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嬉戏(xī)     呈报(chéng)     较量(jiào)     赫赫有名(hè) B.爵士(jué)   澄澈(chēng)     称职(chèn)     踉踉跄跄(qiàng) C.妥当(tuō)   炫耀(xuàn)       钦差(chāi)     杞人忧天(qǐ) D.滑稽(jī)     女娲(wā)          庇护(bì)        莽莽榛榛(má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繁杂     慈怜     牛棚     花梗 B.黄昏     乘凉     摇摆     园院 C.繁密     遮蔽     庭院     倾侧 D.莲篷     凋谢     两缸     跳舞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B.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C.王老师说这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 D.云南地震突如其来,给当地的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     ) A.传统文化进校园,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宣传普及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B.山东淄博是一个文化之都,孕育出不少为历史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 C.参加本期“与动物和谐相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同学,除了有七年级一班的外,还有七年级二班和三班的参与其中。 D.烟台最有名的景点有蓬莱阁、龙口南山、胶东半岛海滨风景名胜区、长岛、养马岛、烟台山公园等。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填空。 (1)《观沧海》中极力描写大海的壮阔及由此而产生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子在川上曰:“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4)________,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太丘舍去       屋舍俨然       舍生取义     退避三舍 B.去后乃至       至善至美       无微不至     至关重要 C.则是无信       讲信修睦       轻诺寡信     背信弃义 D.入门不顾       三顾茅庐       奋不顾身     顾全大局 2.文中两处画线句写的是友人的语言和行为。结合全文内容,下列选项中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甲】友人很生气。他认为元方的父亲和自己有约定,就应该等自己一起离开。后来友人知道自己错了,在别人的引领下惭愧地走了。 【乙】友人非常自责。 他觉得自己和元方父亲约好了中午一起出发,自己却先走了, 自己真不是人。他知错就改,下车拉住元方,惭愧地向元方道歉。 【丙】友人发怒了。他认为元方的父亲没有遵守约定,骂元方的父亲不是人。后来友人羞愧于自己的言行,知错就改,下车去拉元方,想表达歉意。 3.方正,指人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两则材料的内容,简要说明“方正”的品格在元方、何充、“少师曾祖及祖”的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①。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② ,充晏然③神意自若。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材料二 杨少师荣④,建宁人,世以济渡⑤为生。久雨溪涨,横流冲毁居民,溺死者顺流而下,他舟皆捞取货物,独少师曾祖及祖⑥,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乡人嗤其愚。 (节选自《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注:①[狼籍]行为不法。②[反侧]惶恐不安。③[晏然]形容心情平静,没有顾虑。④[少师荣]官名及品级。⑤[济渡]摆渡。⑥[曾祖及祖]曾祖父和祖父。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节选) (1)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záo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2)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3)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4)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5)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6)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7)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8)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9)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书塾〕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0)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11)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12)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13)“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14)“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15)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16)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鲁迅,九月十八日 1.根据拼音写汉字 确záo 2.请分析第(9)段在文中的作用。 3.选文中第(4)段的内容是属于记叙顺序中的_____,作用是:_____。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2)段中划线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古诗《观沧海》,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用一“观”字统领全文,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________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中“若”字用得好,试评析。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请你简要描述右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题目:家有__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写完整;②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