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同江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考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差使(chāi) 狼藉(jié)   踌躇(chú) 鲜腴(yú) B.颓唐(tuì)   蹒跚(mǎn)       琐屑(xiè)   篱笆(lí) C.主宰(zǎi)   倔强(jiàng)   秀颀(qí)     虬枝(qiú) D.臼齿(jiù)   凋谢(tiáo)     濒临(pín)   俯瞰(kàn)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得那时我从私熟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B.母亲那种勤劳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C.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忍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D.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他是个音乐才子,这是无可置疑的。 B.每次我向老师请教时,他都和颜悦色地给我解答。 C.跑完了5 000米,同学们个个筋疲力尽。 D.在上学的路上,他把昨天看到的故事惟妙惟肖地讲给我听。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在对传统村落的修缮中,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禁止随意修建仿古建筑、仿古街区。 C.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表示,魏秋月目前的伤势达不到上场,甚至在8月的女排世界杯中能否上场也存在着疑问。 D.近3000名左右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填空。 (1)本文作者________,南朝梁文学家。他的诗文自成一家,被称为“________”,开创一代诗风。本文选自《            》。 (2)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             ②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             ③沉鳞竞跃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课堂上,小文和小语就作者写景的笔法进行了研讨。请根据你对文本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寥寥八字,便从①________、②________两种视角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可谓用笔洗练。 小语:是啊,不仅仅有视角的变化,你看“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一句又从前文的③_________景转入对④________景的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出了生命气息。 小文: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通过多角度立体感受的描写,表达了作者⑤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白杨礼赞 茅盾 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②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③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④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⑤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⑥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⑦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⑧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⑨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文中作者是如何赞美白杨树的品质的?根据提示填空。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结合文章,描写作者初见白杨树时的心理活动。) (2)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班级同学在朗读这个句子时,有的同学把“尤其”读成了“而且”,认为更通顺一些,有的同学觉得原文更好,说说你的理解。) 3.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风格。本文风格阳刚、雄壮,《济南的冬天》风格细腻、柔美。请你结合本文和《济南的冬天》的选段说说不同散文风格的具体体现。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济南的冬天》选文)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野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意思。 3.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读完课文《周亚夫军细柳》后,周亚夫的行为给你怎样的启示? 七、作文(共40分) 作文小练笔 《饮酒(其五)》表现了隐居生活的情趣,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你是否到过农村?写一写你所喜爱的农村美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