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中学高一数学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中学高一数学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a,b,i的值分别为6,8,0,则输出a和i的值分别为(  ) A.0,3 B.0,4 C.2,3 D.2,4 参考答案: D 【考点】程序框图. 【分析】由循环结构的特点,先判断,再执行,分别计算出当前的a,b,i的值,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a=6,b=8,i=0, i=1,不满足a>b,不满足a=b,b=8﹣6=2,i=2 满足a>b,a=6﹣2=4,i=3 满足a>b,a=4﹣2=2,i=4 不满足a>b,满足a=b,输出a的值为2,i的值为4. 故选:D. 2. 现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该运动员射击4次,至少击中3次的概率:先由计算器给出0到9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指定0,1表示没有击中目标,2,3,4,5,6,7,8,9表示击中目标,以4个随机数为一组,代表射击4次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20组随机数: 7527   0293   7140   9857   0347   4373   8636   6947   1417   4698 0371   6233   2616   8045   6011   3661   9597   7424   7610  4281 根据以上数据估计该射击运动员射击4次至少击中3次的概率为(  ) A.0.852 B.0.8192 C.0.8 D.0.75 参考答案: D 【考点】模拟方法估计概率. 【专题】计算题;概率与统计. 【分析】由题意知模拟射击4次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如下20组随机数,在20组随机数中表示种射击4次至少击中3次的有多少组,可以通过列举得到共多少组随机数,根据概率公式,得到结果. 【解答】解:由题意知模拟射击4次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如下20组随机数, 在20组随机数中表示射击4次至少击中3次的有:7527 0293 9857 0347 4373 8636 9647 4698 6233 2616 8045 3661 9597 7424 4281,共15组随机数, ∴所求概率为0.75.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模拟方法估计概率、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是一个基础题,解这种题目的主要依据是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注意列举法在本题的应用. 3. 抛物线y=的顶点在第三象限,试确定m的取值范围是(     ) A.m<-1或m>2   B.m<0或m>-1   C.-1<m<0      D.m<-1 参考答案: D 略 4. 的值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选C. 考点:三角函数恒等变换 5. 已知等差数列项和为等于(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解析:       6. (4分)满足tanA>﹣1的三角形内角A的取值范围是() A. (0,) B. (0,)∪(,) C. (,π) D. (0,)∪(,π) 参考答案: D 考点: 三角函数线. 专题: 计算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分析: 根据0<A<π,且正切函数tanA的图象在(0,),(,π)单调递增.分情况讨论,当A∈(0,)时,总有tanA>tan0=0>﹣1,在(,π)内要有tanA>﹣1,则A∈(,π),综上可得A的取值范围. 解答: ∵0<A<π ∵正切函数tanA的图象在(0,),(,π)单调递增. ∴A∈(0,)时,总有tanA>tan0=0>﹣1, 又∵tanA>﹣1=tan()=tan, ∴在(,π)内要有tanA>﹣1,则A∈(,π), 综上可得:A∈(0,)∪(,π)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属于基础题. 7. 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120°,,,则(    ) A.         B.2       C.         D.4 参考答案: B 8. 已知, ,则 在上的投影为                    (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在上的投影为 考点:向量的投影 9. 已知集合A={1,a},B={x|x2﹣5x+4<0,x∈Z},若A∩B≠?,则a等于(  ) A.2 B.3 C.2或4 D.2或3 参考答案: D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 【分析】解不等式求出集合B,进而根据A∩B≠?,可得b值. 【解答】解:∵B={x|x2﹣5x+4<0,x∈Z}={2,3},集合A={1,a}, 若A∩B≠?,则a=2或a=3, 故选:D. 10. 设、是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则下面四组向量中,不能作为基底的是(  ) A.与-                    B.+与-3 C.-2与-3+6            D.2+3与-2 参考答案: C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已知, 则f (x)=        。 