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广安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行辈(xíng)       归省(shěng)       絮叨(xù)            挑衅(xìn) B.亢奋(kǎng)       逻辑(jí)            闲逛(guàng)       旌旗(jīn) C.踊跃(yǒng)       踱步(dù)            家眷(juàn)        脸颊(xiá) D.欺侮(wǔ)          蓬勃(péng)        耳畔(pàn)          战栗(lì) 2、下面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衰竭   皱褶   蜿蜒   历历在目 B.墩实   烁烁   懈怠   浩浩苍苍 C.豁然   磅礴   瞭阔   精雕细刻 D.砾石   静穆   挪动   穿流不息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B.此刻倒霉迹象纷至沓来,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C.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D.队伍分散开去,络绎不绝,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地球上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多年左右前形成的。 B.汽车实际上是造成所有空气污染(特别是城市中空气污染)、引起酸雨和全球温度上升的基本途径。 C.音乐家贝多芬,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荣誉,关键在于他的作品以及他作品独特的震撼力。 D.这次展览会上,人们看到和听到的都是各地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填空。 (1)室中更无人,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心理。 (4)“_______,______”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公使及其爪牙狐假虎威、巧取豪夺的蛮横嘴脸。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乙】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技也。”有间,曰:“已习其技,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①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②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③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此曲确《文王操》④也!”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注】①志:这里指意境。②为人:作曲的人。③王:称王。④《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不知其旨也(味美) B.教学相长也(促进) C.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代词,他) D.师襄子辟席再拜(同“避”,离开)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丘得其为人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②有间,曰:“已习其技,可以益矣。” 4.小滨和小江看了这两篇文言文后,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补全下面的对话。 小滨: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小江:是的,孔子学琴过程中不着急学习新内容,正好印证了甲文中“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的道理。 小滨:说得没错!只是乙文中加点的“穆然”一词,我不太理解,你能分析一下吗? 小江:我查到《古代汉语词典》里面“穆”的常用义项有四个:①美好   ②和畅   ③和睦   ④恭敬。从上下文来看,这个词语描写了孔子学琴时的神情。因此,我推测“穆然”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 小滨:谢谢你,我明白了。让我们一起学习文中孔子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撒哈拉的变迁 “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在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            。 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查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勇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者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脚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第1段末尾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2.2.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 (              )一一(               )一(                )一(沙漠) 3.第4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启示。 五、诗歌鉴赏(共5分)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两首词都运用了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但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陆游眼中的梅花是位失意的志士,作者借梅花表达了_____________的情怀;毛泽东眼中的梅花是位勇敢的志士,作者借梅花表达了对革命的______________精神。 2.第一首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高:八月秋高风怒号 高者挂罥长林梢 (2)为:茅屋为秋风所破 忍能对面为盗贼 (3)安: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七、作文(共40分)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触动心灵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选角度确立文章的主旨。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