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第三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第三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C2H6、H2O2、C2H5OH    B.HCl、NaCl、MgCl2   C.H2O、CO2、Na2O2      D.NaOH、NaClO、Na2O 参考答案: A 略 2. 一定温度下,水存在H2OH++OH﹣+Q(Q<0)的平衡,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盐酸,平衡逆向移动,Kw减小 B.将水加热,Kw增大,pH减小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钠,c(H+)=10﹣7mol/L,Kw不变 参考答案: B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根据水的电离方程式知,向水中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加入含有弱根离子的盐能促进水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解答:解:A.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故A错误; B.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离子积常数增大,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较小,故B正确; C.向水中加入醋酸钠固体,促进水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氢离子浓度减小,故C错误; D.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硫酸钠是强酸强碱盐,向水中加入硫酸钠固体后,不影响平衡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但不一定是10﹣7mol/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水的电,离,酸、碱和含有弱根离子的盐能影响水电离,但不影响离子积常数,为易错点. 3.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氯原子数目为3NA   B.7gCn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   C.18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A               D.1 L0.5mol/LNa2CO3 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5NA   参考答案: 答案:B 高考考点:阿夫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 易错提醒:对标准状况下CHCl3的状态不清楚错认为是气体而错选A;忽略Na2CO3 溶液中的CO32-离子的水解而错选D选项。 备考提示:对已知阿佛加德罗常数为NA,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有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近几年的各种高考试题中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这种题型所涉及的知识非常丰富,在备考复习时应多加注意,强化训练,并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4.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推断错误的是     A.氢氧化铍[Be(OH)2]的碱性比氢氧化镁弱     B.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且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参考答案: D 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将SO2通入Ca(ClO)2溶液 :Ca2++2ClO-+SO2+H2O==CaSO3↓+2HClO B.Na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HCO3--+Ca2+ +OH-==CaCO3↓+ H2O  C.用氨水吸收过量二氧化硫:NH3·H2O+SO2=NH4++HSO3-   D.Na2CO3溶液中通入CO2 :  H2O+ CO2+ CO32-== HCO3- 参考答案: C 略 6.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工段③和⑤中需要用到氯碱工业的产物        B.工段②中的MgCl2·6H2O可在空气中受热分解制无水MgCl2        C.大量的含Fe3+废水排人海洋,易引发赤潮        D.工段①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参考答案: A 略 7.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烷和乙烯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B. 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都是氨基酸 D. 含4个碳原子的烃分子中至少含有4个氢原子 参考答案: D 略 8.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向含Mg2+、Al3+、NH4+的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的量与NaOH的体积的关系图。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g2+):n(Al3+):n( NH4+)=2:1:2        B.图①中使用的NaOH的浓度为2 mol·L-1        C.图②中物质A反应生成物质C,△H>0 D.图②中曲线表示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若使用催化剂,E值会减小 参考答案: D 略 9. 阿斯巴甜(Aspartame,结构简式如图)具有清爽的甜味,甜度约 为蔗糖的200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式为:C14H18N2O5,阿斯巴甜属于蛋白质 B.阿斯巴甜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阿斯巴甜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D.阿斯巴甜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参考答案: A 略 10. 用CuSO4·5H2O配制0.1 mol/L CuSO4水溶液,下面所列的方法正确的是        A.取25 g CuSO4·5H2O溶于1 L水中        B.将CuSO4·5H2O干燥去掉结晶水,取16 g溶于水制成1 L溶液        C.将25 g CuSO4·5H2O溶于水制成1 L溶液        D.取12.5 g CuSO4·5H2O溶于500 mL水中 参考答案: C 略 1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5种 B. 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苯和甲苯              C.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个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1 D.可用银氨溶液和碘水检查淀粉溶液部分发生水解 参考答案: A 12. 以乙醇一空气、KOH溶液构成的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熔融氯化镁冶炼镁.电解过程中,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选项 电解池 燃料电池 A 阴极:Mg2++2e﹣═Mg 负极:CH3CH2OH﹣12e﹣+16OH﹣═2CO32﹣+11H20 B 阳极:还原反应 正极:氧化反应 C 每生成4mol镁 消耗46g乙醇 D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A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乙醇和O2构成的燃料电池,电解质为KOH溶液,则乙醇为负极,氧气为正极;电解焙融氯化镁冶炼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阴极上镁离子得电子生成镁单质,结合电极反应来解答. 解答: 解:A、电解池中,阴极上镁离子得电子,阴极:Mg2++2e﹣═Mg;燃料电池中负极上乙醇失电子,负极:CH3CH2OH﹣12e﹣+16OH﹣═2CO32﹣+11H20,故A正确; B、电解池中,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燃料电池中,正极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每生成4mol镁,转移电子8mol,转移8mol电子消耗mol乙醇,则乙醇的质量为g,故C错误; D、电解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涉及电解反应的判断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转移电子与反应物之间的关系的求算等,题目难度中等. 13.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四种元素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X>Y C.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可能相等 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强碱 参考答案: C 14. 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1。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 已知:Ⅰ、反应A中, 4mol HCI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 Ⅱ、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A的△H >-115.6kJ /mol B、断开1 mol H—O 键与断开 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32kJ C、H2O中H—O 键比HCl中H—Cl键弱 D、由Ⅱ中的数据判断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氧元素强 参考答案: B 略 1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l2溶于水:Cl2 +H2O       2H+ + Cl—+ ClO— B.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        3Fe2+ + 4H+ + NO3— = 3Fe3+ + 2H2O + N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C6H5O—+CO2 +H2O→C6H5OH+CO32— D.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OH-NH3·H2O 参考答案: 答案: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某课外小组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并检验该补血剂是否变质。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①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滤液变为红色,则该溶液中含有           (填离子符号),检验滤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为                                                                                 (注明试剂、现象)。 (2) 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目的是                                 。 (3) 步骤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 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包括:过滤、      、灼烧、      、称量。 (5) 若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为           g。 参考答案: (1)Fe3+   取一定量滤液,滴加少量KMnO4溶液,KMnO4溶液退色 (2)将Fe2+全部氧化为Fe3+ (3)Fe3++3OH- = Fe(OH)3↓(或Fe3++3NH3·H2O = Fe(OH)3+3NH4+) (4)洗涤       冷却 (5)0.07a  (或及其化简形式,如)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钛(fTi)被誉为21世纪金属.冶炼钛的主要原料是含Fe203的钛铁矿(FeTiO3),其生产过程如图: 已知:TiOSO4可溶于水且易水解,H2Ti03难溶于水.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的主要实验操作是冷却、结晶、   (填操作名称);步骤④在实验室中常将试剂置于     (填仪器名称)中加强热. (2)步骤③中加入热水的作用是                                           (3)步骤④中硫酸亚铁晶体(FeS04*7H20)在空气中煅烧生成铁红、水和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