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横江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省河源市横江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锐角三角形的三边构成等比数列,其中一边的长为1,它们的公比为,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D. 参考答案: D 略 2. 如图,已知A(4,0)、B(0,4),从点P(2,0)射出的光线经直线AB反射后再射到直线OB上,最后经直线OB反射后又回到P点,则光线所经过的路程是(  ) 参考答案: A 略 3. 随机变量,且,则等于(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4. 不等式a2+b2﹣a2b2﹣1≤0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 A.|a|≥1且|b|≥1 B.|a|≤1且|b|≤1 C.(|a|﹣1)(|b|﹣1)≥0 D.(|a|﹣1)(|b|﹣1)≤0 参考答案: C 【考点】2L: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分析】a2+b2﹣a2b2﹣1≤0?(a2﹣1)(b2﹣1)≥0?(|a|﹣1)(|b|﹣1)≥0.即可判断出结论. 【解答】解:a2+b2﹣a2b2﹣1≤0?a2(1﹣b2)+(b2﹣1)≤0?(b2﹣1)(1﹣a2)≤0?(a2﹣1)(b2﹣1)≥0?(|a|﹣1)(|b|﹣1)≥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与解法、简易逻辑的判定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5. 已知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分析】 直接由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得答案. 【详解】 本题正确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是基础题.   6. 从的展开式中任取一项,则取到有理项的概率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略 7. 设为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为常数), 则(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略 8. 正四棱锥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棱锥的高为4,底面边长为2,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 B.16π C.9π D. 参考答案: A 【考点】LR:球内接多面体;LG: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分析】正四棱锥P﹣ABCD的外接球的球心在它的高PO1上,记为O,求出PO1,OO1,解出球的半径,求出球的表面积. 【解答】解:设球的半径为R,则 ∵棱锥的高为4,底面边长为2, ∴R2=(4﹣R)2+()2, ∴R=, ∴球的表面积为4π?()2=. 故选:A. 9. 用一个平面截去正方体一角,则截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正三角形 参考答案: B 10. 函数在(0,5)上是                 A.单调增函数        B.单调减函数    C.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D.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参考答案: D 略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i是虚数单位,计算的结果为  . 参考答案: ﹣i 【考点】A5: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分析】直接利用复数的除法运算法则化简求解即可. 【解答】解:i是虚数单位, ===﹣i. 故答案为:﹣i. 12. 已知集合,则集合M∩N=______. 参考答案: {1,2,3,4} 试题分析:两集合的交集为两集合相同的元素构成的集合,所以 考点:集合交集运算 13. 在中,角A,B,C成等差数列且,则的外接圆面积为______ 参考答案: 略 14. 写出命题:“至少有一个实数,使=0”的否定             . 参考答案: ,使   略 15. 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n∈N*),则它的通项公式an=  . 参考答案: 【分析】判断数列的项的符号,利用平方关系转化求解它的通项公式an即可. 【解答】解:数列{an}满足a1=1,an=(n∈N*), 可知an>0,可得:, 所以数列{an2}是等差数列,公差为1,可得an2=n, 解得:an=.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递推关系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16. 函数的值域为                      。 参考答案: 17. 将4名大学生分配到3个乡镇去当村官,每个乡镇至少一名,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 参考答案: 36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已知命题:“?x∈{x|﹣1≤x≤1},都有不等式x2﹣x﹣m<0成立”是真命题. (1)求实数m的取值集合B; (2)设不等式(x﹣3a)(x﹣a﹣2)<0的解集为A,若x∈A是x∈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考点】集合关系中的参数取值问题;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分析】(1)分离出m,将不等式恒成立转化为函数的最值,求出(x2﹣x)max,求出m的范围. (2)通过对二次不等式对应的两个根大小的讨论,写出集合A,“x∈A是x∈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A?B,求出a的范围. 【解答】解:(1)命题:“?x∈{x|﹣1≤x≤1},都有不等式x2﹣x﹣m<0成立”是真命题, 得x2﹣x﹣m<0在﹣1≤x≤1恒成立, ∴m>(x2﹣x)max 得m>2 即B=(2,+∞) (2)不等式(x﹣3a)(x﹣a﹣2)<0 ①当3a>2+a,即a>1时 解集A=(2+a,3a), 若x∈A是x∈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B, ∴2+a≥2此时a∈(1,+∞). ②当3a=2+a即a=1时 解集A=φ, 若x∈A是x∈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B成立. ③当3a<2+a,即a<1时 解集A=(3a,2+a),若 x∈A是x∈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B成立, ∴3a≥2此时. 综上①②③:. 【点评】解决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范围问题,常采用分离参数求最值;解含参数的二次不等式时,长从二次项系数、判别式、两个根的大小进行讨论. 19. (本题满分16分)     已知。 (1)若,求a3的值; (2)求证: (3)若存在整数k (0≤k≤2n),对任意的整数m (0≤m≤2n),总有a k ≥a m 成立,这样的k是否唯一?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取,有解得,……2分 此时.                               ………………………4分 (2),下面证明:, 当时,左=,右=,左 右,命题成立; …………………………………6分 假设当时,命题成立,有, 则时, ,命题也成立.           由上知,(),即().…………………10分 (3)由题意知:是中的最大项.,. 所以,10分 令,得,设小于或等于的最大整数为,则 当时,,故(时取等号); 当时,,,故.…………14分 所以当时,满足条件的正整数有2个,即或; 当时,满足条件的正整数只有1个,即.……………………16分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四棱锥的底面为直角梯形,,底面,且,,是的中点. (Ⅰ)证明:面面; (Ⅱ)求与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Ⅲ)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参考答案: 以为坐标原点,长为单位长度,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各点坐标为 . (Ⅰ)证明:因 由题设知,且与是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由此得面.又在面内,故面⊥面.………………………………………………4分 (Ⅱ)解:因 ……………………………………………7分 所以,AC与P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8分 (Ⅲ)解:易知平面ACB的一个法向量…………………………………9分 设平面MAC的一个法向量则,不妨取………10分 设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 则 所以  …………………………………………………………12分 21. 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1在底面ABC的投影是线段BC的中点O. (1)求点C到平面A1ABB1的距离; (2)求直线AC1与平面BCC1B1所成角的正弦值; (3)若M,N分别为直线AA1,B1C上动点,求MN的最小值. 参考答案: (1);(2);(3) 【分析】 (1)连接,根据题意得到,设到平面的距离为,由结合题中数据,即可求出结果; (2)分别以,,所在的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求出两向量夹角的余弦值,即可得出线面角的正弦值; (3)当是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时,的长度最短,设向量,且,,根据题意求出满足题意的一个,根据求出异面直线,间距离,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1)连接,因为平面,所以,因为,, 得,,中,, 在中,,则.又.设到平面的距离为, 则由得,.从而. (2)如图所示,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设平面的法向量,又,. 由,得,令,得,,即. 又.∴.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3)设向量,且,. ∵,. ∴,. 令,得,,即,∵. 所以异面直线,的距离,即为的最小值.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点到面的距离,线面角的正弦值,以及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熟记等体积法求点到面的距离,灵活掌握空间向量的方法求线面角、异面直线间距离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2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D^CD, AD=10, AB=14, DBDA=60°, DBCD=135° 求BC的长.   w.w.w.k.s.5.u.c.o.m     参考答案: 解析:在△ABD中,设BD=x 则 即    整理得: 解之:       (舍去) 由余弦定理: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