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职业高级中学高一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职业高级中学高一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青霉菌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②乳酸菌和蘑菇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③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④细胞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参考答案: B 【分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部分原核生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如蓝藻。病毒(如噬菌体、HIV等)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青霉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①错误;乳酸菌是原核生物,蘑菇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含有核糖体和DNA,②正确;SARS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③正确;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是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④错误。因此,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②③,故选B。 2. 图甲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所示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结构③的数目在图乙的ab区间加倍 B. 图甲中的结构④⑤在图乙中的de区间开始消失 C. 图乙中染色体与DNA数目之比为1∶1的时期在cd和hi区间 D. 细菌不具有图甲所示结构,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图甲中结构③即染色体的数目在图乙的de或ij区间(细胞分裂后期)加倍,所以A项不正确;图甲中的结构④⑤即核膜和核仁在图乙中的bc或gh(细胞分裂前期)区间开始消失,所以B项不正确;图乙中染色体与DNA数目之比为1∶1的时期即没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在de、ef和ij、jk区间(细胞分裂的后期和末期),所以C项不正确;细菌是原核生物不具有图甲所示结构,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所以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 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 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 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参考答案: A 4. 活细胞中,与酶的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    ) A. 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B. 中心体和高尔基体 C. 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 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参考答案: C 【详解】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实质是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存储能量,A错误;在有丝分裂的前期,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进而形成纺锤体,B错误;细胞分泌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在内质网初步加工,进入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正确;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错误。 5. 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 B.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C. 碳元素是最基本元素,原因是其在细胞中含量最多 D. 组成人体细胞的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H、O、K 参考答案: A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这体现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间的统一性,A正确;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虽然极少,但是不能缺少,微量元素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如Fe是血红蛋白的成分,缺少了人易得缺铁性贫血,B错误;C是最基本元素,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C错误;组成人体细胞的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H、O、N,D错误。 6.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C.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参考答案: C 7. 将提取的绿叶色素滤液装入试管中,一束白光穿过该滤液后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哪条光谱的颜色明显减弱? A. 绿光         B. 黄光         C. 红光、蓝紫光         D. 紫外光 参考答案: C 8. 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一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 A.5、9、4、1     B.4、8、5、1     C.5、8、4、1     D.4、9、4、1 参考答案: A 9. 以下对减数分裂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减数分裂过中,着丝点分裂一次,DNA分子含量减半两次 B. 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 C. 果蝇所产生的正常生殖细胞中,含有4条同源染色体 D. 第一次分裂,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不同的组合方式是后代产生变异的重要原因 参考答案: D 10. 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有染色体组4个 C.此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D.此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 参考答案: D 11. 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 磷酸、鸟嘌呤 B. 核糖、胸腺嘧啶 C. 腺嘌呤、鸟嘌呤 D. 胞嘧啶、腺嘌呤 参考答案: B 【分析】 RNA特有U和核糖,DNA特有T和脱氧核糖。 【详解】图中阴影部分表示DNA和RNA共有的物质。磷酸、鸟嘌呤、胞嘧啶和腺嘌呤是DNA和RNA共有的,胸腺嘧啶只存在于DNA中,鸟嘌呤只存在于RNA中,脱氧核糖只存在于DNA中,核糖只存在于RNA中,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 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A. 肺泡   B. 细胞质基质   C. 线粒体   D.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参考答案: D 13. 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进行 B、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生物组成 C、抵抗力稳定性差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D、通过自我调节,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总能保持相对稳定 参考答案: A 14. 人体内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于—NH2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     C、M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参考答案: C 15. 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心肌细胞比唾液腺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B.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C.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D.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的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参考答案: C 16.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 B. 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视野的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 转换高倍物镜后,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D. 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参考答案: A 【分析】 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详解】标本颜色较深时,为了观察清楚,应该使视野调亮,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A错误。标本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因此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视野的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B正确。在高倍镜下,只能转动细准焦螺旋,C正确。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D正确。 【点睛】高倍镜使用的注意事项:1.显微镜使用时,不能直接使用高倍镜,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上高倍物镜。因为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范围大,高倍镜下观察的范围小,若直接使用高倍镜,则很难找到物像,若不移到视野中央,则找到的物像换成高倍镜下会不在观察范围内。2.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而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因为粗准焦螺旋移动距离大,会破坏物镜。 17. 人类的先天性聋哑症、三倍体无子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A. 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B. 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C. 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 D.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参考答案: D 人类的先天性聋哑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三倍体无子西瓜是多倍体育种产生的,其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属于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故选D。 18. 人眼的虹膜有褐色和蓝色,褐色是由显性因子控制,蓝色由隐性控制,已知一个蓝眼男人,和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    A.1/8                B.1/4           C.1/6           D.1/2 参考答案: B 19. 10个卵原细胞与10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与精子受精,最多可产生受精卵的个数为 A.10           B.20           C.30         D.40 参考答案: A 20. 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选择,正确的是(  )   实验名称 取材部位 A 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 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公鸡的成熟红细胞 C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蟾蜍血细胞 D 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参考答案: C 【考点】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细胞膜的制备方法;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分析】叶绿体分布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和幼茎的表皮细胞中.公鸡不是哺乳动物,其成熟红细胞有细胞膜、各种具有膜的细胞器和成形的细胞核,不是提取细胞膜的理想材料.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细胞是活的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 【解答】解: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无叶绿体,A错误; B、公鸡不是哺乳动物,其成熟红细胞有细胞膜、各种具有膜的细胞器和成形的细胞核,不是提取细胞膜的理想材料,B错误; C、DNA主要存在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蟾蜍血细胞可以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C正确;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无液泡,不能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D错误. 故选:C. 21. 下列基因型的个体中,只能产生一种配子的是 A.ddTt                               B.DDtt            C.DdTt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