参考答案: 12. 已知集合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 参考答案: 13. 对于实数,用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如,,若,,为数列的前项和,则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 ∵,,,,,, ,,,,,, ,,,, ∴, , . 14. (5分)若圆(x﹣1)2+(y﹣2)2=1关于直线y=x+b对称,则实数b=       . 参考答案: 1 考点: 圆的标准方程. 专题: 计算题;直线与圆. 分析: 由圆(x﹣1)2+(y﹣2)2=1关于直线y=x+b对称,知圆心(1,2)在直线y=x+b上,即可求出b的值. 解答: 解:∵圆(x﹣1)2+(y﹣2)2=1关于直线y=x+b对称, ∴圆心(1,2)在直线y=x+b上, ∴2=1+b, 解得b=1. 故答案为:1. 点评: 本题考查关于直线对称的圆的方程,解题时要认真审题,解题的关键是由圆(x﹣1)2+(y﹣2)2=1关于直线y=x+b对称,知圆心(1,2)在直线y=x+b上. 15. 在图的正方形中随机撒一把芝麻,                                用随机模拟的方法来估计圆周率的值.如果撒了1000个芝麻,落在圆内的             芝麻总数是776颗,那么这次模拟中的估计值是_________.(精确到0.001) 参考答案: 略 16. 在等差数列中,,,则前9项之和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9 在等差数列中,, , ∴,, ∴,又, ∴数列的前项之和, , . 17. 已知函数,则f(5) =     参考答案: 16 令,则,所以,故填.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是偶函数 (1)求的值; (2)设,若函数与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函数 f(x)= (+1)+kx(k∈R)是偶函数 ∴ f(-x)= (+1)-kx= -kx= (4x+1)-(k+1)x= (4x+1)+kx恒成立 ∴-(k+1)=k,则k=-———————4分 (2)g(x)= (a·-a), 函数 f(x)与g(x)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即方程 f(x)=g(x)只有一个解 由已知得 (4x+1)-x= (a·-a) ∴= (a·-a) ———————8分 设。 若 19. 某家庭记录了未使用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单位:m3)和使用了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 未使用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频数分布表 日用 水量 频数 1 3 2 4 9 26 5   使用了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频数分布表 日用 水量 频数 1 5 13 10 16 5   (1)在答题卡上作出使用了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2)估计该家庭使用节水龙头后,日用水量小于0.35 m3的概率; (3)估计该家庭使用节水龙头后,一年能节省多少水?(一年按365天计算,同一组中的数据以这组数据所在区间中点的值作代表.) 参考答案: (1)直方图见解析. (2) 0.48. (3). 分析:(1)根据题中所给的使用了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频数分布表,算出落在相应区间上的频率,借助于直方图中长方形的面积表示的就是落在相应区间上的频率,从而确定出对应矩形的高,从而得到直方图; (2)结合直方图,算出日用水量小于0.35矩形的面积总和,即为所求的频率; (3)根据组中值乘以相应的频率作和求得50天日用水量的平均值,作差乘以365天得到一年能节约用水多少,从而求得结果. 详解:(1) (2)根据以上数据,该家庭使用节水龙头后50天日用水量小于0.35m3的频率为 0.2×0.1+1×0.1+2.6×0.1+2×0.05=0.48, 因此该家庭使用节水龙头后日用水量小于0.35m3的概率的估计值为0.48. (3)该家庭未使用节水龙头50天日用水量的平均数为 . 该家庭使用了节水龙头后50天日用水量的平均数为 . 估计使用节水龙头后,一年可节省水.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统计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计算变量落在相应区间上的概率、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平均数,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审题,细心运算,仔细求解,就可以得出正确结果. 20. (10分)已知<<<, (Ⅰ)求的值.   www.k@s@5@                            高#考#资#源#网 (Ⅱ)求. 参考答案: 解:(Ⅰ)由,得…1分 ∴,于是…4分 (Ⅱ)由,得 又∵,∴…6分 由得:    www.k@s@5@                            高#考#资#源#网 所以……10分 略 21. 设集合, (I)若,试判定集合A与B的关系; (II)若,求实数a的取值集合. 参考答案: 略 22. 设的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求B 参考答案: 解析:由及得 又由及正弦定理得 故或(舍去),于是或知或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