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阜阳红旗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阜阳红旗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B. 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 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 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参考答案: D 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②比①的放大倍数大,A项错误;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换用高倍物镜,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应选用③,但不能提升镜筒,B项错误;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项错误;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⑥,D项正确。 2.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下列属于衰老细胞特征的是  (     ) ①水分减少,细胞萎缩  ②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  ③某些酶活性降低 ④呼吸速率上升 ⑤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  ⑥细胞核体积增大  ⑦线粒体数目增多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⑥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B 3. 细胞核中,实现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结构是(   )     A.核膜          B.核仁          C.核孔          D.核质 参考答案: C 4. 现有三支试管A、B、C,先向试管内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下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试管和B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A试管和C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实验结果是A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D.实验结果是B试管和C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参考答案: D 5. 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多种功能。下图的模型主要表明了细胞膜的何种功能(  )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D. 促进物质的运输 参考答案: C 据图分析,内分泌细胞分泌相关激素进入体液,通过体液运输,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进而传递信息,即通过体液的作用间接完成信息交流,故选C。 【考点定位】细胞膜的功能 【名师点睛】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 6. 下面是关于细胞中水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新陈代谢旺盛的植物细胞含自由水量较高 C.越冬植物的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较高 D.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要少 参考答案: C 7.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水稻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的是 A.P、Mn、K        B.S、H、Zn          C.Ca、P、K          D.Fe、P、N 参考答案: C 8. 一株基因型为Dd的杂合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DD、Dd、dd三种基因型比例是(  ) A.1:1:1 B.4:4:1 C.2:3:1 D.1:2:1 参考答案: C 【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按照分离定律,基因型为Dd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D:d=1:1,如果不同配子的受精机会是均等的,由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1:2:1. 【解答】解:由题意知,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因此基因型为Dd的父本产生可育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2:1,母本产生的可育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D:d=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dd=2:3:1. 故选:C.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分离定律的遗传规律的使用条件,并应用分离定律的实质解决不同类型的配子受精机会不均等现象.   9.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 A. 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 B. 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 C. 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 D. 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 参考答案: A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即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将两对相对性状分开考虑,就Aa和aa杂交,后代基因型有2种,表现型有2种,比例为1:1;就Bb和Bb杂交,后代基因型有3种,表现型有2种,比例为3:1。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单独考虑两对性状,第一对性状的后代有2种基因型,性状分离比为1:1;第二对性状的后代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3:1。则综合考虑两对性状,后代的表现型种类为2×2=4,比例为(1:1)×(3:1)=3:1:3:1;基因型有2×3=6种,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即分别求出两对性状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再让它们自由组合。 10. 人体缺铁时会导致贫血,这是因为( ) A. 铁能催化血红蛋白的合成 B. 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C. 铁能作为储能物质 D. 铁能调节血浆的酸碱平衡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所以人体缺铁时会导致贫血,故B项正确,A、B、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无机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 细胞内20种氨基酸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 A、肽键数不同          B、R基结构不同     C、氨基数不同          D、羧基数不同 参考答案: B 12. 现有102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1046个,羧基l058个,由它们合成的一个含四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  A.1019,27,39   B.1019,1,1    C.1016,26,38  D.1016,30,42 参考答案: D 13. 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他的外孙的概率是 (     )    A.1/2         B.1/4         C.1/8         D.0 参考答案: A 14.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u、Zn、Mo等是细胞内的微量元素 B. 生物体中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的一些元素 C. 微量元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 D. 指生物生活所必需的,但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 参考答案: B 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A正确;微量元素含量尽管少,但在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B错误;微量元素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C正确;微量元素通常指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但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D正确。 【考点定位】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名师点睛】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3)微量元素是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 15. 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一种伴性遗传病。右下图为该病的系谱图,据图可知 A.此病基因是显性基因 B.Ⅱ—4的致病基因来自Ⅰ—2 C.Ⅰ—1携带此病基因 D.Ⅱ—5携带此病基因 参考答案: C 16. 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受精时,精子整个进入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B.受精作用中卵细胞和精子的随机结合,使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适应不同的环境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A 17. 胰岛素和性激素都是生物激素,它们的化学本质分别是      A.蛋白质和脂肪     B.脂质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固醇     D.磷脂和蛋白质 参考答案: C 18. 占人体细胞干重5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是 A.糖元          B.蛋白质         C.脂肪         D.核酸 参考答案: 答案:B 19. 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D 20. 下列哪一组物质是DNA的组成成分 A.脱氧核糖、磷酸、核酸             B.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C.核糖、碱基、磷酸                 D.核糖、嘧啶、嘌呤、磷酸 参考答案: B 21. 通过过氧化氢酶与Fe3+催化H2O2分解为水和氧气的比较,可以证明的是       A.酶具有高效性                      B.酶具有专一性 C.酶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PH植         D.酶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参考答案: A 22.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 ①红花×白花→红花+白花   ②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  ③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  ④黑毛牛×白毛牛→98黑毛牛+102白毛牛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②和④             D. ①和④ 参考答案: B 23.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酸均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C.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D.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 参考答案: C 24. 在豌豆根尖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的是(  ) A.线粒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D.线粒体和核膜 参考答案: D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专题】正推法;细胞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分析】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 叶绿体:具有双层膜,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具有双层膜,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核膜:是构成细胞核的结构,不属于细胞器. 【解答】解: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双层膜的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