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西湾中学高三数学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西湾中学高三数学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各项均不为0的数列{an}满足(n≥1),Sn是其前n项和,若,则S4= (A)  4          (B) (C)          (D) 参考答案: 【知识点】等比数列. D3  【答案解析】D  解析:由知数列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因为,所以,所以,故选D. 【思路点拨】由已知条件确定数列是等比数列,再根据求得,进而求. 2. 直线截圆得到的劣弧所对圆心角等于(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3. 设的内角所对边的长分别为, 若 且的面积为2,则(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4. 已知是虚数单位,则等于(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5. 若,则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 参考答案: A 略 6. 若一个正三棱柱的主视图是如图所示的两个并列的正方形, 则其侧面积等于(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7. 已知cosα=﹣,且α∈(,π),则tan(α+)等于(  ) A.﹣ B.﹣7 C. D.7 参考答案: C 【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弦切互化. 【分析】先根据cosα的值求出tanα的值,再由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确定答案. 【解答】解析:由cosα=﹣且α∈()得tanα=﹣, ∴tan(α+)==,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属基础题. 8. 函数 的图象与x轴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   A.        B. 1         C. 2       D. 参考答案: A 根据积分的应用可求面积为 ,选A.   9. 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10. 对大于1的自然数的三次幂可用奇数进行以下形式的“分裂”:仿此,若的“分裂数”中有一个是2017,则的值为(   ) A.45               B.46              C.47              D.48  参考答案: A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已知P为三角形ABC内部任一点(不包括边界),且满足,则DABC的形状一定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若BC⊥AC,∠A=,AC=4,AA1=4,M为AA1的中点,点P为BM中点,Q在线段CA1上,且A1Q=3QC.则异面直线PQ与AC所成角的正弦值      . 参考答案: 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专题:空间角. 分析:以C为原点,CB为x轴,CA为y轴,CC1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异面直线PQ与AC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答: 解:以C为原点,CB为x轴,CA为y轴,CC1为z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由题意得A(0,4,0),C(0,0,0), B(4,0,0),M(0,4,2),A1(0,4,4), P(2,2,1),==(0,4,4)=(0,1,1), ∴Q(0,1,1),=(0,﹣4,0),=(﹣2,﹣1,0), 设异面直线PQ与AC所成角为θ, cosθ=|cos<>|=||=, ∴sinθ==.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异面直线PQ与AC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向量法的合理运用. 13. 在展开式中,含x的负整数指数幂的项共有_____项. 参考答案: 4 【分析】 先写出展开式的通项:由0≤r≤10及5为负整数,可求r的值,即可求解 【详解】展开式的通项为其中r=0,1,2…10 要使x的指数为负整数有r=4,6,8,10 故含x的负整数指数幂的项共有4项 故答案为: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通项及r的范围确定r的值 14. 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5、S4、S6成等差数列,则数列{an}的公比q的值等于  . 参考答案: ﹣2 【考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分析】根据题意,由S5、S4、S6成等差数列,可得2S4=S5+S6,分2种情况讨论:①q=1、②q≠1,分别代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计算可得q的值,即可得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S5、S4、S6成等差数列,则2S4=S5+S6成等差数列, ①、当q=1时,Sn=na1, 则S5=5a1,S4=4a1,S6=6a1, S5、S4、S6成等差数列不成立,故舍去. ②、当q≠1时,有2=+, 变形可得:0=2a5+a6, ∴a5(2+q)=0,解得q=﹣2. 则数列{an}的公比为q=﹣2, 故答案为:﹣2. 15. 已知点为坐标原点,点在双曲线(为正常数)上,过点作     双曲线的某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则的最小值为          .  参考答案: 16. 