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北辛六乡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廊坊市北辛六乡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表明可用蒸馏法分离X、Y    B.图2表示向Ba(OH)2、KAlO2混合溶液中通入CO2 C.图3表示表示向盐酸和醋酸混合溶液中滴入氨水 D.图4表示曲线b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 2NH3(g)  ΔH=-92 kJ/mol 参考答案: D 略 2. X、Y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比为1∶4∶1,它比Y原子多3个电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离子半径小于Y离子半径 B.X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不止生成一种化合物 C.Y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同族元素的高 D.X、Y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 参考答案: D 略 3.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 D 略 4. 某固体燃料电池以固体氧化铝——氧化钇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该电池 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在电池内部氧离子(O2-)向负极移动     B.b极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C3H8+10O2-—20e-===3CO2+4H2O     C.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   D.用该电池做点解CuSO4溶液时,每消耗1molC3H8时理论上能得到Cu的最大量为5mol 参考答案: D 5. 1 L某混合溶液中,溶质X、Y浓度都为0.1mol·L—1,向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某溶液Z,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则X、Y、Z分别是(  ) A.偏铝酸钠、氢氧化钡、硫酸               B.氯化铝、氯化镁、氢氧化钠 C.氯化铝、氯化铁、氢氧化钠              D.偏铝酸钠、氯化钡、硫酸   参考答案: A 略 6. 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pH=0的溶液中:,,,    B.水电离出的C(H+)=1×10-1 mol·L—1的溶液中:,,,   C.使pH试纸显深蓝色的溶液中:,,,   D.在溶液中:,,, 参考答案: A 略 7.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可生成Al(OH)3 B.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可生成CO2 C. 向热的蔗糖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可生成银镜 D. 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NH3至饱和,再通入CO2,可生成NaHCO3 参考答案: D 【详解】A. 向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发生的反应为: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不会生成氢氧化铝,A项错误; B. 因酸性比较:H2CO3>苯酚>HCO3-,则向苯酚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不会生成CO2,只会生成苯酚钠与碳酸氢钠,B项错误; C. 蔗糖不是还原性糖,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C项错误; D. 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NH3至饱和,再通入CO2,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溶解度小,会先以晶体形式析出,发生的反应是:NaCl+NH3+H2O+CO2=NH4Cl+NaHCO3↓,D项正确; 答案选D。   8. 下列晶体模型对应的物质熔化时破坏共价键的是(   ) 参考答案: A 9.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盐酸清洗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的白色固体: B.用酸性KMnO4溶液判断FeCl2是否完全变质:   C.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D.在Mg(0H)2悬浊液中滴几滴饱和FeCl3溶液证明Fe(0H)3溶解度小于Mg(OH)2:   参考答案: D 10.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2ClO- + CO2 + H2O=2HClO + CO32- B.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CaCO3+2H+=Ca2++CO2↑+H2O C.在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水:2HCO3-+2OH-+Ca2+=CaCO3↓+ CO32-+2H2O D.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NH4++OH-=NH3·H2O 参考答案: C 略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1)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OH)2 + 2H+ = Fe2+ + 2H2O (2)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  Ba2++2OH-+2H++SO42-= BaSO4↓+2H2O (3)向Ba(OH)2溶液中滴加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Ba2++2OH-+NH4++H++SO42-=BaSO4↓+NH3·H2O+ H2O (4)过量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3C12 +2Fe2++4Br一=6C1一+2Fe3++2Br2 (5)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2H218O+2O22-=4OH-+18O2 (6)NH4HCO3溶液中加足量NaAlO2溶液:NH4++AlO2-+2H2O= NH3·H2O+ Al(OH)3↓ (7)0.1mol/L CuCl2溶液中加入0.1mol/L NaHS溶液:Cu2++2HS-+2H2O=Cu(OH)2↓+2H2S (8)等物质的量的KHCO3和Ba(OH)2的溶液混合:HCO3-+Ba2++OH- = BaCO3↓+H2O (9)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Al3+刚好沉淀完全: Al3+ +SO42—+Ba2+ +3OH—==BaSO4↓+Al(OH)3↓ (10)NaHCO3溶液水解:HCO3-+ H2O  CO32-+ H3O+ (11)硫化钠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S2-+2H2O  H2S↑+2OH- (12)在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Ca(OH)2溶液:     Mg2++HCO3-+Ca2++2OH–== MgCO3↓+CaCO3↓+2H2O (13)用石墨作电极电解AlCl3溶液:2Cl-+2H2O  Cl2↑+H2↑+2OH-     (14)向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CO32-+CO2+H2O=2HCO3- 参考答案: (2)(3)(4)(8) 12. 参考答案: A 13. 将一小块铝片加入某盐酸溶液中,铝片完全溶解,在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NaOH溶液.生成Al(OH)3的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酸与铝片反应后,盐酸还有剩余 B.图中B点之前发生的离子反应为Al3++3OH﹣═Al(OH)3↓ C.A→B段消耗的NaOH体积与B→C段消耗的NaOH体积比≥3:1 D.溶解铝片的盐酸浓度与滴加的NaOH溶液浓度相等 参考答案: A 【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从图象可知,刚滴入NaOH溶液时,不生成沉淀,说明盐酸与铝片反应后仍有剩余,A→B段生成氢氧化铝,B→C段溶解氢氧化铝,据此判断. 【解答】解:A、从图象可知,刚滴入NaOH溶液时,不生成沉淀,说明盐酸与铝片反应后仍有剩余,故A正确; B、B点之前,在O→A段,还发生了H++OH﹣=H2O的反应,故B错误; C、A→B段生成氢氧化铝,B→C段溶解氢氧化铝,所以消耗的NaOH体积与B→C段消耗的NaOH体积比一定等于3:1,故C错误; D、根据题目提供条件,无法判断盐酸与NaOH溶液浓度的关系,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以图象题的形式考查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分析图象各阶段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根据各阶段的化学反应判断.   14. 下列物质中能溶于水的是(    ) 参考答案: A 略 15. 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图装置证明ρ(煤油)<ρ(钠)<ρ(水)                  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用丙图装置制取金属锰                                         D.用丁图装置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9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并制取纯净的溴苯,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I:制取溴苯(装置如图所示) (1)向烧瓶中滴人溴的苯溶液片刻后,在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锥形瓶中有淡黄色浑浊生成,A同学提出不能由此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原因是                                               。 (3)A同学从下列装置中选取适宜装置进行改进,请帮A同学在下面实验流程图的方框中填入序号。 ①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②装有CC14的洗气瓶 ③装有KI溶液的洗气瓶        ④装有湿润淀粉KI试纸的集气瓶 (4)该实验还可用           代替AgNO3溶液检验取代反应的产物之一溴化氢。 Ⅱ:提纯溴苯 (5)反应后所得混合液,经以下几步操作可得纯净的溴苯。简要写出各操作目的(不一定填满)。 操作l目的:                             。操作2目的:                               。 操作3目的:                             。操作4目的:                                。 参考答案: (12分) (1)ABC(1分) 会加大副反应进行(2分)  (2)Ⅱ可以防止挥发性尾气进入空气污染环境(2分) B(1分)   (3)①③④⑥(2分)   (4)从任意一层取少量溶液加水,如混溶液则该层为水层;不混溶则为有机层(其他合理答案给分)  (2分)(5)测定产品的沸点(其他合理答案给分) (2分)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PETG是一种新型材料,可回收利用,对环境不构成任何威胁,其结构简式如下: 已知:RCOOR1+R2OH﹣→RCOOR2+R1OH(R、R1、R2表示烃基).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合成路线可合成PET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各步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填写编号). (2)写出结构简式:B  、I     . (3)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④        、反应⑤       . (4)合成时应控制的单体的物质的量n(D):n(F):n(H)=         (用m、n表示).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H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并有气体放出;③能发生水解反应.                  . 参考答案: (1)②③⑦; (2);; (3);; (4)m:n:(m+n); (5).   【考点】有机物的推断.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由PETG的结构简式可知对应的单体有HOCH2CH2OH、、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