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西校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西校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优质食用油不应有的特征是                                          A.无悬浮物      B.没有沉淀物        C.清晰透明            D.油色发暗 参考答案: D 2. 在实验室中,常用 KMnO4代替 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MnCl2+5Cl2↑+2KCl+8H2O,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中 KMnO4被氧化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5 C.每生成 1 mol Cl2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 2 mol D.每消耗 16 molHCl 时,其中作氧化剂的 HCl 是 10 mol 参考答案: C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2KMnO4+16HCl(浓)=2MnCl2+5Cl2↑+2KCl+8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KMnO4被还原,故A错误; B.氧化产物为Cl2,还原产物为MnCl2,由反应可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故B错误; C.每生成1 mol Cl2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1mol×2×[0﹣(﹣1)]=2 mol,故C正确; D.每消耗16 mol HCl时,由反应可知,只有10molCl失去电子,则其中做还原剂的HCl是10 mol,故D错误; 故选C. 3. 2016年的G20峰会,五彩缤纷的焰火让联欢晚会更加辉煌壮观,这些五彩缤纷的焰火与某些元素的焰色反应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与Na2SO4的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B.焰色反应实验中常用稀盐酸洗涤金属丝 C.可以用焰色反应来区别NaCl和KCl  D.观察K2CO3的焰色应透过红色的玻璃 参考答案: D A.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相同的金属元素焰色反应相同,所以钠和Na2SO4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故A正确; B.盐酸可以溶解氧化物等杂质 且易挥发不会残留痕迹,故B正确; C.因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而钾的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所以可以用焰色反应来区别NaCl和KCl,故C正确; D.蓝色钴玻璃能滤去黄光的干扰,红色钴玻璃没有此功能,故D错误; 故选D。 4.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吸取液体 B.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 C.铁在氧气中燃烧 D.检查装置气密性 参考答案: B 略 5. 脂类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它的作用是 ①构成细胞膜的一种成分    ②促进糖类代谢    ③备用能源物质    ④参与一切生命活动    ⑤提供能量    ⑥促进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⑤⑥          D.①④⑤ 参考答案: B 6. 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 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ZQ 参考答案: B 7. 某粒子用符号AZM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为(A-n)                 B、所含中子数为(A-Z) C.所含电子数为(Z+n)                 D、中子数—电子数=A-2Z+n 参考答案: BD 8. 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FeSO4 (CuSO4):加足量铁粉后,过滤  B.CO (CO2):用NaOH溶液洗气后干燥 C.MnO2 (KCl):加水溶解后,过滤、洗涤、烘干  D.CO2 (HCl):用NaOH溶液洗气后干燥 参考答案: D 9.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红磷与白磷        B、正丁烷与异丁烷 C、11H与21H           D、金刚石与C60 参考答案: C 10. 为了减少酸雨,下列措施中有效的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升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太阳能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 B 11. 用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进行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干燥Cl2           B.配制100ml 0.1mol·L-1硫酸溶液  C.制取少量蒸馏水    D.检验钾元素 参考答案: C 略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单质具有相同的原子数 B.镁原子的质量就是镁的相对原子质量 C.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18 g·mol-1 D.1 mol铁原子的质量约为56 g 参考答案: D 解析: A项,气体单质分子具有的原子数有1、2、3等,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单质具有相同的分子数,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原子数,错误;B项,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 12C原子质量的的比值,所以镁原子的质量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错误;C项,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18,错误。 13. 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        )          A.Cu丝       B.熔融的MgCl2     C.NaCl溶液        D.蔗糖 参考答案: B 略 14. 对于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①Zn是负极                 ②电子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 ③Zn -2e-=Zn2+             ④Cu2+在溶液中由Cu棒向Zn棒迁移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略 15. 将两张圆形滤纸分别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是四层,把内层纸漏斗取出,在底部剪一个孔,用水湿润,再与另一纸漏斗套在一起,架在铁架台的铁圈上,下面放有盛有细沙的蒸发皿,将5 g炒干的三氧化二铁粉末和2 g铝粉混合均匀,放在纸漏斗中,引发铝热反应。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铝热反应可用于________(填写一种用途)。 参考答案: Fe2O3 + 2Al2Fe + Al2O3    焊接钢轨 氧化铁与铝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2Fe+Al2O3;可以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金属、焊接钢轨。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欲用Na2CO3固体配制950mL 0.1mol?L-1的Na2CO3溶液。请回答: (1)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 (2)配制该溶液应选用 ______ mL容量瓶。 (3)用托盘天平称取 ______ gNa2CO3固体。 (4)将称好的固体放入_______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5)将恢复至室温的液体用______引流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溶解固体的仪器2-3次,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6)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_________滴加蒸馏水至_________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摇匀。 (7)配制好的溶液 ______ (填“能”或“不能”)长期存放在容量瓶中。 (8)若实验中遇到下列情况,对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A.在烧杯中搅拌溶解溶质时,溅出少量溶液 _______。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________。 C.颠倒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重新加水至刻度线 ________。 参考答案: (1)106    106 g/mol    (2)1000    (3)10.6    (4)烧杯    (5)玻璃棒    (6)胶头滴管    液面    (7)不能    (8)偏小    偏大   偏小 解析:(1)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6,摩尔质量是106g/mol;故答案为:106;106g/mol; (2)容量瓶没有950mL的规格,配制溶液应选用大于等于该体积的容量瓶,所以配制该溶液应选用10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1000; (3)欲用Na2CO3固体配制950mL 0.1mol?L﹣1的Na2CO3溶液,需选择1000ml容量瓶,需要Na2CO3的质量m=0.1mol/L×1L×106g/mol=10.6g; 故答案为:10.6; (4)将固体放入烧杯中溶解,故答案为:烧杯; (5)引流时用玻璃棒;故答案为:玻璃棒; (6)定容时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摇匀; 故答案为:胶头滴管;液面; (7)容量瓶只能作配置容器,不能作存放容器,所以配制好的溶液不能长期存放在容量瓶中,故答案为:不能; (8)A、在烧杯中搅拌溶解溶质时,溅出少量溶液,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的浓度偏小;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小于1L,溶液浓度偏大;C、定容之后,溶液已经配制好,颠倒摇匀,部分溶液粘在刻度线以上,所以液面可能低于刻度线,此时若再加水,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 故答案为:偏小;偏大;偏小。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计算和误差分析,要将配制溶液的步骤熟记于心。易错点为:容量瓶的选择及误差分析。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________态存在,主要以        (填物质名称)的形式存在。金属钠通常保存在______里,它可以用小刀切割,新切开的金属钠断面呈        色,在空气中很快变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是____,名称是__________,其中钠显    价,氧显___价。 参考答案: 化合;氯化钠;煤油;银白;暗;钠被空气中氧气氧化;;黄色;;淡黄色;过氧化钠;+1;-1 略 18. (5分)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已知:A、B同周期,A、C处于同一主族;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试回答: (1)写出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写出有B、D组成的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    . (3)写出C的氧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参考答案: (1); (2)Na2O;Na2O2; (3)Al2O3+2OH﹣+3H2O═2[Al(OH)4]﹣.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由A、C同主族,原子半径C>A,则A、C电子数相差8,C原子核内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