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培英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培英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根据下列事实,判断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为①A + B2+ = A2+ + B  ②D + 2H2O = D(OH)2+H2↑  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 + 2e-= E,B - 2e- = B2+   (    )     A.E2+>B2+>A2+>D2+                        B.D2+>A2+>B2+>E2+     C.D2+>E2+> B2+> A2+                       D.A2+>B2+>D2+>E2+ 参考答案: A 略 2. 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 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 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A.有些油脂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错误;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分别是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B错误;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不同,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D错误,答案选C。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该反应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C.放热反应比吸热反应容易发生   D.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参考答案: D 略 4. 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d,离子的还原性Y2﹣>Z﹣ B.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C.原子半径X<W,第一电离能X<W D.电负性Z>Y>W>X 参考答案: D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分析】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a﹣3=b﹣1=c+2=d+1,Y、Z为非金属,应处于第二周期,故Y为O元素,Z为F元素,W、X为金属应处于第三周期,W为Al元素,X为Na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 【解答】解: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a﹣3=b﹣1=c+2=d+1,Y、Z为非金属,应处于第二周期,故Y为O元素,Z为F元素,W、X为金属应处于第三周期,W为Al元素,X为Na元素, A.由以上分析可知c=8,b=11,则质子数c<b,非金属性F>O,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离子还原性O2﹣>F﹣,故A错误; B.非金属性F>O,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性,氢化物稳定性为HF>H2O,故B错误; C.W为Al元素,X为Na元素,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故原子半径Na>Al,第一电离能Al<Na,故C错误; D.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故电负性:Z(F)>Y(O)>W(Al)>X(Na),故D正确. 故选D. 5. 对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g)+O2(g)2SO3(g),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使用催化剂        D.增大反应物浓度 参考答案: AC 略 6.  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B.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     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D.浓硝酸比稀硝酸更能氧化金属铜 参考答案: B 略 7. 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是(     ) A.HCl        B.FeCl2         C.NaCl         D.Na2O2   参考答案: B 略 8. 对于2NaBr + Cl2 == 2NaCl + Br2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既是置换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B.Cl2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C.若有1.6gBr2生成,反应过程中转移了0.02NA个电子 D.钠元素在反应中价态不变,所以NaBr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参考答案: D 9. 下列实验的操作或所用的试剂有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乙烯气体时,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入液面以下 B.可用酒精洗涤沾有苯酚的试管 C.证明分子CH2=CH﹣CHO既含有醛基又含有C=C,可先向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的溴水 D.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硝酸银溶液逐滴滴入氨水中 E.苯中混有苯酚,加浓溴水,然后分液 F.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参考答案: DEF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乙烯的实验室制法;苯的性质;苯酚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实验室制备乙烯,应加热到170℃; B.苯酚易溶于酒精; C.证明分子CH2=CH﹣CHO既含有醛基又含有C=C,应先用弱氧化性氧化醛基,在用溴水检验碳碳双键; D.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将氨水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 E.三溴苯酚溶于苯中; F.氨水和银不反应. 解答:解:A.实验室制备乙烯,应加热到170℃,则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入液面以下,故A正确; B.苯酚易溶于酒精,可用酒精洗涤,故B正确; C.证明分子CH2=CH﹣CHO既含有醛基又含有C=C,应先用弱氧化性氧化醛基,在用溴水检验碳碳双键,否则醛基和碳碳双键都发生反应,故C正确; D.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将氨水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且当沉淀恰好溶解时,停止滴加氨水,故D错误; E.苯酚和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溶于苯中,应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杂,故E错误; F.氨水和银不反应,应用硝酸洗涤,故F错误. 故选DEF.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以及检验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10. 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当?H为负数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已知C(s)+O2(g)=CO(g) △H =-110.5kJ/mol,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kJ C、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参考答案: D 略 11. 如图所示,a,b,c,d均为石墨电极,通电进行电解,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池中d的电极反应为 B.a,c两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C.甲、乙两池中溶液pH均保持不变 D.乙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参考答案: D 略 12. 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有反应:mA(g)+nB(g)pC(g)+qD(g), 经过5分钟达到平衡,此时,各物质的变化为:A减少了a mol·L-1, B的平均反应速率vB=a/15 mol·(L·min)-1,C增加了2a/3 mol·L-1,这时,若增加系统压强,发现A与C的百分含量不变,则m∶n∶p∶q为(   ) A.3∶1∶2∶2       B.1∶3∶2∶2       C.1∶3∶2∶1        D.1∶1∶1∶1 参考答案: A 略 13. 有PH分别为8、9、10的三种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溶液NaX、NaY、NaZ,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三种酸HX、HY、HZ中以HX酸性相对最强    B.HX、HY、HZ三者均为弱酸    C.在X-、Y-、Z-三者中,以Z-最易发生水解    D.中和1molHY酸,需要的NaOH稍小于1mol   参考答案: D 14. 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生成2个分子AB吸收(a-b) kJ热量 B.该反应热ΔH=+(a-b)kJ·mol-1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 参考答案: B 略 15.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X2为0.2mol/L B.Y2为0.4mol/L C.Z为0.3mol/L、X2为0.15mol/L D.Z为0.3mol/L、Y2为0.25mol/L 参考答案: D 考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分析:可逆反应的特点: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多长时间,反应物不可能100%地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全部转到一边,求算各物质浓度的取值范围,依此得出正确结论. 解答:解:Z全部转化时,X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2 mol?L﹣1,Y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0.4mol?L﹣1,故c(X2)的取值范围为:0<c(X2)<0.2 mol?L﹣1;当X2全部转化时,Z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0.1×2=0.4mol?L﹣1,Y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0.1=0.2mol?L﹣1,故c(Y2)的取值范围为:0.2mol?L﹣1<c(Y2)<0.4 mol?L﹣1,c(Z)的取值范围为:0<c(Z)<0.4 mol?L﹣1;故 A.c(X2)的取值范围为:0<c(X2)<0.2 mol?L﹣1,所以X2为0.2mol/L不可能,故A错误; B.c(Y2)的取值范围为:0.2mol?L﹣1<c(Y2)<0.4 mol?L﹣1,Y2为0.4mol/L不可能,故B错误; C.Z为0.3mol/L、X2为0.05mol/L,故C错误; D.Z为0.3mol/L,Y2减少0.05mol/L,则Y2为0.25mol/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可逆反应的特点,难度不大.要注意对于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100%地全部转化为生成物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现将四种溶液分别盛于A、B、C、D四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① A、B混合产生蓝色沉淀;②将A、D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③将C、D混合产生黄色沉淀。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     (1)写出有关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__; C_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CuCl2   B:NaOH  C:KI  D:AgNO3 (1)Si  (2)P  (3)离子  (4) 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下到上非金属性增强,表中①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