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禹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赫然(hè)   校补(xiào)   排衙(yá)   气冲斗牛(dòu) B.窥探(guī) 硕果(shuò)   卓越(zhuó)兀兀穷年(wù) C.独裁(cái) 衰微(shuāi) 迭起(dié) 慷慨淋漓(kǎi) D.弥高(mí)   迥乎(jiǒng) 深宵(xiāo)锲而不舍(qì) 2、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屏障       澜语       筹划       语无轮次 B.蜷曲       遨游       拖沓       情有可原 C.无暇       幕色       妥帖       珊珊来迟 D.揩书       幅度       愧怍       莫名奇妙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为了还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真实形象,小编搜集了一些李光耀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B.说起土肥原,这是日本侵华史上一名当之无愧的人物。 C.他立下过军事奇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D.在西方基督教国家里,《圣经》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也是多数人必读的一部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B.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C.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D.郎朗演奏的钢琴曲真是太神妙了,我不仅听得入了神,而且其他的听众也都陶醉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2)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满怀豪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登飞来峰》中表达诗人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文言文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 金溪①民方仲永,世隶②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③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④理⑤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⑥宾⑦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⑧仲永环谒⑨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⑩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⑪众人矣。” (选自《王文公文集》) 注:①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②隶:属于。③收:取,团结。④文:文采,⑤理:道理。⑥稍稍:渐渐。⑦宾客:把……当作宾客。⑧扳:通“攀”,牵,引。⑨环谒:四处拜访,⑩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年),⑪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忽啼求之 B.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或以钱币乞之 C.①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其真无马邪 D.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鲁肃过浔阳 (2)卿今者才略 (3)父异焉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5.吕蒙和方仲永的故事引人深思,请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谈一谈你受到的启发。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又是榆钱飞满天 刘亚华 “东家妞,西家娃,采回了榆钱过家家,一串串,一把把,童年时我也采过它。那时采回了榆钱,不是贪图那玩耍,妈妈要做饭,让我去采它。榆钱饭榆钱儿饭,尝一口永远不忘它……”故乡那些熟透了的榆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飘在优美的《采榆钱》歌声里,又像妈妈温暖的手,轻轻地把我牵回故乡。 故乡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早,也许正是因为生在乡野,随处可见树枝的变化,花朵的盛放,野草的生长,让人明显地感觉到万物的萌动,一到春天,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发,让人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榆钱是榆钱树盛开的果实,一团团,一簇簇,清新鲜嫩,榆钱生长期不长,若不及时采摘,便会随风飘下,轻如蝶翼。 还是早春,抬眼看高大的榆钱树,枝头上早挂满了果粒状的榆钱包。小伙伴们总是急不可耐,想吃榆钱的味儿,常常趁大人不注意,爬上树摘了榆钱包,剥开还显青涩的榆钱包,塞进嘴里慢慢品味,提前享受榆钱带来的春天的味道。 渐渐地,榆钱包长大了,长结实了,待到清明前后,榆钱就打个哈欠,满足地伸个懒腰,绽开绿色的笑脸,这喜人的绿色,映亮了孩子的脸,也映亮了大人们的脸。这时,会爬树的孩子,麻利地攀上树干,摘下榆钱放进嘴里,让自己先品个够,然后,得意洋洋地摘下好些榆钱串儿,掷下树去。看着大家欢喜地捡,欢喜地吃,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小时候缺少吃食,每到四五月间,更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的粮食根本无法填饱肚子,这时候,母亲便带着我们去采榆钱。榆钱树高大挺拔,爬上去很困难,母亲便找来一根细长的竹竿,绑上镰刀,然后将竹竿伸进浓密的枝叶间,看准又浓又密的榆钱串儿,轻轻地往下一捋,一串串嫩幽幽的榆钱就飘下来了。母亲负责采摘榆钱,我负责在地上捡,这儿一串,那儿一串。我躬下身欢快地捡,母亲笑嘻嘻地叮嘱我:“别踩着榆钱啦,可嫩着呢,慢慢捡。” 家乡人对于榆钱的吃法很有研究,不仅拿榆钱蒸麦饭,还做榆钱丸子、榆钱粥、榆钱窝窝,无论哪种做法都是极其美味的。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蒸麦饭和榆钱粥。将洗净的榆钱拌上盐,拌上玉米面或白面放蒸锅里蒸上半小时,拌上用辣椒和豆豉等调成的作料,香得令人垂涎欲滴。榆钱粥的做法更简单,将米粥煮到九分熟时,放入洗净的榆钱,撒上香葱,榆钱粥清爽嫩滑,滋润心肺,难怪欧阳修在吃过榆钱粥后称赞:“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榆钱,这大自然自有的美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听奶奶说,榆钱救过不少老百姓。 又是榆钱飞满天的季节,此刻,我不由得想起故乡的那些榆钱,那些美味的榆钱,是不是被人遗忘了飘散在风里,飘落在游子回家的梦境里?                                                             (选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7年6期) 1.文章主要记叙了哪两件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2.用《采榆钱》的儿歌开头,有什么作用? 3.试选择角度品析下面语句。 待到清明前后,榆钱就打个哈欠,满足地伸个懒腰,绽开绿色的笑脸,这喜人的绿色,映亮了孩子的脸。 4.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看着大家欢喜地捡,欢喜地吃,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5.你怎么理解“那些美味的榆钱,是不是被人遗忘了飘散在风里,飘落在游子回家的梦境里? ”的含义? 五、诗歌鉴赏(共5分) 木兰诗(节选)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选自《木兰诗》) (1)第①段中概述战争旷日抢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 (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两个词语连成一段话,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荒草萋萋       戛然而止       腰酸背痛       锋芒毕露       有过之无不及 七、作文(共40分) 题目:最美的时光 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⑤文中不得出现学生本人的姓名以及所在学校的名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