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桑固乡联合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桑固乡联合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 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 参考答案: B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故A正确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导致基因重组,故B错误 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故C正确 D.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水稻花药中可发生此过程,而根尖细胞只能发生有丝分裂,不会有基因重组现象,故D正确 答案选B 2. 下图是基因对性状控制过程的图解,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生物的同一细胞中M1、M2不可同时发生 B. ①、②过程所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C. 白化病的成因是酪氨酸酶活性低导致黑色素不能合成 D. ③、④性状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 参考答案: A 【分析】 1、分析题图:①是转录过程,②是翻译过程,③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合成异常的血红蛋白,从而导致镰刀形细胞的产生;2、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详解】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同一生物的同一细胞中M1、M2不可同时发生,A正确;①是转录过程,该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②是翻译过程,该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故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B错误;白化病的成因是酪氨酸酶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不能合成酪氨酸酶,C错误;③、④性状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转录、翻译、基因突变、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审图能力,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 3. 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动物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ATP的阶段需要氧气参与 B.ATP与ADP的组成元素相同,都只含有C、H、0、N、P五种元素 C.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多,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D.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 参考答案: C 4.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浸润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细胞质,N是细胞液 B.M中的溶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 C.M的颜色变深与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D.N空间的大小与L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参考答案: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识图能力。 从图像可知,L是细胞壁,M是原生质层和液泡,N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空隙,A错误;此图是是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的,不能够确定M中溶液的渗透压与蔗糖溶液渗透压大小关系,B错误;M的颜色变深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的,C正确;L细胞壁是全透性的,D错误。 5. 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4项有关内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比较内容 植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A 特殊处理 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制成细胞悬浮液 B 融合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C 典型应用 无病毒植物的培育、人工种子、种间植物杂交等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 D 培养基 的主要区别 蔗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 葡萄糖和动物血清不可缺少   参考答案: B 25、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 CO2/(mg·h-1)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 CO2/(mg·h-1)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面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 ℃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光照12 h,20 ℃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D.每天光照l2 h,30 ℃时积累的有机物是10 ℃时的2倍 参考答案: 【知识点】C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 【答案解析】C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光照下吸收CO2的量代表净光合速率,黑暗中释放 CO2的量代表呼吸速率,因此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如果昼夜不停的光照,在35℃时该植物能生长,A错误,并且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度是25℃,B错误。如果每天光照、黑暗各进行12小时,则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12*净光合-12*呼吸,则在温度为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为3.25×12-1.50×12=21(mg),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为同种条件下最多,C正确;30℃时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有机物积累是10℃时的一半,D错误。 【典型总结】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 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等生产者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水或是硫化氢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将自太阳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糖)的过程。植物的凈光合作用等于实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 7. 右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哺乳动物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错误的说法是(    ) A.Ⅰ过程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是通过Ⅱ过程实现 C.A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C细胞有4种基因型 D.该哺乳动物为雄性个体 参考答案: C 8.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 A.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内含丰富的血红蛋白 B. 精子很小,尾部含有大量的线粒体 C. 同一种植物,生长在背光区的叶绿体比向光区的叶绿体大且多 D.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 参考答案: C 【分析】 本题是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点及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的综合性考查,回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点及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的相关知识,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内含丰富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相适应,A错误; B、精子很小,尾部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便于游动,有利于受精作用的完成,B错误; C、同一种种植物,生长在背阳区的叶绿体比向阳区的叶绿体大且多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不是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C正确; D、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D错误。 故选C。 9. 一个用S标记的噬菌体侵入不含S的细菌内,经过3次复制后,含S的噬菌体占子代噬菌体的比值为 A  0              B  25%            C  50%            D  100% 参考答案: A 10. 下列曲线所示的生物学意义,错误的是 A.如图①纵坐标表示细胞内有氧呼吸强度,则横坐标可表示O2供应量 B.如图②纵坐标表示酶的活性,则横坐标可表示温度 C.如图③纵坐标表示K+出入红细胞的速率,则横坐标可表示K+的浓度 D.如图④纵坐标表示植物根对K+的吸收速率,则横坐标可表示O2浓度 参考答案: C 11. 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采用几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如下图。下列是试验结果 从试验结果来选择的最佳生长素浓度应是 A.2mg/ml        B.3mg/ml          C.4mg/ml         D.5mg/ml 参考答案: 答案:B 12. AUG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加工修饰的场所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C.内质网和核糖体                       D.溶酶体和核糖体 参考答案: A 12、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参考答案: C 14.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C、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参考答案: B 15. 花生地里有一种穴居昆虫蝼蛄能严重地破坏花生在土壤中的根系和果实,在农业生产中一般采用水旱轮作以治虫。在改种水稻后除了能减少或降低害虫危害外,还能够   A.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B.提高农田能量的传递效率 C.促进农田的物质循环                    D.提高矿质元素利用率 参考答案: D 16. 如图为脂蛋白结构,关于脂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VLDL主要在小肠细胞产生,运输Y至肝脏储存 B.4种脂蛋白在Y与胆固醇、胆固醇酯含量比例上是相同的 C.图中X为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共同影响脂蛋白亲水性 D.HDL进入肝细胞后被溶酶体消化,血液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降低 参考答案: D 【考点】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 【分析】分析图示,表示脂蛋白结构图,其中X为磷脂,与蛋白质等共同构成亲水性微粒;Y含量相对少于胆固醇与胆固醇酯时,脂蛋白密度增高;Y含量相对大于胆固醇与胆固醇酯时,脂蛋白密度降低.VLDL为极低密度脂蛋白,LDL为低密度脂蛋白.VLDL主要形成于肝细胞,功能是输出肝细胞合成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还有少量形成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LDL是在血浆中由VLDL转化而来,功能是向肝外组织转运胆固醇.HDL是高密度脂蛋白. 【解答】解:A、VLDL极低密度脂蛋主要形成于肝细胞,功能是输出肝细胞合成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A错误; B、Y含量相对少于胆固醇与胆固醇酯时,脂蛋白密度增高;Y含量相对大于胆固醇与胆固醇酯时,脂蛋白密度降低.B错误; C、图中X为磷脂,与蛋白质等共同构成亲水性微粒,C错误; D、HDL高密度脂蛋白进入肝细胞后被溶酶体小囊泡消化,血液胆固醇含量降低,D正确. 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