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处方(chǔ)             缺陷(xiàn)             自吹自擂(léi) B.恪守(kè)               箴言(xián)             忸怩作态(ní) C.妨碍(ài)               絮叨(xù)                 疲惫不堪(kān) D.涵养(hán)             尴尬(gà)               稳重随和(hé)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阴晦 惘然   莫名其妙 迟疑不决 B.炊烟 阔绰   郑重其事 神色张惶 C.恭唯 鄙夷   十拿九稳 与日具增 D.箫索 祭祀   致之不理 朦朦胧胧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广西最牛的三个火车站分别是南宁东站、桂林北站、柳州站,个个如雷贯耳。 B.两千多年来,都江堰发挥着巨大的功用,使成都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C.因受持续强降雨影响,一些地市内涝严重,出现了水泄不通的局面。 D.刘备思贤若渴,用自己的诚心打动了诸葛亮,最终在乱世之中成就一番事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不是去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思考。 C.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 D.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包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①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②,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③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④可乐也。 (节选自《兰亭集序》) 【注释】①修禊(xì)事:为了做禊事。禊事,一种祭礼,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②流觞: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曲水:引水环曲状成为水渠。③品类:指万物。④信:实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杂然而前陈者  陈: (2)树林阴翳             翳: (3)太守谓谁             谓: (4)少长咸集             咸: (5)茂林修竹             修: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乙】文中与【甲】文画线句子所描写的情景相似的是哪一句? 4.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 5.【甲】【乙】两文均体现了“乐”,两文之“乐”有什么不同?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谈独立思考 茅盾 ①有人问:如何能独立思考? ②我想: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和其他多方面的书,却往往会养成思考时的“扶杖而行”,以致最后弄到独立思考能力的萎缩。 ③眼睛只看上边、不看下边的人,耳朵只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批评的人,常常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别人的人,他们面前的可能的危险是:让“独自”思考顶替了独立思考。 ④如果广博的知识是孕育独立思考的,那么,哺养独立思考的便应是民主的精神。 ⑤井底之蛙恐怕很难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应声虫大概从没有感到有独立思考之必要。而日驰数百里的驿马虽然见多识广,也未必善于独立思考。 ⑥人类的头脑,本来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这个天赋,是在生活斗争中不断碰到矛盾而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发达起来的。如果没有,人类就不能从“蠢如鹿豕”进化到文明。 ⑦儿童的知识初开,常常模仿大人。这时的模仿,就是吸收前一代的经验和知识,为后来的独立思考准备条件。做大人的,看见幼儿模仿自己,便赞一声“聪明”,可是到后来看见渐臻成熟的少年不再满足于模仿自己,却又骂他“不肖”:这真是可笑的矛盾。 ⑧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而不是窒息独立思考的偶像。 ⑨从前有些“诗礼之家”,有一套教养子女的规矩:自孩提以至成长,必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是把儿童放在抽出了空气的玻璃罩内的办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书呆子,便是精神上失去平衡的畸形人,是经不起风霜的软体人。当然也不会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诗礼之家”现在没有了,我盼望这样的教养方法也和它一同地永远消逝。 (有改动) 1.全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______。 2.第⑤段中的“井底之蛙”“应声虫”“日驰数百里的驿马”分别指哪种人? 3.第⑦段作者说“这真是可笑的矛盾”,请用简洁的语言谈谈你对“矛盾”的理解。 4.请用一句话写出第⑨段的主要观点。 5.结合全文,请说说要成为独立思考的人需具备哪些条件。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诗词阅读 满江红 秋瑾(清)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词人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又反思八年婚姻的状况,家事国事,交织心中,不禁感慨万端,无可名状。 B.“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三句的意思是“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可见作者非常渴望摆脱封建家庭礼教的束缚。 C.“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一组三字短句简洁有力,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作者虽是女儿身,但是仍有匡国济世的凌云之志。 D.“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意思是“那些心胸狭窄的俗人,谁认识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这是作者因知音难觅而发出的的叹息。 2.下列各项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中“闲登小阁看新晴” 的意思是“我闲散无聊的登上小阁,观看雨后新晴的阳光”,这句话既点题,又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 B.苏轼《水调歌头》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意思是:我起身舞蹈玩赏着自己清朗的影子,多么像在人间啊! C.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都属于豪放词,都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豪情。 D.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运用了夸张描写欢乐的宴饮气氛,来表达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为调动同学们阅读小说的积极性,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各班级特此举办以“走进小说”为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下面是“小说天地”社团活动计划的流程图,请你用连贯的语言将这个流程图完整、准确地介绍给同学们。(100字左右) 七、作文(共40分)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请以"____________真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备选词:旅游、探险、舞蹈、戏曲、诗歌、大自然、祖国大好江山……)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大师指着远处的一座高山,问弟子:“那山为什么能与天相连?”“因为它高呗。”弟子说。大师带弟子来到海边,指着远处与天相连的海面问:“海在低处,没有山的高度,那为什么海也能与天相连、与天等高呢?”弟子支吾着,答不上来。“那是因为海的胸襟宽,它那宽阔的胸襟让它与天相连、与天等高。”大师说,“胸襟,也能成就一种高度,一种抵达天空的高度。”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