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中学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 化合物 燃烧热/kJ·mol-1 化合物 燃烧热/kJ·mol-1 甲烷 891.0 正丁烷 2 878.0 乙烷 1 560.8 异丁烷 2 869.6 丙烷 2 221.5 2-甲基丁烷 3 531.3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正戊烷的燃烧热小于3 531.3 kJ·mol-1 B.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C.乙烷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  ΔH=-1 560.8 kJ·mol-1 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参考答案: B 略 2. (双选)下列气体中,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A. N2 B. NH3 C. SO2 D. NO2 参考答案: BC 考点:氨的物理性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可知,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都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解答:解:A.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错误; B.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正确; C.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正确; D.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气体的物理性质,难度不大,掌握高中所学有颜色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3.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速率-时间图,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符合下图所示变化的反应是(   )         A.2SO2(g)+O2(g)2SO3(g) △H<0     B.4NH3(g)+5O2(g)4NO(g)+6H2O(g) △H<0     C.H2(g)+I2(g)2HI(g)  △H>0     D.C(s)+H2O(g)CO(g)+H2(g) △H>0 参考答案: B 略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1 mol/L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c(H+)、c(OH-)同比例减小 B.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a mol/L,a<7时,溶液的pH一定为14-a C.将n mol H2(g)、n mol I2(g)和2n mol H2(g)、2n mol I2(g)分别充入两个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平衡时H2的转化率前者小于后者 D.体积相同、pH相同的NH4Cl溶液、盐酸,完全溶解少量且等同的锌粉,前者用时少 参考答案: D 略 5. 我们一日三餐都要吃大米、面粉等谷类食物。以下各反应中,不属于淀粉在体内变化过程的是(  ) A.+nH2O B.+H2O C.+6O26H2O+6CO2 D.2C2H5OH+2CO2↑ 参考答案: D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提供热能,故A、B、C正确,葡萄糖在催化剂作用下发酵生成酒精,不属于人体内变化,故D错误。 6. 在某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I气体,发生反应2HI(g)     H2(g)+I2(g);  △H>0,在t1时达到平衡,t2时加热升温并保温,到t3时又达到新平衡,符合这一变化的图像是(      )。 参考答案: A 7. 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A.H2              B.CCl4             C.Cl2            D.F2 参考答案: C 8.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在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4Br-+3Cl2=2Fe3++2Br2+6Cl- B.向CaCl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a2++CO2+H2O=CaCO3+2H+    C.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H++OH-=H2O                     D.醋酸与锌粒反应:2H++Zn2+=H2↑+Zn 参考答案: A 略 9. 普及化学知识有助于人们树立健康的观念。下列观念正确的是(    ) A.天然物质都是绿色无毒的物质 B.只饮用纯净水有益人体健康 C.微量元素只能通过保健品摄入 D.禁止吸烟可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参考答案: D 略 10. "辛烷值"用来表示汽油的质量,汽油中异辛烷的爆震程度最小,将其辛烷值标定为100右图(图3—1—1)是异辛烷的球棍模型,则异辛烷的系统 命名为   A.1,1,3,3-四甲基丁烷     B.2,2,4-三甲基-戊烷   C.2,4,4-三甲基戊烷      D.2,2,4-三甲基戊烷     参考答案: D 略 11. 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烷(乙炔):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除去乙烷中的乙炔气体 B.苯(苯酚):向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浓溴水,过滤,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 C.酒精(水):向含水酒精中加入生石灰,蒸馏,得到无水酒精 D.硝基苯(NO2):向溶有杂质的硝基苯加入一定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分液可除去中溶解的NO2 参考答案: CD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分析】A.乙炔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与苯互溶; C.生石灰和水能反应; D.氢氧化钠与NO2反应生成的硝酸钠和亚硝酸钠,溶于水,硝基苯不溶于水. 【解答】解:A.乙炔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的杂质,应用溴水除杂,故A错误; B.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与苯互溶,不能将杂质除去,且引入新的杂质,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液,故B错误; C.生石灰和水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生石灰能吸收蒸馏出的水分,从而制得无水酒精,故C正确; D.氢氧化钠与NO2反应生成的硝酸钠和亚硝酸钠,溶于水,硝基苯不溶于水,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故D正确. 故选CD. 12. 关于相同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及其相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室温时,由水电离出的:盐酸小于醋酸溶液        B. 用等浓度的溶液中和两种溶液时:所需体积相同        C. 均加水冲稀10倍后:盐酸的大于醋酸溶液的        D. 均加入足量镁粉,反应完全后产生的物质的量:盐酸大于醋酸溶液 参考答案: C 略 13. 居民所用石油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在使用过程中,常有一些杂质以液态沉积于钢瓶中,这些杂质是(    ) A.甲烷和丙烷   B.乙烷和甲醇       C.乙烷和丁烷    D.戊烷和己烷 参考答案: D 略 14. 短周期元素甲和乙,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乙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 – b – 1),L层电子数为(a + b)。则甲、乙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A.与氯气反应                B.与水反应 C.与硫酸反应                D.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参考答案: CD 略 15. 下列物质性质和应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84消毒液具有碱性,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 B.氢氟酸具有酸性,可用于玻璃的腐蚀剂 C.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可作航空和潜水的供氧剂 D.活性铁粉具有还原性,在食品袋中可用作除氧剂 参考答案: D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分析】A.84消毒液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与其强氧化性有关; B.二氧化硅与HF反应的性质与酸性无关; C.过氧化钠可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D.活性铁粉易与氧气反应. 【解答】解:A.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与碱性无关,故A错误; B.二氧化硅与HF反应的性质与酸性无关,HF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没有生成盐,HF不表现酸性,故B错误; C.过氧化钠可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用作供氧剂与漂白性无关,故C错误; D.活性铁粉易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可防止食品变质,故D正确. 故选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ks5u 丙   ⑴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         反应。 ⑵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 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                         。 ⑶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燥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        、       、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⑷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             。 要除去该物质,可现在混合液中加入             (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      (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乙醛。 ⑸图中丙处导管应倾斜的原因是                                              。 ⑹本实验中若不鼓入空气,其他操作不变,乙处试管内也得到了乙醛,则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⑴2Cu+O22CuO  CH3CH2OH+CuOCH3CHO+Cu+H2O    放热 ⑵加热  冷却   ⑶乙醛  乙醇  水  氮气   ⑷乙酸  c   蒸馏 ⑸使冷凝的乙醇蒸汽易于回流 ⑹CH3CH2OHCH3CHO+H2 ks5u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6分) 已知某燃料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为了测定该燃料的组成:将该燃料放入足量氧气中燃烧,并使产生的CO2和H2O蒸气及剩余的O2全部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得到如下表所列的实验数据(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被吸收)。   实验前 实验后 甲的质量 / g 101.1 103.8 乙的质量 / g 82.0 86.4    根据实验数据填空: (1)该燃料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    g,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该燃料分子中碳、氢原子的数目比为      。 (3)已知该燃料分子的式量为46,且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则其分子式为          ,结构简式为          。 参考答案: (6分) (1)2.7  4.4 (各2分) (2)1:3  (2分) (3)C2H6O  CH3CH2OH(或C2H5OH)(各1分)。 略 18. 碘缺乏症遍及全球,多发生于山区,南美的安第斯山区、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和亚洲的喜玛拉雅山区是高发病地区。我国云南、河南等十余个省的山区的发病率也较高。为控制该病的发生,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加碘食盐。我国政府以国家标准的方式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