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海门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选项中字形和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差使(cāi)     俯瞰     佝偻(lǒu)    踌躇(chú) B.飓风(jù)       狼籍     濒临(pín)   惬意(qiè) C.刽子手(guì) 蹒跚     荫庇(yìn)   虬须(qiú) D.鸡枞(cóng) 遏制     倒坍(tān)     紊乱(wěn)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B.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皆舌。 C.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棉不断,下起来没完…… D.密匝匝的细粹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读鲁迅先生的杂文往往会惊叹他入木三分的剖析。 B.如今,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C.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能沉着冷静,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 D.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散文通常写自然风物、社会风云的一角,写名士凡人的片段事迹,抒写一缕情思,传达某种趣味。 B.政府不断继续加大公共服务事业,如关注教育均衡、食品安全等问题,这些都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C.我们常说的知识改变命运,实则是知识改变了你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从而对每一件事的态度。 D.在第26届“汤姆斯杯”羽毛球锦标赛上,中国男队折戟沉沙,其原因是队伍青黄不接的缘故。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1)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6)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7)《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乙]苏武牧羊 律①知武②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③,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选自《汉书·苏武传》) [注]①律:指卫律,原是汉朝大臣,后投靠匈奴。②武:苏武。③羝:公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往之女家______ (2)武既至海上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2)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3.你认为乙文中的苏武是大丈夫吗?请结合甲文谈谈你的看法。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继父 张亚凌 听母亲说,他进门时我只有五个月大。对“父亲”的记忆,别说我,就连比我大两岁的三哥、大五岁的二哥,都说记忆里只有他。 他在离我家不远的钢厂上班。外乡人,矮小,黑瘦,长得倒很筋骨。 记忆里,他一下班,随便吃点,就到街口摆摊——修自行车捎带配钥匙。我呢,一直在旁边玩。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地撒了我一身。有时,他会喊,妮儿,甜一下去。我就欢快地跑向他,从那油腻腻的大手掌里捏起五分钱,买几颗水果糖。一剥开糖纸,我会举到他的嘴边,让他先舔一口,也甜甜。他会用干净点的手背蹭一下我的小脸蛋,说,爸不吃,妮儿吃。妮儿嘴里甜了,爸心里就甜了。 天黑了,准备回家了。不用他说,我就爬上小推车,不歇气地连声喊着“回家喽——”“回家喽——”。直到去世前,他还在街口摆摊修自行车。 他还能修理各种电器,巷子里的人经常跑到家里麻烦他。我有时就纳闷,问他,我真想不出,你还有啥不会的?他就笑了,说,爸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 他对自己哈都不讲究,啥都是凑合。 母亲常常说起他每月工资一个子不留地交给自己的事,说时总是擦起衣襟抹眼泪。母亲说,人家男人都吸烟喝酒,他咋能不眼馋?还不是咱娘五个拖累大,得攒钱。母亲也常在我们面前唠叨,你们呀,要是对他不好,就是造孽。妈一个妇道人家,咋能养活得了四个娃娃?早都饿成皮包骨头了! 在家里,母亲很敬重他。他蹲在哪儿,饭桌就放到哪儿。我会以最快的速度给他的屁股下面塞个小凳子,哥哥们立马就围了过去。母亲边给他夹菜边说,你是当家的,得吃好。他又笑着夹给我们,叫娃们吃,娃们长身体,要吃好。 他几乎一年四季都是那蓝色厂服。母亲要给他做身新衣服时,他总说,都老皮老脸了,还讲究啥?给娃们做。 “百能百巧,破裤子烂袄。”街坊嘲笑他只知道挣钱舍不得花钱。 “再能顶哈用,还不就是人家的长工么?”熟识的人讥讽他,没有自己的孩子还那么卖命地干。 流言风语咋能传不进他的耳朵?好几次,母亲没话找话想宽慰他,他只是笑笑,说没事,手底下的活都做不完,哪有闲工夫生气? 他不是脾气好,是压根就没脾气。 邻里街坊说话不饶他倒也罢了,欺生。可爷爷奶奶大伯叔叔们从一开始就不同意他上门,在本家的大小事上都不给他好脸色看,这就没道理了。可他,见谁都是乐呵呵的,才不理会别人紧绷着的脸。母亲为此很生气,说这一摊孤儿寡母不是你,日子能过得去?凭啥还要看他们的脸色?断了,断了,不来往了! 他倒劝起母亲来,说忍一忍就过去了,都是一家人,计较啥? 他是在我出嫁后的第二年走的,前一周还跟我说自己身子骨硬朗着里,孙子抱完了,就等着抱外孙哩。那天,他正补着车胎,一头栽下去,就再也没有醒来。 我难过得无法原谅自己,因为我的记忆里竟然没有他衰老的过程,只有他不断劳作的身影! 爸,皱纹何时如蛛网般吞没了您? 爸,牙床何时开始松动,以至于嚼不动您特喜欢吃的苗香味儿的干馍片? 爸,您胃疼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时,想到过叫醒我们唠唠嗑来打发疼痛吗? …… 倘若您病在床上,我们服侍了些日子,心里或许会好受些。可是,爱一直是单向流淌啊,我们究竟关心过您多少啊! 我没有生父的丝毫记忆,听母亲说,连大我七岁的大哥,在他进门后不久;也再没说起过生父。在我们兄妹记忆里的父亲,就是他,也只有他。 (本文有删改) 1.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我们兄妹”对父亲的记忆“只有他”,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列句子,简析加点词语反映的人物的心理。 没活干时,他就笑眯眯地瞅着我,那目光就柔柔软软地撒了我一身。 3.文章以“继父”为题,为什么全文却不出现“继父”一词,只以“他”“爸”“您”来指称? 4.“继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甲】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乙】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桑子》写春日西湖,动静相随,人禽互窥,如梦如幻,令人陶醉。 B.“处处随”暗示了湖上游人之盛,“琉璃滑”写无风的水面光滑如镜。 C.《如梦令》追述少女时代的一次驾舟郊游,仅三十多字,却曲折别致。 D.溪亭醉饮,不知归路,表示远离尘俗,“沉醉”流露词人心底的迷惘。 2.两首词的划线句均写禽鸟惊飞,作用却各不相同,请写出你的理解。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学公约,爱护家乡】 余杭良渚文化村居民制订的“村民公约”,有“我们不往窗外抛撒物品,晾晒浇灌防止滴水”“在小镇公共场所,我们放低谈话音量”“我们在乘车、购物时依次排队,尊老爱幼”等内容。某小区的公约,有“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烟蒂”“严禁攀折花木,违者罚款”“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等内容。两相比较,“村民公约”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 古今、春夏、朝夕间……太阳无时不有;山巅、海边、家院里……太阳无处不在;青春的心灵看太阳,看到光明、温暖,看到亮丽、生机,看到奉献看到爱…… 请以“我在_______看太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