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县蕨溪中学校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县蕨溪中学校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已知酸性:>H2CO3>,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转变为 的最佳方法是 A. 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B. 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溶液 C. 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 D. 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H2SO4 参考答案: C 略 2. 下列各组顺序不正确的是() A.微粒半径大小:S2﹣>Cl﹣>F﹣>Na+>Al3+ B.热稳定性大小:SiH4<PH3<NH3<H2O<HF C.熔点高低:石墨>食盐>干冰>碘晶体 D.沸点高低:NH3>AsH3>PH3 参考答案: D 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A.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具有相同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 B.非金属性越强,气体氢化物越稳定; C.干冰、碘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熔点高; D.氨气中含氢键,沸点最大,而AsH3、PH3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沸点高. 解答:解:A.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具有相同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离子半径为S2﹣>Cl﹣>F﹣>Na+>Al3+,故A正确; B.非金属性为F>O>N>P>Si,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为SiH4<PH3<NH3<H2O<HF,故B正确; C.干冰、碘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熔点高,石墨为混合晶体熔点大于离子晶体食盐,则熔点为石墨>食盐>碘晶体>干冰,故C错误; D.氨气中含氢键,沸点最大,而AsH3、PH3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沸点高,则沸点为NH3>AsH3>PH3,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性质的比较,涉及离子半径、稳定性、熔沸点的比较等,把握非金属性的强弱、氢键、电子排布等为解答的关键,注重规律性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3. 碳化钛(TiC)、碳化硼(B4C3)、氮化硅(Si3N4)等非氧化物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这些物质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在合成它们的过程中必须注意(  ) A.通入足量氧气 B.避免与氧气接触 C.通入少量氯气 D.通入少量氧气 参考答案: B 解析:这些化合物在高温时都易与氧气、氯气等强氧化剂反应。 4.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SO2+O2500℃V2O52SO3 ΔH=-196.6 kJ/mol B.C(s)+O2(g)===CO2(g) ΔH=+393.5 kJ/mol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 D.H2(g)+O2(g)===H2O(l) ΔH=-285.8 kJ/mol 参考答案: D 略 5. 已知某元素原子的各级电离能数值如下:  I1=736 kJ·mol-1,    I2=1450 kJ·mol-1,     I3=7740 kJ·mol-1,  I4=10500 kJ·mol-1,   I5=13 600 kJ·mol-1,  则该原子形成离子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 B 略 6. 在一个体积为2L的容器中,充入4mol CO和4mol H2O, 一段时间后反应CO(g) + H2O(g) CO2(g) + H2(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了平衡状态。平衡后[CO2]= 1.8mol·L-1,则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 A.27         B.36           C.54         D.81 参考答案: D 略 7. 下列气体中,不溶于水且无色的是(    ) A、Cl2            B、NO2              C、NO               D、SO2 参考答案: C 略 8. 由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硫为a%,则含铁     A.3 a%           B.(100 —2a )%      C.2a%         D.1 —3a% 参考答案: D 略 9. 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熔融氢氧化钠      B、石墨棒   C、盐酸溶液    D、固态氯化钠 参考答案: D 略 10. 关于氮族元素(用R代表)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2np3              B.氢化物的通式为RH5 C.非金属性由上到下递增                  D.其含氧酸均为一元强酸[来源:    ] 参考答案: A 略 11. 胶状液氢(主要成分是H2和CH4)有望用于未来的运载火箭和空间运输系统。实验测得:1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90.3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 B.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 C.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 D.2H2(g)+O2(g)===2H2O(l) ΔH=-285.8 kJ 参考答案: B 略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NH4NO3 溶于水虽然吸热,但其溶于水是自发过程 B. 过热液体(温度高于沸点)会自发转变成气体,可用焓变解释。 C. 对于同一物质来讲,熵值的大小与其状态有关,固态物质的熵值通常最大 D.有序火柴散落的自发过程可用能量判据解释 参考答案: A 略 13. 根据下列实验方法和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某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B.某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某溶液          溶液呈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D.某溶液          有气体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参考答案: C 略 14.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运送飞船的火箭燃料除液态双氧水外,还有另一种液态氮氢化合物。已知该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相对分子质量为32,结构分析发现该分子结构中只有单键。 (1)该氮氢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2)若该物质与液态双氧水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两种无毒又不污染环境的气态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NH3分子中的N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能发生反应:NH3+HCl=NH4Cl。试写出上述氮氢化合物通入足量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与该氮氢化合物结构相似的一种有机分子乙二胺H2N-CH2-CH2-NH2简写为en(一对孤对电子可行成一根配位键)该有机物可以和Cu2+形成配合物,试写出该配合离子的化学 式      参考答案: 略 15. 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 “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 名词,这里的碘、铁、硒、氟,应理解为 A.元素             B.单质               C.氧化物             D.分子 参考答案: 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乙二酸俗名草酸,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x值。通过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网络查询得,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 2MnO4-+5H2C2O4+6H+    2Mn2++10CO2↑+8H2O 该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 ① 称取1.260 g纯草酸晶体,将其酸制成100.00 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 取25.00 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③ 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 mL; 请回答: ⑴ 滴定时,将KMnO4标准液装在右图中的      (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⑵ 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 ⑶ 通过上述数据,计算出x=              。 讨论:①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滴定时所用的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      参考答案: (1)甲(2)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滴入溶液突然出现紫色(或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2   ①偏大   ②偏小)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联氨(N2H4)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火箭燃料。N2H4与N2O4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1)已知:2NO2(g)N2O4(g) ΔH=-57.20 kJ·mol-1。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一定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减小NO2的浓度 B.降低温度 C.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 D.升高温度 (2)298 K时,1.00 g N2H4(l)与足量N2O4(l)完全反应生成N2(g)和H2O(l),放出19.14 kJ的热量。则反应2N2H4(l)+N2O4(l)===3N2(g)+4H2O(l)的ΔH=________kJ·mol-1。 (3)290 K、1.00×105 Pa,密闭容器中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NO2]=0.030 0 mol·L-1、N2O4]=0.012 0 mol·L-1。则反应2NO2(g)N2O4(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4)现用一定量的Cu与足量的浓HNO3反应,制得1.00 L已达到平衡的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290 K、1.00×105 Pa),理论上至少需消耗Cu________g。 参考答案: (1)B (2)-1 224.96 (3)13.3 L·mol-1  (4)1.73 g (3)根据题意知平衡时:N2O4]=0.012 0 mol·L-1、NO2]=0.030 0 mol·L-1 K= = =13.3 L·mol-1 (4)由(3)可知,在290 K、1.00×105 Pa达到平衡时,1.00 L混合气体中: n(N2O4)=N2O4]×V=0.012 0 mol·L-1×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