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城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藻饰(zǎo)       狡黠(xié)          傅彩(fù) B.诘难(jié)       咀嚼(jiáo)        味同嚼蜡(jué) C.滞碍(chì)       阐证(chǎn)        幽居(yōu) D.轻鄙(bǐ)        粗糙(cāo)          吹毛求疵(c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鼎胜     窝囊     冤枉     达官显贵 B.喧哗     衣襟     伺候     商贾名流 C.标致     隶属     能耐     珠联壁合 D.规矩     憋闷     麻利     百年好和 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构思新颖,匠心独运,值得一读。 B.元旦联欢会上,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C.这也许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方法,但似乎也无可非议。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据业内专家估计,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D.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低头乍恐丹砂落,_________。(白居易《池鹤》) ② __________,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④斯是陋室,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⑤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__________ 。(林嗣环《口技》) ⑥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⑦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⑧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______ ,________ 。(李商隐的《无题》)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 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长跪而谢之 (2)天下缟素 (3)图穷而匕首见 (4)皆陈殿下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受地于先王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寡人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                                   以次进 C.聂政之刺韩傀                                                               何陋之有 D.秦王还柱而走                                                    杂然而前陈者 3.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方 急 时 不 及 召 下 兵 以 故 荆 轲 逐 秦 王 4.翻译下列句子。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2)使毕使于前。 5.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与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了胜利。 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海燕》的节选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对文中具体形象的象征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海燕”象征无畏无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B.“大海”象征扼杀革命的反动势力。 C.“太阳”象征光明,象征美好的生活。 D.“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势力的革命风暴。 2.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的第一段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从形和色两方面形象生动表现了海燕勇猛矫健的战斗英姿。 B.选文用恶劣的自然环境描写正面写出了出海燕英勇善战、敢于冲击黑暗的战斗形象。 C.“——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是祈使句,语势有力,表现了无产阶级渴望大规模革命运动到来的思想感情,具有号召力和战斗力。 D.“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修辞表达了海燕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3.“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这句话最能说明海燕具有 (          ) A.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B.乐观的态度和战斗的激情。 C.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D.夺取胜利的百倍信心。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赏析宋词《定风波》,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虽然只写了生活中遇雨的一件小事,却表现了词人旷达的人生态度,令人回味。 B.序文中说,同行的人在雨中都很狼狈,只有词人气定神闲,泰然处之,反映出他不同常人的胸襟气度。 C.“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两句不但写出了词人坦然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暗示了词人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雨”。 D.这首词上下片分工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兼议论,体现出词人清晰的思维脉络。 2.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本词的写作背景,品析词中“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所包含的生活哲理。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下面是两位英雄留下的诗句。请你任选其一,结合诗句的内容和上面的文字,简要说明他(她)具有怎样的英雄品质。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②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弯月,是故园对游子的呼唤;一缕风,是荒漠对绿洲的呼唤;一阕词,是民族对经典的呼唤……离乱的国度呼唤和平,崭新的时代呼唤奋斗,共同的梦想呼唤担当…… 请以“    的呼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