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蓬蒿(gāo)            牟取(móu)            狼藉(jí) B.缄默(jiān)            窥探(kuī)             狩猎(shǒu) C.媲美(pì)             挑衅(tiǎo)             笃信(dǔ) D.吞噬(shì)            干涸(hé)               裸露(kē)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晶盈       流淌        顺水推舟 B.映照       掌故        五彩斑澜 C.跌落       堤坝        目眩神迷 D.黎明       掠过        白须捶胸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辈腕间滴答作响的腕表,需要每天用毛巾擦拭、上发条,宛如一种神圣的仪式一样周而复始。 B.每每世界大赛销声匿迹,人们便要潜心剖析它留下了什么精粹。 C.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不是目空一切的幻想家,而是知道那条“对的路”并不容易,却也要借助某种力量走过去的人。 D.《追风筝的人》将阿富汗君主制的终结、塔利班当权、“9·11”等政治事件天衣无缝地融合在小说背景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核舟记》文末揭示中心的语句是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虽有嘉肴       虽: ____________ (2)不知其旨也   旨:____________ (3)然后能自反也   反:_____________ (4)少壮工夫老始成   始:______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虽有嘉肴》指出了学习是体验“_____”的最好途径;《冬夜读书示子聿》用“_____”表明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用原文字词填空) 4.《虽有嘉肴》和《冬夜读书示子聿》都谈论了学习,但阐述的道理有所不同。请指出它们分别阐明了什么道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何种说明方法? 2.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3.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那么大连的春天比北京来的得早,对吗?为什么? 4.画“【】”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说明事理的? 5.指出这下面诗句表现了哪种物候现象。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 五、诗歌鉴赏(共5分) 文学常识填空。 白居易,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卖炭翁》描写了卖炭翁劳动果实被掠夺的遭遇,揭露了当时一种残酷的剥削方式——“________”的罪恶。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⑴选择词语: 冲     灌 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_______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_____进去,______进去…… (2)选择词语: 挤     涌     撞     碎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_____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_____着、_______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_________成堆堆白雪。 ⑶选择词语:跌   挤   急   闹 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____了进去,更__________,更__________,更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请试着将下面这一段文字改写成散文片段,200字以内。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 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 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