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麻城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融化(róng)        孕育(yùn)            翩然(biān)       农谚(yán) B.簌簌(shù)          萌发(méng)        芳菲(fěi)          销声匿迹(nì) C.衰草(shuāi)       草长莺飞(yīng)   窥见(kuī)          纬度(wěi) D.风雪载途(zhài) 侵害(qīn)            逆温(yì)            数据(shù)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次第   骨骼   山麓   不解之迷 B.劫难   陨石   晴朗   衰草连天 C.致密   沟壑   帷幕   天衣无缝 D.喧嚷   枯燥   潮汐   难以置信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随着管理人员的一声吆喝,热闹的讨价还价声戛然而止。 B.国庆节当天,由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客运段担当乘务的G1226次列车张灯结彩,一片欢声笑语。 C.《人民日报》对于黄渤的《一出好戏》给出了“知难而上,值得深思,潸然泪下,精彩”这14个字的评价,可谓意味深长。 D.2018年10月11~1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巴拿马城,飓风“迈克尔”席卷当地,大秀威力,街头一片狼藉,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为了避免我国藏族同胞再受到尼泊尔地震的伤害,解放军战士带领他们连夜撤离了灾区。 B.学校将全面整治并排查校园内各项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 C.邓小平虽然离开了四川广安,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回荡在我们的耳畔。 D.元旦前夕,许多商家将举行商品打折促销,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消费。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文默写。 (1)世有伯乐,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2)管中窥豹,____________。(《晋书·王献之传》) (3)____________,无欲则刚。(清·林则徐) (4)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5)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闭之,则右刻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 。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 (8)爱人者,人恒爱之,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亭亭净植                       (2)日光下澈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潭西南而望 B.可爱者甚蕃                    潭中鱼可百许头 C.水陆草木之花                 至石之半 D.全石以为底                    众服为确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古人往往通过景物含蓄地传递自己的志趣和情感,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请结合【甲】或【乙】,谈谈你的理解。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壶口瀑布 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式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1.请根据提示,分别拟写一个小标题。 (1)文章第二段:______ (2)文章第三至五段:______ 2.在文章第二段中,作者调动了哪两种感官描写壶口瀑布? 3.赏析下列句子。 (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2)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4.作者写第一次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5.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1.《蒹葭》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的环境描写,既渲染气氛,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B.“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C.“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许多使我们执著追寻的美好的东西。 D.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以及欲见而终不可得的绝望之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文言词语归纳。 (1)通假字 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_____________ 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 ②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 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 ③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 未果,寻病终_____________ ④复前行,欲穷其林_____________ 既出,得其船_____________ ⑤武陵人捕鱼为业_____________ 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________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_____________ ⑥忘路之远近_____________ 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 闻之,欣然规往_____________ ⑦“然” “豁然”   _____________        “俨然”_____________ “怡然”   _____________        “欣然”_____________ (3)古今异义。 ①鲜美:古:_____________   今:食品的味道好 ②交通:古:_____________   今:指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③妻子:古:_____________   今:男子的配偶 ④绝境:古:_____________   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