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江山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旁骛(wù)       亵渎(dóu)        迷惑(huò)        自吹自擂(léi) B.陨落(yǔn)        惊骇(hài)          扶掖(yè)            荡然无存(dàng) C.秘诀(jué)       箴言(zhēn)        广袤(mào)        怒不可遏(jié) D.佝偻(gōu)        剖(pāo)          枘凿(ruì)          恪尽职守(kè) 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件事上,对于你的判断,我实在不敢恭维。 B.贫穷颉据的生活使他不得不放弃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C.这桩十拿九稳的事,他却做得一蹋糊涂,就不能怪爸爸生气了。 D.听说他在那边阔踔过一个时期。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王的男中音和老张的手风琴的伴奏相得益彰,极富艺术感染力。 B.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 C.几个少先队员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给抱小孩的阿姨让座。 D.这件事发生得非常蹊跷,他决心要把真实情况弄个水落石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已经收到捐款4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冷梅同学后期康复的治疗费用。 B.“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的停车位过少,以致车辆乱停乱放。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C.网络热词早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不仅它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现实生活,而且还寄寓了人们丰富的社会情感。 D.“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诗文填空 (1)行人莫问当年事,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2)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李白《行路难》(其一)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湖中人鸟声俱绝        (       ) (2)上下一白                  (       ) (3)客此                         (       ) (4)及下船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B.本文将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写出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和湖心亭的奇遇。 C.结尾“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精神境界。 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云、山、水浑然一体的景象。 4.本文和“链接材料”都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请具体分析。 【链接材料】 月上吴山,雾霭溟蒙①,截然划湖之半。洞箫于中流发声,受风若咽,而凄悄哀怨。湖山触之,仿佛若中秋气。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止焉。夜景澄澈,画船经堤下者,咸止而听。有歌而和者。 (节选自《湖心泛月记》,有删改) 【注】①溟蒙:昏暗,模糊不清。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怀疑与学问》节选,完成小题。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      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      ,常常      书中的学说,常常      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这一部分的论点是什么? 2.选文中告诉我们:治学过程依次分为     →     →     →     →创新等五步。下面的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怀疑→辩论→修正→评判→创新 B.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创新 C.评判→怀疑→修正→辩论→创新 D.评判→怀疑→辩论→修正→创新 3.有人说,下面两个事实都可以做为本段文字的论据。你同意吗?为什么? ①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挑战地心说,创立了日心说。 ②哲学家王阳明通过“格”院中的竹子来探察物体,得到知识。 4.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种说法表达效果更好? (1)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 (2)所有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结合词作,简要说说“起舞弄清影”一句中“弄”字的用法好在哪里。 2.简要回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下面文段中,第①③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河北最早是作为一个地域名称出现的,泛指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②在张家口阳原泥河湾,发掘出数千件旧石器,证明早在距今约一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③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河北在历史上从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④战争对河北所产生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特别是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碰撞融合,形成了当今独具特色的河北文化。 (1)第①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 温暖是黑暗中一盏指路明灯,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温暖是沙漠里一片葱茏的绿洲,让我们重燃生命的希望;温暖是我们摔倒时一双有力的大手,为我们送来强大的助力。 请以“温暖”为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或者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的散文2.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3.写散文要求叙事和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题二、 经历是人生旅途中的足迹,是一种生命过程,有经历就有积累,有经历就有经验,有经历就有磨砺,有经历就有成长,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笔财富 请以“经历了 ______ ,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