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龙通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南省娄底市龙通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将2mol NaHCO3和一定量的Na2O2固体混合,在加热条件下其充分反应后的固体,经测定Na2O2无剩余,则最后的固体的物质的量为() A.1~4mol                 B.1~2mol                 C.2~4mol          D.大于4mol 参考答案: 答案:A 2. 25C0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NaCl ②NaOH③ H2SO4 ④(NH4)2SO4,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④>③>②>① B.②>③>①>④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参考答案: 答案:C 3. 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熔沸点自上而下逐渐升高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C.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D.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其沸点就越高 参考答案: B A中第一主族元素熔沸点自下而上是降低的,所以A错误。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可能质子数不相同 ,化学性质也不一定相同,所以B正确。C中卤族元素中HClO是弱酸,不符合题意,所以C错误。D中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与非金属性有关,属于化学性质,而沸点属于物理性质,二者并没有关系,所以D错误 4. X、Y、Z、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的3倍,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X       Y Z   A.Y和Z的简单阴离子都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B.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 >Z > X > W C.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在同周期中最强 D.X与W形成的化合物W3X中只含离子键 参考答案: A 元素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则W为Na元素,根据Y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价绝对值的3倍,则Y为S元素;再根据元素周期表知,X为N元素,Z为Cl元素,S2-可水解,Cl-不水解,A项错误;离子半径S2->Cl->N3->Na+,B项正确;根据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性知,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在同周期中最强,C项正确;N元素与N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a3N中只含有离子键,D项正确,答案为A。 5.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画线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 A.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 B.标准状况下,将1 g铝片投入20 mL 18 mol?L﹣1硫酸中 C.向100 mL 4 mol?L﹣1硝酸中加入5.6 g 铁 D.在5×107 Pa、500℃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参考答案: C 考点:铝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硝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随反应进行浓盐酸变成稀盐酸,二氧化锰与稀盐酸不反应; B.18.4mol/L的硫酸为浓硫酸,常温下遇到铁、铝金属发生的钝化,不再继续反应; C.向100mL4mol/L的硝酸中加入5.6g铁根据反应的量,铁全部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 D.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反应限度,所以不能完全反应. 解答:解:A.MnO2+4HCl(浓)MnCl2+Cl2↑+2H2O,二氧化锰与越浓盐酸反应,随反应进行,浓盐酸变成稀盐酸,二氧化锰与稀盐酸不反应,盐酸不能完全反应,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铝片遇浓硫酸发生钝化,阻止反应进行,铝片不能完全反应,故B错误; C.根据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0.4mol硝酸氧化0.1mol铁为0.1mol三价铁离子,铁无剩余,故C正确; D.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N2+3H2?2NH3,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反应限度,所以氢气不能完全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注意物质浓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可逆反应特点,变价金属铁与硝酸反应量不同产物不同为该题的难点,题目难度中等 6.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 A.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H2O2分解的氧化剂 B.浓硝酸在常温下能使铝钝化,可用铝槽车运输浓硝酸 C.K2FeO4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SO2具有漂白性,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参考答案: B 7. 已知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和Z可以组成一种Y和Z的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 B.X和Y可以组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3∶1和2∶1的两种化合物 C.X、Y、Z可以组成一种盐,其中X、Y、Z元素原子个数比为4∶2∶3 D.由X、Y、Z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组成的具有10电子的微粒只有2种 参考答案: D 略 8.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含分子数和质量均不相同             B、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电子数 C、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原子和分子 参考答案: D 9. 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器,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LiNH2+Li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Li2NH中N的化合价是-1                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Li+和H+的离子半径相等                  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 参考答案: 略 10. 铅蓄电池是目前常见的二次电池,其放电时总反应为Pb + PbO2 + 2H2SO4 =2PbSO4 + 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电时,Pb作为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 放电时,内电路中的H+ 向Pb电极移动 C. 充电时,外接电源的负极需要与Pb电极相连 D. 充电时,阳极区附近溶液酸性减弱 参考答案: C 【分析】 由总方程式可知,为原电池时,Pb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Pb+SO42--2e-=PbSO4,PbO2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PbO2+4H++SO42-+2e-=2H2O+PbSO4,在充电时,阴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2e-=Pb+SO42-,阳极反应为PbSO4-2e-+2H2O=PbO2+SO42-+4H+,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放电时,该原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铅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放电时,蓄电池内电路中H+向正极(即PbO2极)移动,故B错误; C、充电时,外接电源的负极与Pb阴极相连,阴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2e-=Pb+SO42-,故C正确; D、阳极反应为PbSO4-2e-+2H2O=PbO2+SO42-+4H+,由电解方程式可知阳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减小,酸性增强,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 11. 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B.ClO2是氧化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1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 mol电子转移 参考答案: C 略 12. 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v    B.水的离子积常数Kw C.化学平衡常数K    D.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i 参考答案: C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 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分析: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水和弱酸的电离为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促进电离,而化学反应可能为吸热反应也可能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K不一定增大,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则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选; B.水的电离吸热,升高温度促进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Kw增大,故B不选; C.若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减小,故C选; D.弱酸的电离吸热,升高温度促进电离,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i增大,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温度对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化学反应可能吸热或放热,题目难度不大. 13.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H3+(甲基碳正离子)含有的电子数目为9NA B.7.2g C5H12含有的C-C键的数目为0.5 NA C.14 g N2和CO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 NA D.标准状况下2.24L甲苯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7 NA 参考答案: C 14. 有机物蒽的结构简式为,它的二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 A.13 B.14 C.15 D.16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当一个溴原子取代蒽左边苯环左侧的一个氢原子时,另一个溴原子有9种不同的取代位置;当一个溴原子取代蒽左边苯环上侧的一个氢原子时,另一个溴原子有5种与前面9种均不重复的取代位置;当一个溴原子取代蒽中间苯环的一个氢原子时,另一个溴原子只有1种前面14种均不重复的取代位置;综合以上三类情况,蒽的二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15种,故C符合题意。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按系统命名法, 的名称为4,7-二甲基-3-乙基壬烷 B.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肌醇 与葡萄糖的元素组成相同,化学式均为C6H12O6,满足Cm(H2O)n,因此,均属于糖类化合物 D.1.0 mol的 最多能与含5.0 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阅读下列两段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6年全国理综Ⅰ第9题: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B.3∶2∶1     C.6∶3∶1                D.6∶3∶2   材料二:己知下列表中有关物质的熔、沸点如下: 物质 K2O MgO Al2O3 KCl MgCl2 AlCl3 熔点(℃) 881 2852 2050 711 714 190(259kPa) 沸点(℃) — 3600 2980 1437 1412 181 (1) 有人认为材料一中的题干与选项有矛盾。若选项正确,则结合材料二可推知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三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是不符合题意的,这种物质是         ,其理由是                                             。 (2) 有人认为材料一中的题干正确,只要把一个正确的选项补加进去就是一道好题,你认为选项改加:“(Ⅰ) 0∶0∶0”和“(11) 6∶3∶0”哪个好?          (填写编号)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