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 1. 自然种群最常见的内分布型是( ) A.随机型 B.均匀型 C.成群型 D.均匀集群型 2.蜘蛛、蜗牛、青蛙等一般生活在森林的( )中。 A.乔木层 B.灌木层 C.草本层 D.地被层 3. 对人来说,住址是( ),职业是( )。 A.生境;生境 B.生境;生态位 C.生态位;生境 D.生态位;生态位 4. 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  ) A.寒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热带 5.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  )提出的。 A.谢尔福德 B.达尔文 C.奥德姆 D.莫比乌斯 6. 按照瑙基耶尔(Raunkiaer)生活型系统,油松和马尾松等高大乔木均属于( ) A.高位芽植物 B.地面芽植物 C.地上芽植物 D.隐芽植物 7.下面关于动物婚配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单配偶制 B.群婚制 C.一雌多雄制 D.一雄多雌制 8. 下列直接影响或参与生物新陈代谢的因子是( ) A.光照 B.坡 C.海拔 D.坡度 9. 下列有关生物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是热带雨林 B.冻土带的生物量最低 C.水生生态系统中,水的最表层的生物量最大 D.森林生态系统中,树冠的最顶部生物量最大 10.甲乙两个群落的交错区中的物种数通常( )。 A.少于甲的物种数 B.有多于乙中物种数的趋势 C.等于甲的物种数 D.有少于乙中物种数的趋势 11.自然界中,伺种植物的不同种群如果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  )。 A.会发生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 B.会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 C.会发生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 D.会发生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 12.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 )。 A.林德曼 B.海克尔 C.奥德姆 D.坦斯利 13. 下列各项中属于正反馈的是( ) A.湖泊污染→鱼死→再污染 B.动物增加→植物减少→动物减少 C.兔子多→草少→兔子少 D.田鼠增加→粮食减少→虫子增多 14.在对某生物群落调查中,共调查了100个样方,某物种出现在80个样方中,则80%指的是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 ( )。 A.盖度 B.频度 C.密度 D.重要值 15. 下列属于生态因子的是( )。 A.温度、食物、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B.温度、光、食物、土壤、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C.温度、湿度、食物、空气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 D.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 16. 目前地球上面积最大,对维持人类生存环境起最大作用的森林生态系统是 (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北方针叶林 17. 原生演替的速度比次生演替的速度( ) A.快 B.慢 C.相等 D.依具体情况而定 18.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理论上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有( )流入了第五营养级。 A.1/1000 B.2/10000 C.1/625 D.1/125 19.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 ) A.海洋 B.草原 C.海陆交接地带 D.荒漠 20.农业上利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许多昆虫对哪种光的趋光性(  )。 A.红外光 B.可见光 C.蓝光 D.紫外光 21. 植物利用太阳能的效率一般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农作物平均也不过是( ) A.5%~10% B.1%~2% C.10%~20% D.0.1%~0.2% 22. 新疆的葡萄、瓜等比较甜,其主要原因是 ( ) A.干旱缺水 B.光周期现象 C.温周期现象 D.化肥用量低 23. 核桃树下几乎没有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 ) A.缺营养 B.他感作用 C.缺水分 D.缺光照 24. 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直接因子的是( ) A.坡向 B.坡度 C.海拔 D.水分 25. 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协调,主要决定于 ( ) A.土壤结构 B.土壤PH值 C.土壤有机质 D.土壤无机养分 26. 鸟类的存活曲线为( )。 A.A型 B.B型 C.C型 D.混合型 27. 按环境范围的大小,可将环境分成( )。 A.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B.人类环境、生物环境和自然环境 C.土壤环境、水域环境和气体环境 D.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28. 指出下列属于竞争关系的一组物种 ( ) A.牛和青草 B.狼和羊 C.小麦和杂草 D.人和蛔虫 29.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治病是一个典型的( )应用的例子。 A.黑箱方法 B.白箱方法 C.灰箱方法 D.含这三种方法 30. 一年生作物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 A.氧 B.湿度 C.温度 D.营养物质 31. 种群分布的类型是 ( ) A.均匀分布 B.随机分布 C.集群分布 D.以上三种类型都是 32.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 )。 A.菌根 B.根瘤 C.菌丝 D.子实体 33.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  )。 A.阿伦规律 B.贝格曼规律 C.谢尔福德定律 D.林德曼定律 34. 鱼类的集群是一种( )集群。 A.暂时性 B.季节性 C.稳定性 D.经常性 35. 农业生产中玉米地中的玉米螟卵块,常呈 ( )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集群分布 D.三者都不是 36. 甲、乙群落各有100个个体,其中甲中90个属于种A,10个属于种B,而乙中种A、种B各占一半,甲、乙群落均匀度的比较结果为( ) A.甲高 B.乙高 C.一样 D.无法比较 3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  )。