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海南省文昌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抹杀(mǒ)     腐朽(xiǎo)   脊梁(jǐ)        模式(mó) B.遁词(dùn)   省悟(xǐng)   慨叹(kài)       譬如(pì) C.鲁钝(dùn)   汲取(jí)       玄虚(xuán)     滞留(zhì) D.诓骗(kuāng)   诬蔑(wū)   创意(chuàn)   豢养(huàn)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放榜时正值桂花盛开,故又称“桂榜”。 B.“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成语“登堂入室”出自《论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 C.古代制竹简以火烤青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青”指“史册”,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 D.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3、下列各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惟余莽莽   不二法门     鸠占鹊巢     波澜不惊 解说:这四个短语分别是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 B.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芦荡如万重大山”。 C.不是亚洲金融危机多么严重,就是世界经济增速减缓,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脚步。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D.得知自己已然中举,范进内心狂喜,随即晕倒在地,不省人事。 解说:这句话中的成语使用正确。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不仅引发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之情,也唤醒我们对大自然应有的礼敬。 B.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 C.2018年2月26日,一年一度的中国·贵州·石阡“仡佬毛龙节”在石阡县体育场馆举行,约百余条毛龙现场同台上演。 D.在许多青少年观看了电影《疯狂动物城》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默写诗词名句。 (1)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爱上层楼,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 ,_________ ”的诗句,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生活哲理。 (4)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对天下有情人美好祝愿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①觥筹交错(酒杯)                      ②行者休于树(在) B.①云归而岩穴暝(昏暗)       ②野芳发而幽香(花) C.①泉香而酒洌(清)                      ②伛偻提携(老人) D.①而乐亦无穷也(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 (不久)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二段写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四时景物的迥然不同。 B.选文第三段按由外到内的顺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场面。 C.选文表面上在写“乐”,实际上是在写“醉”,写“乐”是为了写“醉”。 D.选文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虚词的妙用,尤其以贯串全篇的“也”字和“而”字的运用最为奇绝。 3.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五分钟的成长 ①那一年我十岁。那时喜欢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大人,但是惊恐慌乱就像一条饥肠辘辘的食人鱼,轻易就可以攻破我的虚张声势。就像那个夏季的傍晚,暴风雨变得越来越猛烈,灯都熄灭了,时钟敲了九下,我开始哭起来。 ②就在我倍感无助时,电话铃响了起来。我擦去眼泪,强忍着哽咽接起电话,是妈妈打来的。 ③“海,卡洛吗?”她说道,“我还在——” ④“你在哪儿?”我打断了她的话,完全不管自己当时的焦虑不安有失“大人”的身份。 ⑤“我在格洛里,和你弟弟在一起。” ⑥我知道格洛里超市离我们家只有五分钟的路程。“你们什么时候到家?”我问道。 ⑦“除非我们能搭上车,要不然你别指望我们很快就能到家。” ⑧“干吗不坐一辆三轮车回来?”“三轮车司机不肯载客。”“走着回来呢?” ⑨“冒着这么大的雨走回来吗?我觉得不行——所以才给你打电话。” ⑩只有上天知道我当时有多紧张,拿着电话筒,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心跳。 ⑪“穿上雨衣,招呼一辆三轮车过来接我们吧。”妈妈说道。 ⑫我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妈妈还在继续说着。“卡洛?你能行吗?”我能行吗?雨下得这么大,天色漆黑一片,雷声轰隆不断——谁知道外面漆黑一片中会有什么危险等着我呢?“可以,没问题。”我鼓起勇气回答道。 ⑬“棒极了!带上一把雨伞,不然你会被淋湿的。”走出大门,很幸运,路边就有一辆三轮车。三轮车一开动,我便强烈地担心起来。万一司机是个绑匪怎么办?如果他收费太多怎么办?要是他让我半路下车,我找不到妈妈或者回家的路怎么办?我忧心忡忡,开始祈祷。祈祷并不能让我停止发抖,但却平息了我的恐惧。几分钟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我到达了格洛里超市。 ⑭我妈妈正站在大门口外面,她看到了我。她左手牵着我九岁的弟弟保罗,右手拿着雨伞。他们向我走来。“哇,你现在真的是个大男孩儿了,能自己坐车了,还能来接我们。”妈妈微笑着说。 ⑮我虽然更愿意她用“大人”这个词来形容我,而不是“大男孩儿”,但我还是得意得满脸通红。 ⑯我们上了车。我坐在司机后面的座位上,就像所有成熟的男人一样。那个位置最危险,因为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很容易摔下来,所以我得紧紧地扶牢。 ⑰保罗对我说:“啊,你今天真的很勇敢。”我无所谓地笑了笑:“没什么。有一天你也能做到的。”他看着我,简直将我奉若神明。 ⑱三轮车在我们街区附近雨水泛滥的街道上轰然行驶,经过众多的商店、房屋和路人,我觉得棒极了。我已经克服恐惧完成了使命。我的弟弟崇拜我,妈妈信任我,我还永远拥有一段有点类似于冒险的记忆。 ⑲“你刚才害怕了吗?”妈妈问我。 ⑳“害怕?我吗?”我愤怒地回答,“这只不过是五分钟的车程。”我看着她,她笑了。 (有删改) 1.结合语境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交代了“我”在车上的位置,这一情节能否去掉?为什么? 4.新考法   文中的“我”和课文《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有哪些相同之处?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这首词描绘了四幅图画,它们依次为独立寒秋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洋溢着词人的革命乐观主义豪情。 B.一个“看”字,总领之后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C.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D.一个“恰”字,统领之后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3.上片最后一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在《水浒传》中,李逵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请结合“黑旋风斗浪里白条”的故事简述他的性格特征。 七、作文(共40分) 作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片段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