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赤锡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赤锡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A.氮气的电子式:       B.次氯酸的化学式:HClO C.溴化钠的电子式:      D.乙烷的结构式:C2H6 参考答案: B 略 2. 为了除去KCl中少量的MgSO4和CaCl2杂质,需要进行下列七项操作,其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 ①加水溶解         ②加热蒸发得到晶体   ③加入过量的BaCl2 ④加入过量的盐酸   ⑤加入过量的碳酸钾   ⑥过滤    ⑦加入过量的KOH溶液. A.①③⑤⑦⑥④② B.①⑤③④⑦⑥② C.①③④⑥⑤②⑦ D.①④③⑤⑥⑦② 参考答案: A 考点: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KCl中少量MgSO4和CaCl2杂质都溶于水,要想将杂质除去必须将MgSO4和CaCl2杂质转化为沉淀;要先加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再加入KOH溶液除去镁离子,然后用K2CO3溶液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和钙离子;注意K2CO3溶液要在BaCl2溶液后加入,要先除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然后再除钙离子,碳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钡离子无法除去;盐酸要放在最后,来除去过量的BaCl2、KOH溶液和K2CO3溶液. 解答:解:KCl中少量MgSO4和CaCl2杂质都溶于水,要想将杂质除去必须将MgSO4和CaCl2杂质转化为沉淀;可采取加水溶解→加入过量,与MgSO4发生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加过量K2CO3溶液,与CaCl2和①中过量BaCl2溶液和K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BaCO3沉淀和氯化钾→过滤,滤出上述步骤生成的沉淀→加适量盐酸,与过量K2C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加热蒸发得到晶体. 操作中应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KOH溶液和碳酸钾溶液,过滤后加适量盐酸,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③⑤⑦⑥④②,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注意物质除杂必需条件(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为解题的关键,把握试剂的加入顺序及离子之间的反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3. 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CH3CH2OH        ②CH3COOH(aq)        ③H2O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 参考答案: B 【分析】 Na与下列物质产生氢气的快慢取决于羟基氢的活泼性,即物质的酸性越强,则越容易电离出氢离子,与钠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就越快。 【详解】由物质的酸性越强,越容易电离出氢离子,则与钠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就越快, 酸性为CH3COOH>H2O>C2H5OH, 则与钠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为②>③>①, 故选B。 4. 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K+、Na+、HSO3-、C1-        B.Na+、Ba2+、A1O2-、NO3- C.NH4+、K+、Cl-、NO3-        D.K+、Na+、ClO-、S2- 参考答案: B 略 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②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的过程 ③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④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均为(C6H10O5)n,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⑤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是否有葡萄糖,可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观察现象 ⑥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A. ②⑥    B. ②③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⑤⑥ 参考答案: A ①聚乙烯塑料中不含碳碳双键,所以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错误;②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的过程,正确;③多糖、含有酯基的物质、含有肽键的物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油脂中含有酯基、蛋白质中含有肽键,淀粉属于多糖,所以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正确;④淀粉和纤维素尽管都可用 (C6H10O5)n这一通式表示,但两者的n的数值并不相等,故两者不是同分异构体。错误;⑤淀粉遇碘酒变蓝色是淀粉的特征反应,醛基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葡萄糖中含有醛基,所以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而生成砖红色沉淀,正确;⑥饱和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的一种,正确。故选A。 6. 反应X(g)+Y(g) 2Z(g)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 B. 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 C. 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 D. 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 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减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A错误;B. 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Z的产率不变,B错误;C. 增大c(X),X的转化率减小,C错误;D. 正反应放热,降低温度,平衡显正反应方向进行,Y的转化率增大,D正确,答案选D。 7. 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等,它们不可能是 A.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    B.一种单质分子和一种化合物分子 C.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D.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 参考答案: AC 8.  将乙醇和乙酸分离的正确方法        A、加热蒸馏  B、利用分液的方法  C、加入碳酸钠,通过萃取的方法分离  D、先加烧碱溶液,蒸出乙醇;再加入浓硫酸,然后蒸出乙酸 参考答案: D 略 9. 三氯化氮(NCl3)是一种黄色、油状、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挥发性有毒液体,遇水生成两种常见化合物:NCl3 +3H2O═X+3Y.下列有关其产物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 B.从化合价分析X具有典型还原性,常温下易被空气氧化 C.Y是一种比碳酸强的弱酸 D.Y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参考答案: D 解:A.由分析可知,X为氨气,氨气不是温室效应气体,故A错误; B.X为NH3,常温下氨气不能被空气氧化,故B错误; C.Y是HClO,HClO是弱酸,酸性比碳酸弱,故C错误; D.Y是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D正确。   10. 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两种元素,甲位于ⅡA族,其原子序数为x,乙位于ⅢA族,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 ①x+1   ②x+11     ③x+25      ④x+26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全部 参考答案: C 11.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向氯水中加入Na2CO3粉末有气体产生 B.用强光照射装满次氯酸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可收集到两种气体 C.漂白粉和次氯酸溶液都是混合物 D.向漂白粉中加入浓盐酸可能产生黄绿色气体 参考答案: B 12. 下列结构简式代表了几种不同的烷烃(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参考答案: B 略 13. TiO2在光照射下可使水分解:2H2O2H2↑+O2↑,该过程类似植物的光合作用。下图是光照射下TiO2分解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将光能只转化为电能 B. TiO2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C. 该装置工作时,电流由TiO2电极经R流向铂电极 D. 该装置工作时,TiO2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 参考答案: D A、该装置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B、该装置中TiO2电极上生成氧气,说明该电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C、该装置工作时,Pt作阴极、二氧化钛作阳极,阳极上失电子、阴极上得电子,所以电流由铂电极经R流向TiO2电极,故C错误;D、二氧化钛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TiO2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故D正确;故D正确。 14. 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C2O42-、MnO4-、SO42-             B.Fe3+、K+、SCN-、Cl-      C.Na+、Cu2+、Cl-、OH-                D.Fe2+、Na+、SO42-、 [Fe(CN)6]3- 参考答案: A 略 15. X、Y、W、Z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B. W、X、Y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溶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 D. 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参考答案: A 【分析】 由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Y处于第二周期,Z、W处于第三周期,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则W为Al,可推知X为C、Y为N、Z为S,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W为Al、X为C、Y为N、Z为S。 A.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多数为有机物,有机物的种类繁多,C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故A正确; B.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W、X、Y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B错误; 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碳酸,氢氧化铝与碳酸不反应,故C错误; D.非金属性N>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D错误; 答案选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9分)某同学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讨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选用的试剂如下:镁条、铝条、铝粉、钠、新制的Na2S溶液、新制的氯水、0.5mol/L的盐酸、3mol/L的盐酸、酚酞试液,其设计的实验方案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中 钠块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做不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②将表面积大致相同的镁条和铝条(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分别投入足量的相同体积的0.5mol/L的盐酸中 镁条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而铝条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镁条消失比铝条快 ③将新制的氯水滴加到新制的Na2S溶液中   ④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已用砂纸打磨过)和铝粉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相同体积的0.5mol/L的盐酸和3mol/L的盐酸中 剧烈反应产生气体,但铝粉消失比镁条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③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由实验③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由实验②可得出决定化学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4)实验④中,因为铝粉消失所用的时间短,因此,该同学得出结论:铝比镁易失电子,该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 (5)通过实验④说明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            或            。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8分)在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中:CO2,H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