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土壤 38.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 )。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氧气 39.领域的特性不包括( )。 A.更换性 B.排他性 C.伸缩性 D.替代性 40. 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表现在( )。 A.由于温度的影响,蜗牛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 B.土壤富含石灰质,云杉的数量会增多 C.由于森林能够阻碍气流,所以能改变风速但不能改变风向 D.由于光的作用,高山上只生长着矮小的植物 41. 温带草原在半湿润区的群落类型是 ( ) A.草甸草原 B.典型草原 C.荒漠草原 D.高山草甸 42. 苔藓、蘑菇、白蚁、蜘蛛等均以林中枯死的朽木为生,这些生物组成了(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食物链 43.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一般( )。 A.出生率高、寿命较短 B.生率低、寿命长 C.出生率低、寿命较短 D.出生率高、寿命长 44. 下述生态系统中属于半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 )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业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荒漠生态系统 45. 下列关于顶级群落中,表述错误的是( )。 A.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 B.结构和物种组成相对稳定 C.有机物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 D.顶级群落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46. 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 A.高 B.低 C.相等 D.有时高有时低 47.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荒漠生物群落 48.种群是指( )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49.在全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变化的光是(  )。 A.红外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光 50. 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非常重要,而在后期则无关紧要的因素是( )。 A.生物的繁殖能力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C.生物的生产量 D.生物的散布能力 二、填空题(20题) 51. 物质循环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各种化学物质在生物和______之间的循环运转。 52. 根据降水量的不同,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为三个等雨量区,植被类型也相应分为三个区,即森林区、______和荒漠区。 53.认为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而是生态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这种群落性质观点是__________。 54.植物发育起点的温度称为______。 55. 农田生态系统经常采用______来加强对农副产品的转化和利用。 56. 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的中心问题是______。 57.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__________。 58.在有限的环境中,种群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称为该环境对该种群的__________。 59.各种因子共同对生物产生影响,是生态因子__________规律。 60.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四种。 61. 竞争排斥原理又叫______。 62.生物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过入侵、定居、__________和反应等阶段。 63.叶面狭窄、有茸毛、卷叶、气孔下陷、有蜡质层、机械组织发达,这些植物具有______的形态结构。 64. 土壤中的微生物量一般是春季较少并逐渐增长,夏秋季多并达最高值,进入冬季后逐渐减少到最低值,这就是种群的______消长。 65.一般来说,物种的生态幅越宽,其分布范围越______。 66.我国对植物群落主要分为三级:高级单位——植被型,中级单位——群系,低级单位——群丛。______侧重于外貌、结构和生态地理特征。 67.华北的农谚“枣发芽,种棉花”,“杏花开,快种麦”中的枣和杏在此被指为______生物。 68.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称为群落的__________。 69. ______是指由个体、家庭和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应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 70.制定《京都议定书》的目的是为了限制______的排放,以减轻温室效应。 三、判断题(10题) 71. 当一个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稳定的阶段时,这个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组成及数量比例就没有明显变动了。( ) A.正确 B.错误 72.植物群落所处的环境温暖湿润,群落中的高位芽植物所占比例就较高。( ) 73. 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理群落是同义词。( ) A.正确 B.错误 74.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其生态幅无关。(  ) 75. 在光、温、水和地形等生态因子中,地形是直接因子。( ) A.正确 B.错误 76.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的内禀增长率低。( ) 77. 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污染源是焚烧秸秆。 [ ] A.正确 B.错误 78. 小型啮齿类动物是革蜱的主要宿主,当小型啮齿动物种群的密度增大,就会出现革蜱的数量高峰和革蜱中脑炎病原体感染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专升本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