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王庄乡中心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南省鹤壁市王庄乡中心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关于反应KClO3+6HCl(浓)=2KCl+3Cl2↑+3H2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HCl发生还原反应               B.产生3mol Cl2时转移5mol电子         C.+5价的氯转变为-1价的氯        D.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6 参考答案: B 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Cl 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明矾的化学式:KAlSO4?12H2O D.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HClO=H++ClO﹣ 参考答案: A 【分析】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B、氟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 C、在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要为0; D、HClO是弱酸,电离方程式用可逆号. 【解答】解: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7,符号为3717Cl,故A正确; B、氟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 C、在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要为0,故明矾的化学式:KAl(SO4)2?12H2O,故C错误; D、HClO是弱酸,电离方程式用可逆号,故电离方程式为HClO H++ClO﹣,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化学用语,是高考的常见题型,难度不大,应注意的是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注意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   3. 根据稳定岛假说,元素周期表的最终界限可能在175号元素左右,科学家预测114号元素位 于第七周期ⅣA族,下列有关此元素的预测中,正确的是 A.其单质的硬度较小,熔点较低           B.它具有+2,+4价 C.其氢氧化物显强碱性                   D.其离子比Cu2+离子的氧化性强 参考答案: B 4. 下列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50mL 0.5 mol?L﹣1的NaCl溶液  B.0.5 L含0.2 mol?L﹣1的MgCl2溶液 C.10mL0.4 mol?L﹣1的AlCl3溶液  D.100mL1.0 mol?L﹣1的KCl溶液 参考答案: C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溶液中c(Cl﹣)=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氯离子个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解答:解:A.50mL 0.5 mol?L﹣1的NaCl溶液中c(Cl﹣)=c(NaCl)=0.5mol/L; B.0.5 L含0.2 mol?L﹣1的MgCl2溶液中c(Cl﹣)=2c(MgCl2)=0.2mol/L×2=0.4mol/L; C.10mL0.4 mol?L﹣1的AlCl3溶液中c(Cl﹣)=3c(AlCl3)=0.4mol/L×3=1.2mol/L; D.100mL 1.0 mol?L﹣1的KCl溶液中c(Cl﹣)=c(KCl)=1mol/L;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注意根据化学式理解电解质与电解质离子浓度关系,比较基础. 5. 如图所示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 2011.3.18, 实验后的记录: ①Cu为负极,Zn为正极 ②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③向Cu极移动 ④若有0.5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mol气体 ⑤电子的流向是:Cu―→Zn ⑥正极反应式:Cu+2e-===Cu2+,发生氧化反应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④⑥    D.③④⑤ 参考答案: B 略 6.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参考答案: A 略 7. 右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A、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B.A的氢化物比C的氢化物稳定 C.A能形成+5价化合物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A > B >C 参考答案: B 略 8. 在3NO2+H2O=2HNO3+N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为(     )。 A.2∶1          B.1∶2        C.3∶1        D.1∶3 参考答案: D 略 9. 下列各对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17O和18O               B.金刚石与石墨                                                              参考答案: D 略 10.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K2CO3溶液与盐酸               B.稀硫酸与BaCl2溶液 C.KNO3溶液与NaOH溶液             D.NaOH溶液与硝酸溶液 参考答案: C 略 11. 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几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B.化学是在被运用于破坏环境而没有治理环境   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   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参考答案: B 略 12. 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无论谁过量,都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Ba(OH)2与NaHSO4    B. Ba(OH)2与H2SO4 C. 石灰水和二氧化碳    D. Ca(HCO3)2与NaOH 参考答案: B A. Ba(OH)2与NaHSO4,当NaHSO4少量时,发生:Ba2++OH—+H++SO42—=BaSO4 ↓+H2O;当NaHSO4过量时,发生:Ba2++2OH—+2H++SO42—=BaSO4 ↓+2H2O,所以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A错误; B. Ba(OH)2与H2SO4,发生:Ba2++2OH—+2H++SO42—=BaSO4 ↓+2H2O,则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B正确; C.向石灰水通少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水,通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钙,所以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C错误; D. Ca(HCO3)2与NaOH,NaOH少量时,发生反应:HCO3—+Ca2+ +OH—═CaCO3↓+H2O,NaOH过量时发生反应:2HCO3—+Ca2+2OH—═CaCO3↓+2H2O+ CO32—,所以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D错误;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接触室里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便于SO3吸收完全 B. 工业制玻璃和炼铁过程中都要加入石灰石,目的是除去杂质二氧化硅 C. 工业制备和提纯硅的三步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 氯碱工业得到的产品可以用来制盐酸 参考答案: B A. 在接触室里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便于SO3吸收完全,A正确;B. 工业制玻璃过程中要加入石灰石,目的是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钙,不是为了除去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制备玻璃的原料之一,B错误;C. 工业制备和提纯硅的三步化学反应分别是SiO2+2CSi+2CO↑、Si+2Cl2SiCl4↑、SiCl4+2H2Si+4HCl,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 氯碱工业得到的产品有氢气和氯气,可以用来制盐酸,D正确,答案选B。 14.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关系不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大小相同的K和Na放入等体积的水中,钾比钠反应剧烈 钾元素的金属性比钠元素强   B 将Ba(OH)2·8H2O和NH4Cl晶体在小烧杯中混合搅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变凉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石蜡油加强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 石蜡油的分解产物都是烯烃   D 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FeCl3溶液,产生气泡的速率比不加FeCl3溶液的快 FeCl3可以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起了催化作用   参考答案: C A.K、Na分别与水反应,钾比钠反应剧烈,可知金属性K的强,故A正确;B.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变凉,温度降低,可知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C.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石蜡油加强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证明石蜡油的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不能证明石蜡油的分解产物都是烯烃,故C错误;D.加入少量FeCl3溶液,加快反应速率,则产生气泡的速率比不加FeCl3溶液的快,可知FeCl3在H2O2分解中起了催化作用,故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的性质、反应中能量变化、影响反应速率因素等知识,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D,双氧水的分解可以选用不同的催化剂。 15. 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 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B. 557 kJ         C. 436 kJ         D. 188 kJ 参考答案: C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7分)实验室欲用固体NaCl配制500 mL2 .0mol/L的NaCl溶液,试回答: (1)实验室现在提供了如下仪器,其中不用的仪器是(用字母表示)___  _____,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           (2)配制时应称取NaCl________ g。 (3)配制过程有如下操作,溶解并转移溶液后的下一步操作是(用字母表示,下同)       ,定容后的下一步操作是       。 A.冷却       B.称量       C.计算       D.定容       E.溶解        F.倒转摇匀   G.转移溶液       H.洗涤烧杯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4)①若先用蒸馏水润洗容量瓶,再转移溶液,则实验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下同)______      ; ②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实验结果将_______  _。 参考答案:    (1)C   玻璃棒…………………………………………(每空1分,共2分) (2)58.5……………………………………………………………………………………(1分) (3) H ; F…………………………………………………………………(每空1分,共2分) (4)①不受影响  ②偏大…………………………………………………(每空1分,共2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①煤的干馏是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②乙烯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