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数据落在区间[10,12)内的频数为( ) A. 18 B. 36 C. 54 D. 72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每一组的频率等于本组矩形的面积,所以的面积是,所以这组的频数就是,故选A. 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   2. 下列四个命题中: ①“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为60°”的逆命题; ②“若k>0,则方程x2+2x﹣k=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 ④“若ab≠0,则a≠0”的否命题.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参考答案: D 【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分析】①,逆命题:三个内角均为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原命题为真,其逆否命题与原命题同真假; 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不全等三角形的不面积相等; ④,“若ab=0,则a=0或b=0”. 【解答】解:对于①“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为60°”的逆命题:三个内角均为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为真命题; 对于②,“若k>0,则方程x2+2x﹣k=0的△=4+4k>0,有实根”,∴原命题为真,其逆否命题与原命题同真假,故为真命题; 对于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不全等三角形的不面积相等,故为假命题; 对于④,“若ab≠0,则a≠0”的否命题:“若ab=0,则a=0”,故为假命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的四种形式的转换,及真假判定,属于基础题. 3. 曲线上的 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是       (        ) A.       B.       C.      D.0 参考答案: A 略 4. 如图,一艘船上午10:30在A处测得灯塔S在它的北偏东30°处,之后它继续沿正北方向匀速航行,上午11:00到达B处,此时又测得灯塔S在它的北偏东75°处,且与它相距9n mile,则此船的航速是(   ) A.16 n mile/h        B.18 n mile/h  C.32 n mile/h          D.36 n mile/h 参考答案: D 5. 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 C 6. 我国古代数学巨著《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这个问题用今天的白话叙述为:有一位善于织布的女子,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位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根据上题的已知条件,可求得该女子第4天所织布的尺数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专题】方程思想;综合法;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由题意可得每天的织布数量构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由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首项,进而由通项公式可得. 【解答】解:设该女第n天织布为an尺,且数列为公比q=2的等比数列, 则由题意可得=5,解得a1=, 故该女子第4天所织布的尺数为a4=a1q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属基础题. 7. 已知,则=   A.-4    B.-2    C.0    D.2 参考答案: A 8.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一定点到三个坐标轴的距离都是1,则该点到原点的距离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9. 设,曲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为2,则 (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10. 不论取何值,方程所表示的曲线一定不是(    )      A  抛物线       B 双曲线      C 圆      D  直线 参考答案: A 略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已知O为坐标原点,圆C的方程为,点A(2,0),点B在圆C上运动,若动点D满足,则点D的轨迹方程是▲  ;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 略 12. 已知动直线l的方程:cosα?(x﹣2)+sinα?(y+1)=1(α∈R),给出如下结论: ①动直线l恒过某一定点; ②存在不同的实数α1,α2,使相应的直线l1,l2平行; ③坐标平面上至少存在两个点都不在动直线l上; ④动直线l可表示坐标平面上除x=2,y=﹣1之外的所有直线; ⑤动直线l可表示坐标平面上的所有直线;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参考答案: ②③ 【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分析】①,圆(x﹣2)2+(y+1)2=1上任一点P(2+cosα,﹣1+sinα),则点P处的切线为cosα?(x﹣2)+sinα?(y+1)=1(α∈R); ②,当≠0时,直线的斜率k=﹣,存在不同的实数α1,α1,使cotα1=cotα1,相应的直线l1,l2平行; ③,cosα?(x﹣2)+sinα?(y+1)=1?,所有使的点(x,y)都不在其上; 对于④,⑤由③可判定. 【解答】解:对于①,圆(x﹣2)2+(y+1)2=1上任一点P(2+cosα,﹣1+sinα),则点P处的切线为cosα?(x﹣2)+sinα?