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文新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文新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甲醇燃料电池(DMFC)可用于笔记本电脑、汽车等,它一极通入甲醇;电解质是质子交换膜,它能传导氢离子。电池工作时,甲醇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氧气在电极上的反应是:O2+4H++4e-=2H2O。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电池的总反应是:2CH3OH+3O2=2CO2+4H2O   B. 负极的反应为:CH3OH+H2O-6e-=CO2↑+6H+ C.正极的反应为:O2+4H++4e—=2H2O D.电池工作时,H+由正极移向负极 参考答案: D 略 2. 下列反应肯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参考答案: D 解:A.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由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复分解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 故选:D. 3. 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溶液:、H+、、 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4、、                                      C.FeCl2溶液:K+、Na+、、 D.=0.1 mol/L的溶液:Na+、K+、、     参考答案: D  解析:A项中H+与HSO3—不能大量共存;B项隐含条件是酸性溶液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I—,C项中Fe2+和AlO2—可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 D项为碱性条件,可大量存在。 4. 在某100mL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向其中加入1.92克铜粉微热,待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Cu2+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15mol/L  B.0.3mol/L    C.0.225mol/L         D.无法计算 参考答案: B 略 5.  下列各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由水电离出的c (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Br- B.  c(H+)/c(OH—)=1012的溶液中:Fe2+、Al3+、NO3-、Cl- C. 含大量Al3+的溶液中:K+、Na+、SO42—、ClO— D.  无色溶液中:K+、Na+、MnO4-、SO42- 参考答案: A 略 6. (2009·上海卷)有机物的种类繁多,但其命名是有规则的。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  1,4-二甲基丁烷 B. 3-甲基丁烯 C. 2-甲基丁烷 D.CH2Cl—CH2Cl 二氯乙烷 参考答案: C A项名称应为正己烷。B项没有指明双键的位置。D项应注明氯原子的位置。 7. 实验室常用浓H2SO4与硝酸钠反应制HNO3,其方程式为: NaNO3+H2SO4NaHSO4+HNO3↑,制取HNO3时,下图所列装置中最适合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B 略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常温下SiO2(s)+2C(s)=Si(s)+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常温下,NH4Cl溶液加水稀释,不变 C.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证明Na2SiO3发生了水解 D.如图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在常温下SiO2(s)+2C(s)=Si(s)+2CO(g)反应的?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则△G=△H-T△S>0,则该反应的?H>0,才可能使△G=△H-T△S>0成立,故A正确;B.常温下,NH4Cl溶液加水稀释,水解程度增大,但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因此 不变,故B正确;C.硅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故C正确;D.乙酸是弱电解质,通入氨气后生成乙酸铵,乙酸铵属于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增强,故D错误;故选D。 9.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参考答案: B 略 10. NA表示阿伏加德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 HCl气体中含有0.1NA个HCl分子 B.室温下,1molCH4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C.将0.1mol FeCl3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含有0.1NA个Fe3+ D.25℃时,1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0.2NA个OH- 参考答案: B 略 11. 向含MgCl2和CuCl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NaOH溶液,沉淀的质量(m)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V2=3V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MgCl2和CuCl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B.该实验不能证明Cu(OH)2的Ksp比Mg(OH)2的Ksp小 C.水的电离程度:A>B>C D.若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CuCl2溶液,一定会有Cu(OH)2生成 参考答案: C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Al与NaOH溶液反应: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B.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2Fe2++2Br-+Cl2=2Fe3++Br2+2Cl- C.稀硝酸除银镜:Ag+2H++NO3- =Ag++NO2↑+H2O D.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SO2:2OH-+SO2=SO32-+H2O 参考答案: A 13. 绿原酸是一种有降压作用的药物,可由咖啡酸(一种芳香酸)与奎尼酸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奎尼酸分子式为C7H12O6 B.绿原酸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和缩聚反应 C.1mol奎尼酸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5molNaOH D.咖啡酸和奎尼酸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参考答案: AB 略 14.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00mL0.1moI/L的CH3COOH溶液中,H+的数目为0.01NA B. 9NA个氢氧根离子和10NA个羟基所含电子数相等 C. 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4NA D. 标准状况下,22.4L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总数是2.5NA 参考答案: B 【详解】A. 乙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则l00mL0.1moI/L的CH3COOH溶液中,H+的数目小于0.01NA,A错误; B. 9NA个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是9mol×10=90mol,10NA个羟基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0mol×9=90mol,电子数相等,B正确; C. 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二氯甲烷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C错误; D. 标准状况下,22.4L O2和O3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氧原子总数介于2NA与3NA之间,D错误。 答案选B。 15. 弱酸酸式盐的酸根离子电离和水解并存,已知HSO—3电离大子水解。以NaHXO3表示NaHCO3和NaHSO3。对于NaHCO3和NaHSO3溶液,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C(Na+)+C(H+)==C(OH—)+C(HXO3—)+2C(XO32—)     B.C(Na+)=C(HXO3—)+C(H2XO3)+C(XO32—)     C.C(Na+)>C(HXO3—)>C(H+)>C(OH—)     D.C(OH—)==C(H+)+C(H2XO3)—C(XO32—) 参考答案: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4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锌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产物,进行如下实验: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在A中加入5 mL 98%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锌粒,微热试管A,观察到C、D、E中均有气泡产生;随后气泡量减少,品红溶液褪色,D中先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反应较长时间后,C、D、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 试回答: (1)写出A中从反应开始到停止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甲、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C中,并进行正确连接,a接____、____接b,c接____、____接d;D、E两支试管中CCl4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①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较长时间后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浑浊消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Zn+2H2SO4(浓)===ZnSO4+SO2↑+2H2O Zn+H2SO4(稀)===ZnSO4+H2↑ (2)3或4 4或3 2 1    防倒吸 (3)C中品红溶液褪色 浓H2SO4变成稀H2SO4后,与Zn反应放出H2 (4)SO2+H2O+CaSO3===Ca2++2HSO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某一离子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产物共以下六种:MnO4-、H+、O2、H2O、H2O2、Mn2+,已知该反应中的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 (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还原产物是________。 (2)KMnO4溶液随着酸性的增强氧化性不断增强,应选择_______(选填“稀硫酸”或“浓盐酸”)进行KMnO4溶液的酸化。 (3)假如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H2O2,Mn2+  (2)稀硫酸  (3)3.36L 【Ks5u解析】(1)该反应中的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失电子做还原剂,MnO4-的Mn元素由+7价降低到+2价,化合价降低,在反应中被还原生成Mn2+,Mn2+是还原产物;(2)盐酸也会被MnO4-氧化,KMnO4溶液随着酸性的增强氧化性不断增强,应选择稀硫酸进行KMnO4溶液的酸化;(3)该反应过程中,高锰酸根的氧化性和双氧水的还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