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朝阳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朝阳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血糖来源和去向,以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 参考答案: D 2. 某蛋白质分子由m个氨基酸、4条肽链组成,则该蛋白质分子(  ) A.共有m个肽键                       B.含有20种氨基酸 C.水解时需要(m+4)个水分子          D.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 参考答案: D 3. 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分别是置于神经纤维 B、D上的电位计。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刺激a点引起A的收缩,不属于反射活动 B. 图中D代表的结构为传入神经 C. 若刺激E,A不发生反应,说明E被破坏 D. 刺激b点后,甲、乙电位计读数都有变化 参考答案: C 用a刺激神经是刺激的传出神经,骨骼肌接受到刺激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但是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是属于反射活动,A正确;图中D由一个神经节,因此D为传入神经,B正确;刺激E,A效应器不发生反应,只有EDCB一中被破坏,兴奋都不传导A,C错误;刺激b点,兴奋能传导到A,因此甲、乙电位计读数都有变化,D正确。 【考点定位】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 4. 给动物饮相同量的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动物是 A.输液不久的动物                        B.患糖尿病的动物  C.切除垂体的动物                        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 参考答案: D 5. 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④过程的调节 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为图中的组织 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参考答案: A 6. 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是(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参考答案: A 7. 某同学在进行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只分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可能原因是(   ) A.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不对 B. 培养基营养过多 C. 培养时间不到 D. 光照不足 参考答案: A 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要求考生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方法,明确培养基中生长素用量和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 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因此,在进行组织培养过程中,若发现只分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可能原因应该是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配比不对,A正确,BCD错误。 8.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但不能使动物细胞融合 B. 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 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D.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也可使动物细胞融合,A错误;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需经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需胰蛋白酶,B正确;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C正确;基因工程中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 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免疫调节 参考答案: B 10.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参考答案: C 【考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过程;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 【分析】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解答】解:A、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A正确; B、每一级都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B正确;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增加,C错误;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保护了环境,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题图,考查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过程、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和原理,能根据题图,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1. 豌豆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 (b)为显性。一株高茎红花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杂交,子代中3/4开红花,1/2为高茎。若让这一株高茎红花豌豆自交,则自交后代高茎红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1/9            B.2/9                       C.5/9             D.8/9 参考答案: D 12. 在西部大开发中,对部分耕地采取“退耕还草、还林”生态工程,在这个工程中农田的演替属于 A.初生演替                              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                              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 参考答案: C 13.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特异性”的是(  ) A.动物激素对靶细胞的调节作用 B.结核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 C.胰岛素基因的表达 D.体液中溶菌酶抵抗抗原入侵的过程 参考答案: D 【考点】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DB: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1、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1)体液免疫过程: (2)细胞免疫过程: 【解答】解:A、动物激素对靶细胞的调节作用具有特异性,A错误; B、结核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 C、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具有特异性,胰岛素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C错误; D、体液中溶菌酶抵抗抗原入侵的过程不具有特异性,D正确. 故选:D. 14. 在孟德尔进行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A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杂种子一代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4种,比例为1:1:1:1;自交后代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有9种,比例为1:2:2:4:1:2:1:2:1.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类型之间的交配,主要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 【解答】解:①两对相对性状的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①不符合; ②杂种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为1:1:1:1,②符合;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③符合;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2:2:4:1:2:1:2:1,④不符合;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1:1,⑤符合. 故选:A.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这就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相关细节,掌握测交实验的过程、现象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5. 刚刚从农业学院毕业的小刘,准备利用所学的知识在农村搞无土栽培.他配制的培养液中含有Mg2+、K+、Ca2+、Fe3+,其浓度都是0.1mol?L﹣1,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剩余最多的是(  ) A.Fe3+ B.Mg2+ C.K+ D.Ca2+ 参考答案: A 【考点】1U: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解答】解:培养液中剩余最多的离子,也就是意味着植物需求量最少,微量元素植物需求量较少. A、Fe3+属于微量元素,需要量较少,故培养液中剩余最多,A正确; B、Mg2+属于大量元素,需要量较多,B错误; C、K+属于大量元素,需要量较多,C错误; D、Ca2+属于大量元素,需要量较多,D错误. 故选:A. 16. 基因型为RrYY的植株自交,其后代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是                   A. 3:1              B. 1:1:1:1     C.1:2:1      D. 9:3:3:1 参考答案: C 17.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脂肪被苏丹Ⅲ试剂染成橘黄色 B.探究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C.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色素能够溶解在层析液中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便于观察 参考答案: C 【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酶的特性;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