(y+1)=1(α∈R),直线不会过一定点,故错; 对于②,当≠0时,直线的斜率k=﹣,存在不同的实数α1,α1,使cotα1=cotα1,相应的直线l1,l2平行,故正确; 对于③,cosα?(x﹣2)+sinα?(y+1)=1?,所有使的点(x,y)都不在其上,故正确; 对于④,⑤由③可得错. 故答案为:②③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真假的判定,涉及到直线方程的知识,属于基础题.   13. 曲线与直线及x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 参考答案: 由曲线与直线及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14. 将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体,切成27个全等的小正方体,则表面积的增加值为                  。 参考答案: 12a2 15. 已知命题p:方程有两个不等的负实根,命题q:方程无实根.若p或q为真,p且q为假,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略 16. 如图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分别为98、63,则输出的a=      . 参考答案: 7 17. 学校准备从5位报名同学中挑选3人,分别担任2014年江苏省运动会田径、游泳和球类3个不同比赛项目的志愿者.已知其中同学甲不能担任游泳比赛的志愿者,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 _________ 种.(结果用数字表示) 参考答案: 7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已知,(其中). (1)求及; (2)试比较与的大小,并用数学归纳法给出证明过程. 参考答案: (1);;(2)答案见解析. 试题分析:(1)采用赋值法,令,右边==左边=,也采用赋值法,令;(2)根据(1)得到,等于比较与的大小,首先赋几个特殊值,采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答案,然后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试题解析:(1)取,则; 2分 取,,4分 (2)要比较与的大小,即比较与的大小. 当时,; 当时,; 当时,; 6分 猜想:当时,,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7分 由上述过程可知,时结论成立; 假设当时结论成立,即 两边同乘以3得: 时,,, ,即时结论也成立. 当时,成立. 11分 综上所述,当或时,; 当时,. 12分 考点:1.二项式定理中的赋值法;2.数学归纳法;3.不完全归纳法. 19. (本题满分14分) 已知直线y=ax+1与双曲线3x2-y2=1交于A、B两点。 (1)若以AB线段为直径的圆过坐标原点,求实数a的值。 (2)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a,使A、B两点关于直线对称?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联立方程,消去y得:(3-a2)x2-2ax-2=0. 设A(),B(),那么:。 由于以AB线段为直径的圆经过原点,那么:,即。 所以:,得到:,解得a= (2)假定存在这样的a,使A(),B()关于直线对称。 那么:,两式相减得:,从而 因为A(),B()关于直线对称,所以 代入(*)式得到:-2=6,矛盾。 也就是说:不存在这样的a,使A(),B()关于直线对称。 20. 已知双曲线与圆相切,过的左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也与圆相切. (1)求双曲线的方程;       (2)是圆上在第一象限内的点,过且与圆相切的直线与的右支交于、两点,的面积为,求直线的方程. 参考答案: (1)∵双曲线与圆相切,∴ ,         ………………2分 由过的左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也与圆相切,得,进而 故双曲线的方程为      ………………………………4分 (2)设直线:,,,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由得………6分 又的面积,∴ …………10分 由,      得,,此时式 ∴直线的方程为.    …………………12分                   略 21. 数列{an}满足,,. (1)设,证明{bn}是等差数列; (2)求{an}的通项公式. 参考答案: (1)证明见解析;(2). 试题分析:(1)由an+2=2an+1-an+2,得an+2-an+1=an+1-an+2,即可证得; (2)由(1)得bn=1+2(n-1)=2n-1,即an+1-an=2n-1,进而利用累加求通项公式即可. 试题解析: (1)证明 由an+2=2an+1-an+2,得an+2-an+1=an+1-an+2,即bn+1=bn+2. 又b1=a2-a1=1,所以{bn}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2)解 由(1)得bn=1+2(n-1)=2n-1,即an+1-an=2n-1. 于是(ak+1-ak)=(2k-1),所以an+1-a1=n2,即an+1=n2+a1. 又a1=1,所以an=n2-2n+2,经检验,此式对n=1亦成立, 所以,{an}的通项公式为an=n2-2n+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定义以及已知数列的递推公式求通项.由数列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常用的方法有:(1)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先根据条件判定出数列是等差、等比数数列);(2)累加法,相邻两项的差成等求和的数列可利用累加求通项公式;(3)累乘法,相邻两项的商是能求出积的特殊数列时用累乘法求通项;(4)构造法,形如的递推数列求通项往往用构造法,即将利用待定系数法构造成的形式,再根据等比数例求出的通项,进而得出的通项公式. 22.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PD⊥面ABCD, PD=DC,E是PC的中点. (1)证明:PA∥平面BDE; (2)证明:平面BDE⊥平面PBC. 参考答案: 解:(1)证明:连结交于点,连结 为的中点   又为中点为的中位线……4     又面………………6 (2) ,面           ………………………8 ,又,为中点         面,又面………………………10 面面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