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第四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第四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E,B与F同主族,E与F同周期;D的核电荷数是F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常温下单质A与E的状态不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C两种元素只能组成化学式为CA3的化合物 B.F与D形成的化合物性质很不活泼,不与任何酸反应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E>F>C>D D.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C>F>B 参考答案: C 2. 某结晶水合物化学式X·n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25℃时,Ag该结晶水合物溶于Bg水中即可达到饱和,形成密度为Dg/cm3的饱和饱和溶液VmL,下列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B.溶质X在25℃时的溶解度为克     C.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     D.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参考答案: D 略 3. 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不正确的是 A.沸点:乙烷>戊烷>2-甲基丁烷       B.熔点:Al>Na>Na和K的合金 C.密度:苯<水<1,1,2,2-四溴乙烷      D.热稳定性:HF>HCl>H2S   参考答案: A 4. 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B.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C.CO2属于大气污染物 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参考答案: D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专题:化学应用. 分析:A.正常雨水的pH为5.6,酸雨的pH小于5.6; B.根据酸雨的形成原因; C.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成分,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D.在大气层中,因CO2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 解答:解:A.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故A错误; B.酸雨的形成是由于SO2、NO2而引起的,与CO2无关,故B错误; C.CO2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C错误; 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解题时要注意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但是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正常雨水的pH为5.6,酸雨的pH小于5.6. 5. (2003·广东、广西、河南卷)29.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 B.原子半径X<Y C.离子半径X>Y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 参考答案: D     略 6. 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 + MNiOOH + MH  已知:6NiOOH + NH3 + H2O + OH-6Ni(OH)2 + 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iMH 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 + H2O + e-Ni(OH)2 + OH- B.充电过程中OH-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C.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 + M + e-MH + OH-,H2O中的H被M还原 D.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 参考答案: A 解析:镍氢电池中主要为KOH作电解液 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OH-=NiOOH+H2O+e-、阴极反应:M+H2O+e-=MH+OH-,总反应:M+Ni(OH)2=MH+NiOOH;放电时,正极:NiOOH+H2O+e-=Ni(OH)2+OH-,负极:MH+OH-=M+H2O+e-,总反应:MH+NiOOH=M+Ni(OH)2。 A.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故A正确; B.电解时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OH-离子从阴极向阳极,故B错误; C.H2O中的H得电子,不是被M还原,故C错误; D.不能用氨水做电解质溶液,因为NiOOH能和氨水发生反应,故D错误;故选A。 7. 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CH3CH3+Cl2CH3CH2Cl+HCl CH2=CH2+HCl→CH3CH2Cl 均为取代反应 B 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Cl2+2Br ̄═2Cl ̄+Br2;  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D 2Na2O2+2H2O=4NaOH+O2↑; Cl2+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 B 【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A.CH2=CH2+HCl→CH3CH2Cl为烯烃的加成反应; B.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生成甘油;淀粉为多糖,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C.Cl2+2Br﹣═2Cl﹣+Br2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Zn+Cu2+═Zn2++Cu中Z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2Na2O2+2H2O═4NaOH+O2↑中只有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Cl2+H2O═HCl+HClO中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解答】解:A.CH2=CH2+HCl→CH3CH2Cl为烯烃的加成反应,而CH3CH3+Cl2CH3CH2Cl+HCl为烷烃的取代反应,故A错误; B.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生成甘油;淀粉为多糖,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则均可发生水解反应,故B正确; C.Cl2+2Br﹣═2Cl﹣+Br2中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Zn+Cu2+═Zn2++Cu中Z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前者单质被还原,后置单质被氧化,均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 D.2Na2O2+2H2O═4NaOH+O2↑中只有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Cl2+H2O═HCl+HClO中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为2014年高考真题,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及有机反应类型的考查,把握反应中结构变化、反应条件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重高频考点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8. (不定项)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下图所示物质转化关系中,l是由该四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m是Y的单质,n是Z的单质,p是W的单质,其余为由上述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u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常温时,0.01mol·L-1t与0.01mol·L-1 v溶液的pH均为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X)<r(Z)<r(Y)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W C.W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Y的强 D.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能抑制水的电离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下图所示物质转化关系中,l是由该四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m是Y的单质,n是Z的单质,p是W的单质,其余为由上述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u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常温时,0.01mol·L-1t与0.01mol·L-1 v溶液的pH均为2,说明二者均是一元强酸,所以p是氯气,q是水,u是次氯酸,v是盐酸。根据转化关系图可判断m是氮气,n是氧气,r是NO,s是NO2,t是硝酸,因此X是H,Y是N,Z是O,W是Cl。A.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r(X)<r(Z)<r(Y),A正确;B.非金属性是O>Cl>N,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W>Y,B错误;C.W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比Y的强,例如次氯酸是弱酸,C错误;D.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只能抑制水的电离,硝酸铵促进促进水的电离,D错误,答案选A。 9. 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 B. 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 C. 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 D. 在空气中,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A、不锈钢属于合金,含有碳元素; B、铁粉与水蒸气可在高温下反应; C、铁及合金都可以与盐酸反应; D、在潮湿空气中铁板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镀锌铁板则不容易被腐蚀,锌比铁活泼,锌铁构成原电池,铁做正极被保护。 考点:合金属于选修1第三章《探索生活物质》中的第一节内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属于第二节内容;铁及铁合金与盐酸的反应,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属于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 分子晶体的状态变化,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C. 金属晶体通常具有导电、导热和良好的延展性 D. 离子晶体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 参考答案: 答案:A 11. 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4+、SO42-、Cl- B.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Fe2+、SO42-、Cl-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 D.c(H+)=1×10-13mol·L-1的溶液:Na+、Ca2+、SO42-、CO32- 参考答案: A 12.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18 g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 C.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 NA D.含NA个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参考答案: A 略 13. 已知:2Zn(s)+O2(g)=2ZnO(s)  ?H= -701.0kJ·mol-1       2Hg(l)+O2(g)=2HgO(s)  ?H= -181.6kJ·mol-1 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H为 A.-259.7 kJ·mol-1                                 B.-519.4kJ·mol-1 C.+259.7 kJ·mol-1                                     D.+519.4kJ·mol-1 参考答案: A 略 14.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1∶3,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内层电子总数之比为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X    B. 简单离子的半径:YMg2+,故B正确;C、W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HNO3、HClO4,都属于强酸,故C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