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嘉兴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焚身(fén)    神龛(hé)       犬吠(fèi)      斡旋(wò) B.皎洁(jiǎo)     施粥(zhōu)     锵然(jiāng)   官衔(xián) C.争讼(sòng)   领域(yù)        鹦鹉(yīng)   可悯(mǐn) D.联珑(lǒng)     磷火(lín)       姊妹(zǐ)        褪色(tu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敦实  羁绊  瞬息万变  顾名思意 B.挑剔       俯瞰       相辅相承       风云变幻 C.辐射       斑斓       目眩神迷       纷至沓来 D.挑衅       演绎       轻歌慢舞       怒不可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的程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 C.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 D.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但在少年的眼里,世界和未来都是崭新的充满吸引力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关于大雁,名人这么说过: (1)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一李白 《宣州谢姚楼饯别校书叔云》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雁的名言警句?在下面写出几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选文,回答文后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节选自《昨梦录》 1.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悉如外人:________ (2)能相容否____ 2.请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3.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落英缤纷                    居民之大聚落也 B.未果,寻病终                  子果来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 D.处处志之                    故可同处 4.两篇选文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生活图景?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题。 给燕子留个门 干亚群 当河里最后一块冰被我们捣碎后,叮叮咚咚的水流声从村东一直响到村西。也就这么几天里,村里又多了一份热闹,门前的枣树上开始有叽叽喳喳的声音。老人便把门开得大大的。我们感到不解。老人说,燕子回来了,它们要筑巢,如果关着门,燕子会觉得主人不欢迎它们。 敞开的门,有春风灌进来。春风仿佛在铺一条无形的路,是空中温暖的路。燕子顺着赶过来。春风把沿途的树都弄绿了。于是,有一天,我们听见燕子的叫声,看见燕子的身影——像黑色的闪电。 老屋横梁上的那只燕子窝,跟我们玩的那种烂泥炮形状差不多,上宽下窄,不过看起来有点疙里疙瘩。我们也不知道哪一年筑的,每年的春天总能看到两只燕子飞进飞出,然后孵出一窝小燕子。去年的燕子窝在守候今年的燕子。 村里的房屋多是平房,有些还是茅草房。燕子似乎并不嫌弃,只要人们开着门,有一处可容它们筑巢的地方,它们就会把巢安在那儿。老人们说,家有燕子窝,那是一家人的福气,说明这家风水好。所以家里有老人的,每到春天总是盼望着门前喃呢的声音。我们那儿并不重视喜鹊,而把燕子看成喜鹊的化身。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身体不适,他们就把能不能熬过冬天作为给自己的一个命数。二月初燕子准时飞回来,那些躺了一冬的老人不管可不可以下床,都要起来在门口坐一坐,听听燕子的喃呢,看看燕子忙碌地衔草加固巢,心里觉得有一种踏实。 我们不知道鸳鸯是怎么一回事,却知道家里的燕子是双飞双宿的。大清早,等门一开燕子马上飞去了,当它回来的时候嘴里肯定衔着草什么的,有时独自回来,有时两只一块儿。你一口草我一口泥,共筑着它们的窝。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回来,然后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村里小夫妻哪天吵架了,做妻子的就会责备自己的男人,怎么连燕子都不如,它们还懂得温情。刚才还气呼呼的男人,此时默不作声,一个人提了只筐出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筐里准有妻子爱吃的水果。 燕子等窝筑好后开始产卵,大约一个月后窝里便会伸出几张黄黄的小嘴。此时是燕子最最忙碌的时候,两只燕子飞进飞出,喂养着它们的小宝宝。老人说,燕子一顿烟的工夫要飞出三次,一天下来将近要飞一百多次,直到小燕子能独立觅食为止。而小燕子长大的那阵子,家里是颇为热闹的。一会儿叽叽喳喳,一会儿唧唧啾啾,尤其当燕子爸爸与燕子妈妈从外面觅食回来的时候,横梁上是一片喧闹。只只张大着黄口,争先恐后地要食吃。等老燕子飞走了,它们才个个缩回窝里安静下来。再过一段时间,小燕子开始学飞,扑棱棱地从窝里飞到窝外,再由屋檐下飞到树枝上,这样一路地飞远。如果还不到迁徙的时候,小燕子们绝不会飞走,到了晚上还是会飞到自己的窝里。 我们家约定俗成,最晚进门的人,总会看一看燕子是不是到齐了,然后关门——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就像大人牵挂会玩的孩子迟归那样,我也会提醒家里人:给燕子留着门。 村里开始有人建房,原来居住的老房子得拆掉。上了年纪的人遵循一个原则,五黄六月是不可以动土木的。所以村里很多人建房子多选择在秋天,这时候燕子已准备南飞了。那些拆了老房子的人家,把拆下来的燕子窝整个地端下来,然后放在树杈上,希望明年燕子归来的时候还能发现这个标记。然而,那些建了新房子的人家第二年再也不会有燕子进出。整天锁着的大门和平整的天花板,让燕子越飞越远了。 当村里最后一栋楼立起来的时候,村子变得寂寞起来。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以至回忆燕子确确实实的叫声,却模糊了。村民习惯了关门。 (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给燕子留个门》,略有删改) 1.村里人的哪些行为表现了对燕子的重视和喜爱?请简要概述。 2.请结合语境,分析“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中“仪式”一词的妙处。 3.“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村民习惯了关门”,你赞同村民的这种做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五、诗歌鉴赏(共5分)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出演提供了典型环境。 B.《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 C.这是一首叙事诗,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D.全诗主要塑造了一个盛气凌人的恶吏形象和一个饱受欺凌的老妪形象。其中,恶吏是本文塑造的主要人物。 2.把“有吏夜捉人”中的“捉人”换成“征兵”好不好?为什么?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根据语境,为下面语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__________,__________;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 七、作文(共40分) 题目二: 烦恼积压在心头,沉甸甸的,他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无意间打开窗户,满眼的绿意扑面而来,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 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④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