设,在二项式的展开式中,含的项的系数与含的项的系数相等,则的值为        . 参考答案: 1 略 17. 如图,正方体棱长为,点分别在直线上, 若直线与棱相交, 则的最小值是        . 参考答案: 试题分析: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则.设是上任意一点,则,故,即,也即.,所以,将代入可得,因,故,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故应填答案. 考点:空间向量的有关知识及基本不等式的综合运用. 【易错点晴】本题借助几何体的几何特征,巧妙地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借助是上任意一点,则,故,即,也即.,所以,将代入可得,将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小值的问题.然后用基本不等式求的最小值为,进而使得问题获解.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点,函数的图象上的动点在轴上的射影为,且点在点的左侧.设,的面积为. (I)求函数的解析式及的取值范围; (II)求函数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I)由已知可得,所以点的横坐标为, 因为点在点的左侧,所以,即. 由已知,所以,          所以 所以的面积为.-- (II)                 由,得(舍),或.                   函数与在定义域上的情况如下: 2 + 0 ↗ 极大值 ↘                                              所以当时,函数取得最大值8.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 C1中,四边形A1ABB1为菱形,   ,四边形BCClB,为矩形,若AC=5,AB=4,BC=3.   (1)求证:AB1平面A1BC;   (2)求二面角C-AA1-B的余弦值. 参考答案: (1)略(2)【知识点】单元综合G12 (1)证明:在△ABC中AC=5,AB=4,BC=3, 所以∠ABC=90°,即CB⊥AB,又因为四边形BCC1B1为矩形,所以CB⊥BB1, 因为AB∩BB1=B,所以CB⊥平面AA1B1B, 又因为AB1?平面AA1B1B,所以CB⊥AB1, 又因为四边形A1ABB1为菱形,所以AB1⊥A1B, 因为CB∩A1B=B所以AB1⊥面A1BC; (2)解:过B作BD⊥AA1于D,连接CD 因为CB⊥平面AA1B1B,所以CB⊥AA1, 因为CB∩BD=B,所以AA1⊥面BCD, 又因为CD?面BCD,所以AA1⊥CD, 所以,∠CDB就是二面角C-AA1-B的平面角. 在直角△ADB中,AB=4,∠DAB=45°,∠ADB=90°,所以DB=2 在直角△CDB中,DB=2,CB=3,所以CD=, 所以cos∠CDB==. 【思路点拨】(1)证明AB1⊥面A1BC,只需证明AB1⊥A1B,CB⊥AB1,证明CB⊥平面AA1B1B,利用四边形A1ABB1为菱形可证; (2)过B作BD⊥AA1于D,连接CD,证明∠CDB就是二面角C-AA1-B的平面角,求出DB,CD,即可求二面角C-AA1-B的余弦值. 20. 已知函数的导函数. (I)求函数的最小值和相应的值; (II)若的值. 参考答案: 略 21. 如图,在四棱锥A﹣EFCB中,△AEF为等边三角形,平面AEF⊥平面EFCB,EF=2,四边形EFCB是高为的等腰梯形,EF∥BC,O为EF的中点. (1)求证:AO⊥CF; (2)求O到平面ABC的距离. 参考答案: 【考点】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分析】(1)证明AO⊥EF,推出AO⊥平面EFCB,即可证明AO⊥CF. (2)取BC的中点G,连接OG.推出OG⊥BC,OA⊥BC,得到BC⊥平面AOG,过O作OH⊥AG,垂足为H,说明OH⊥平面ABC,O到平面ABC的距离为OH,求解即可. 【解答】(1)证明:因为△AEF等边三角形,O为EF的中点,所以AO⊥EF… 又因为平面AEF⊥平面EFCB,AO?平面AEF,平面AEF∩平面EFCB=EF, 所以AO⊥平面EFCB,… 又CF?平面EFCB,所以AO⊥CF… (2)解:取BC的中点G,连接OG. 由题设知,OG⊥BC… 由(1)知AO⊥平面EFCB, 又BC?平面EFCB,所以OA⊥BC,因为OG∩OA=O,所以BC⊥平面AOG… 过O作OH⊥AG,垂足为H,则BC⊥OH,因为AG∩BC=G,所以OH⊥平面ABC. … 因为,所以, 即O到平面ABC的距离为.(另外用等体积法亦可)… 22. 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与△CDE所在的平面交于CD, 且AE⊥平面CDE,AE=1. (Ⅰ)求证:CD⊥平面ADE; (Ⅱ)求BE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余弦值. 参考答案: 【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专题】证明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Ⅰ)由已知得AD⊥CD,AE⊥CD,由此能证明CD⊥面ADE. (Ⅱ)过E作EF⊥AD交AD于F,连BF,则∠EBF为BE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由此能求出BE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答】(本小题满分15分) 证明:(Ⅰ)∵正方形ABCD,∴AD⊥CD,(2分) ∵AE⊥平面CDE,∴AE⊥CD,(5分) 又∵AE∩AD=A, ∴CD⊥面ADE.过E作EF⊥AD交AD于F,连BF, ∵CD⊥面ADE,CD⊥EF,CD∩AD=D,(9分) ∴EF⊥平面ABCD, ∴∠EBF为BE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12分) ∵BE=,,∴, ∴. ∴BE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5分) 【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证明,考查线面角的余弦值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