇接,形容灯笼样式多,有的是工夫看。 B.目不暇接中的“暇”,这里是空闲时间的意思。 C.张灯结彩,意思是张挂灯笼彩带,形容场面喜庆。 D.“张”在字典中有以下几个义项: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②陈设;铺排③扩大;夸张④看;望⑤商店开业。张灯结彩中的“张”义是②陈设;铺排。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上网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 B.袁枚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C.对于为什么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D.我们要学会正确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1)《秋词(其一)》中诗人一反悲秋常情,而写爱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秉烛夜谈、共话今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表明诗人人老心坚、壮志不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潼关》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潼关壮阔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面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伐竹/取道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四面竹/树环合 2.下列画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水尤清冽(格外) B.乃记之而去(离开) C.以其境过清(清澈) D.不可久居(停留) 3.下面是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鸣珮环”形容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表明游者不畏艰难,一往无前。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描绘出潭边植被茂盛之状。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看,小石潭的环境有何特点?这八个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闻一多唯一一次服软 国中华 ①众所周知,闻一多是个从不服软的人,但却有一次例外。 ②1944年5月4日,西南联大中文系在学校南区10号楼举行纪念五四文艺座谈会,由中文系主任罗常培主持,邀请包括闻一多在内的众多教授讲演。因为参加会议者太多,连窗外也挤满了学生。罗常培见教室里实在容不下,只好请演讲的人站得高一些,以便站在窗外的学生也能够听得见。 ③有些教授在演讲时,因为声音小,惹得外面的人不断在叫“大声些”。那些奉命来捣乱的特务也趁机起哄, 大喊大叫并不停敲打窗户,致使会场出现了混乱局面。 ④此时,天又下起了雨,特务在混乱中弄断了电线,会场顿时陷入黑暗之中。罗常培见状说:“我看今晚的会就到此结束算了。”他的话激怒了脾气暴躁的闻一多:“不能就这样半途而废,即便在黑暗中也要把会开到底! ”其他几个教授提出建议,是否将座谈会转到图书馆的大阅览室去开,那里地方大,灯又很亮,但罗常培怕特务跑到图书馆破坏,没同意。这更让闻一多暴跳如雷,对罗常培吼道:“如此重要严肃的会议,你怎能当作儿戏?你究竟怕什么?是怕那些特务手里的枪吗?如果你怕,你可以走,我却不怕,我要留下来继续开会!” ⑤闻一多的慷慨陈词,让罗常培认为是对他这个系主任尊严的挑衅,于是硬性宣布“散会”。之后,他气冲冲地拂袖而去,其他人也不欢而散。 ⑥齐亮和马识途两名学生将闻一多请到一旁,告诉了他国民党特务以及联大三青团捣乱的真相,对他说:“罗先生也是出于无奈才那样做的,您怎能当着众人的面对他大发雷霆呢?既然事已至此,我们也不能让特务的阴谋得逞,一定要把联大的旗帜举起来! ”又跟他说了还要于5月8日再次举行座谈会和文艺晚会的计划,希望他能够参加并说服罗常培与他一起主持会议。 ⑦闻一多听后犹豫了:“罗先生已经生我的气了,他还愿意来参加和主持会议吗?他如果不来参加,我也就不好意思来参加了。” ⑧齐亮和马识途劝闻一多:“只要您能亲自登门向罗先生道歉,他一定不会驳您面子的。”闻一多听罢,答应了。 ⑨闻一多登门前,齐亮和马识途已经找罗常培做了疏通。随后,齐亮、马识途又陪闻一多一起去了罗常培的家。刚进门,闻一多就向罗常培深深鞠了一躬。这一招让罗常培猝不及防,也赶紧鞠躬以示回敬。两人谦让着进了客厅后,也没有提起那天的不快,相逢一笑,冰释前嫌了。 ⑩5月8日的座谈会和文艺晚会,在罗常培和闻一多的共同主持下举办得很成功。事后,闻一多对齐亮和马识途说:“我是为了开好会才向罗先生服软的,这是我此生唯一的一次服软,以后绝不会有第二次了。” ⑪敢作敢为,又有所不为,既是大师的精神底色,也体现了大师的人格境界。 (摘自《文史博览•文史》,有改动) 1.本文题目是“闻一多唯一一次服软”,可开头又指出“闻一多是个从不服软的人”,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2.罗常培宣布“散会”的原因有哪些?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语句。 4.闻一多为什么会向罗常培服软?说说你的理解。 5.从上文及《最后一次讲演》一文中,可以看出闻一多是个什么样的人?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前两句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做铺垫。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了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你是怎么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的?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每个地方的戏曲都有自己独有的文化风情,请你仿照示例,结合各个地方戏曲的特点写句优美生动的话。 示例:安塞腰鼓那奔放、动感的画面,热烈、铿锵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激情。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宽”即打开人生格局,“容”乃采撷智慧美德。只有让“宽容”与成长携手,年少的你才能用“宽容”的音符奏响青春最美的和弦! 请将“宽容若在,__________”这个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鲜明,思路要清晰。②除诗歌、戏曲外,文体不限;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在600字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