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临夏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簌簌(sù)        谚语(yàn)          携带(Xié) B.连翘(qiào)     潮汐 (xī)          陨石(yǔn) C.追溯(sù)        遗骸(hái)          宝藏(cáng) D.曲线(qū)        狩猎(shǒu)        劫难(jié)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翠羽流苏            人情世故 B.挑灯看剑             千呼万唤 C.富贵荣华             叹为观止 D.吹角连营             兴高彩烈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母对儿女从来都是慷慨无私的,但并不代表你可以无限制地索取。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初三的同学却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此地由一块不毛之地,变成了瓜果飘香、生态环保的“绿洲”,吸引了窗内外众多观摩团前来“取经”。 D.近日,一男子在地铁抢夺他人财物,警方刨根问底,4天后将其抓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了一个城市的精神地标。 B.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 C.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D.城市绿化对于改善空气十分重要,它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并产生氧气。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填空。 ⑴课文中通过想象和联想来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中直接抒发内心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马说》,完成下面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               于是入朝见威王       见异思迁 B.执策而临之               把酒临风                 临危不惧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初极狭,才通人       中通外直 D.策之不以其道            道听途说                 益慕圣贤之道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韩愈的散文作品善于通过虚词的运用表情达意。选文中的五个“也”字,也是如此。请任选两处,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4.韩愈借评说千里马,控诉了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下面链接材料中的唐太宗在选拔人才时,是否有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请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唐太宗)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②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③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渐而退。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致治:治理国家达到大治。③正:只。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 ——匾额和匾额文化的前世今生 ①提到匾额,许多人可能觉得不是很熟悉。但如果说到普通人家里挂的“积善之家”“天道酬勤”,街上店家的“同仁堂”“稻香村”,再到皇宫大院的“太和殿”“颐和园”,你就会感到匾额并不陌生。 ②匾额兴起于先秦,历经两千余年的沉淀与打磨,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匾额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时也作“扁”字,《说文解字》曰:“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而“额”,一说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有人说,横的叫“扁”,竖的称“额”。简单来说,悬挂于门屏上,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匾额有作为堂号、表彰、祝福、商号、室内装饰等用途。 ③匾额在古代可谓“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北京市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沈望舒告诉记者,匾额在历史上还承担着一种特别重要的作用——民间旌表制度。与西方惯用的奖章、证书不同,匾额不是个人的,不具有私密性,它是镶在村头、钉在牌坊上,可以让一个族群、一个地方都感受到的荣耀。 ④《汉书》中就有记载,民间有一些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人士,政府会给他们发匾,作为精神奖励,这是一种古代的激励机制,维系着一种社会表彰制度。所以匾额在很多时候不是一个简单的字号,它其实是要把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很多担当的要义传之子孙。勋章、证书具有私密性,也可能很快被人们遗忘,后代子孙无法从中获得鼓励、激励,但匾额却发挥了这种作用。中国乡间有许多表彰牌坊,记录着当地人造福乡里、建功立业的事迹,这些都成为一个地方的光荣。 ⑤北京文物保护协会会长、研究员齐心说,古代有许多匾额是由书法家题写的,这样的匾额不仅有文化意义,还有艺术价值。匾文大多凝聚中华人文要义,浓缩圣贤学养精髓,承载书写者的信仰、名节、担当,体现出浓浓的家国情怀,可谓“字字源典、词词据史,是中国故事与哲理知识的宝库”。 ⑥现代社会,莫说寸土寸金的都市,连很多山野中的乡土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也都改成了楼房。在这种“水泥森林”中,很难恢复当年“无处不匾、无室不匾”的盛景。 ⑦现在,除了旅游景区、仿古建筑等一些特殊场所、建筑对匾额有需求外,普通人家几乎不再悬挂匾额。匾额生存发展的生态已经改变,其传承也必然面临困境。直接受到打击的,莫过于匾额的生产了。 ⑧“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说,行业凋敝,以制造匾额为生的匠人师傅也随之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他认为在古建筑的修缮、复建中还是需要匾额的,仿古的建筑、旅游区也需要匾额,由此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匾额市场。他坦言,机器制匾、3D打印,都对匾额技艺的生存造成了冲击,但是真正懂匾额的人,还是喜欢手工匾额。“手工匾额一定会生存下去,现在仍然有一批年轻的制匾师傅。”王支援对此充满信心。 ⑨或许家家门口堂前悬挂匾额只能成为一种回忆,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匾额文化的传承不容置疑。正如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馆长姚远利所说:“匾额的缺失,使它巨大的社会教化作用不复存在。由此,传统文化失去了一个可以依托的重要载体。”因此,匾额文化的传承刻不容缓。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0日) 1.文章第①段提到了“天道酬勤”“同仁堂”“太和殿”等匾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为什么说匾额是“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可不可以删去?请说明理由。 现在,除了旅游景区、仿古建筑等一些特殊场所、建筑对匾额有需求外,普通人家几乎不再悬挂匾额。 5.请你根据匾额的相关文化和知识,为自己的书房拟写匾文(4~6字),并简单说明理由。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蒹葭》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把握节奏】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罔 不 因 势 象 形, 各 具 情 态 (2)舟 首 尾 长 约 八 分 有 奇 (3)盖 简 桃 核 修 狭 者 为 之 七、作文(共40分) 请以《那句话,说得有点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左右的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①请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将标题补写完整(备选词语:深意、味道、智慧、委婉、大胆、暖心、扎心、离谱、冒昧);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文体特征必须鲜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