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醴陵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晨曦(xī)        襄陵(xiāng)     追溯(sù)       抵御(yù) B.长啸(xiào)     荇草(xìng)       颓败(tuí)     急湍(tuān) C.轩邈(miǎo)     鸢飞(yān)        横柯(kē)       目眩(xuàn) D.东皋(ɡāo)       候骑(jì)          萋萋(qī)       戾天(l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溺爱   狼籍   铭记   如梦初醒 B.燥热   呓语   娴熟   白手起家 C.不辍   妄图   咆哮   深恶痛疾 D.匿名   桅杆   镌刻   殚精竭虑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他是个音乐才子,这是无可置疑的。 B.每次我向老师请教时,他都和颜悦色地给我解答。 C.跑完了5 000米,同学们个个筋疲力尽。 D.在上学的路上,他把昨天看到的故事惟妙惟肖地讲给我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张告诉小王,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睡。 B.文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市民的一举一动往往可以显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C.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 D.5月3日至4日,中美就经贸问题举行了磋商,达成了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直接性默写填空 曹操《龟虽寿》 (1)__________________,终为土灰。 (2)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__。 (3)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不但在天。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丙】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吴均《与施从事书》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晓雾将歇_________       (2)夕日欲颓_________ (3)怀民亦未寝_________   (4)但少闲人_________ (5)春罗被径_________       (6)鸡鸣不已__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实是欲界之仙都。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行交横。 (3)绿嶂百重,清川万转。 3.请用标点符号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有 青 山 绝 壁 干 天 孤 峰 入 汉;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相与步于中庭 B.实是欲界之仙都             是非木柿          《河中石兽》 C.信足荡累颐物                 则是无信     《陈太丘与友期行》 D.欣然起行               其人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 5.请你从句式结构角度分析【甲】【乙】两文画横线句子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白杨礼赞 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②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 “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③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④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⑤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⑥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⑦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⑧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⑨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②段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你怎样理解④段“普通”和“不平凡”这两者在文中是怎样统一起来的? 3.⑦段的四个反问句的顺序能否颠倒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能,四句是递进关系 B.能,四句是并列关系 C.不能,四句是因果关系 D.不能,第一句总括后三句,后三句是因果关系 4.对本文段赞美白杨树的思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先扬后抑作铺垫,然后逐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B.先抑后扬作铺垫,然后逐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C.扬抑结合作铺垫,然后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D.先扬后抑作铺垫,最后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5.如果把“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改为“这是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小题。 【甲】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加点字的妙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甲】【乙】两诗画线句的抒情方式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本诗选自《                    》,崔颢(hào)(约公元704—754年),(        )代诗人,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其作品(               )、(              )。 七、作文(共40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风景各不同,这样的美景如何在我们笔下写活呢?请以《我眼中的四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