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潜江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潜江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在一定条件下,CO2分解达平衡,测得2CO22CO+O2平衡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此条件下,CO2分解百分率是(    ) A.×100% B. C. D. 参考答案: B 2. 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 aHClO3  ==  bO2↑+cCl2↑+dHClO4+eH2O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产物时,试纸先变蓝后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HClO4的氧化性大于HClO3 B.变蓝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褪色可能发生反应:5Cl2+I2+6H2O==12H++10Cl-+2IO C.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8e- D.氯酸分解所得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确定不变的 参考答案: B 略 3. 向含有0.2 mol氢氧化钠和0.1 mol氢氧化钙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气体为6.72 L(标准状况)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数目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体积的关系正确的是(不考虑气体的溶解) 参考答案: C 略 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32gCu在足量O2或硫蒸气中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均为NA B. 常温下,0.5LpH=14的Ba(OH)2溶液中OH-数目为NA C. 标准状况下,5.6L乙烷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1.5NA D. 一定条件下,32gSO2与足量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参考答案: C A.32gCu是0.5 mol,在足量O2或硫蒸气中完全反应分别生成氧化铜和硫化亚铜,失去的电子数分别为NA和0.5NA,故A错误; B.常温下,pH=14即c(OH-)=1mol/L,0.5L pH=14的Ba(OH)2溶液中OH-数目为0.5NA,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5.6 L乙烷是0.25 mol,其中含有的极性键(碳氢键)数目为1.5NA,故C正确; D.一定条件下,32gSO2与足量O2反应,因为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所以转移的电子数小于NA,故D错误。 故选C。 5.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类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氨基酸既可以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反应        D.利用盐析、过滤可将蛋白质和NaCl溶液分离 参考答案: B 略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 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 C.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D.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参考答案: D 7. 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盐类    D.非金属单质 参考答案: B 略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一澄清的碱性溶液,作离子鉴定时得出的结论是含有:AlO2-、Fe3+、HCO3- B.某固体加入热NaOH溶液,生成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固体中一定含有NH4+     C.固体NaOH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溶于水后,则溶液中含较多的HCO3-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参考答案: B 略 9. 一块11.0g的铁铝合金,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合金完全溶解,然后加H2O2至溶液中无Fe2+存在,加热除去多余的H2O2,当加入200mL 6molL﹣1NaOH溶液时沉淀量最多,且所得沉淀质量为26.3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铁的质量为5.6g B.合金与稀硫酸反应共生成0.45mol H2 C.该合金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D.所加的稀硫酸中含0.6molH2SO4 参考答案: B 【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分析】200mL 6molL﹣1NaOH溶液中含有NaOH的总物质的量为:6mol/L×0.2mol=1.2mol,生成沉淀最多时溶质为硫酸钠,则所加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0.6mol; 最终得到的沉淀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的混合物,则生成沉淀时消耗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9mol,则铁和铝的总物质的量为: =0.3mol,设合金中铁的物质的量为x、铝的物质的量为y,则56x+27y=11.0、x+y=0.3,解得:x=0.1mol、y=0.2mol,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最终得到的沉淀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的混合物,则生成沉淀时消耗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0.9mol,则铁和铝的总物质的量为: =0.3mol,设合金中铁的物质的量为x、铝的物质的量为y,则56x+27y=11.0、x+y=0.3,解得:x=0.1mol、y=0.2mol; 200mL 6molL﹣1NaOH溶液中含有NaOH的总物质的量为:6mol/L×0.2mol=1.2mol,生成沉淀最多时溶质为硫酸钠,则所加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0.6mol; A.根据计算可知,合金中含有0.1mol铁,其质量为:56g/mol×0.1mol=5.6g,故A正确; B.0.1mol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0.1mol氢气,0.2mol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0.3mol氢气,总共生成0.4mol氢气,故B错误; C.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0.2mol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为:0.2mol×3=0.6mol,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故C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所加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6mol,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恰好沉淀时溶质组成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电子守恒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B为易错点,注意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是硫酸亚铁.   10.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NaHCO3溶液中:c(H+) + c(H2CO3) = c(OH-)      B.中和等体积、等pH相同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所消耗的NaOH物质的量相同   C.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以任意比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H+) + c(M+) = c(OH-) + c(A-) D.在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10-12 mol/L的溶液中,K+、Mg2+、NO3-、I-一定能大量共存 参考答案: C 略 11. 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 CH4,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 CO2和 液态水时,放出 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CH4(g)+4O2(g)→2CO2(g)+4H2O(1);△H=+890kJ·mol-1     B.CH4(g)+2O2(g)→CO2(g)+2H2O(1);△H=+445kJ·mol-1     C.  CH4(g)+2O2(g)→CO2(g)+2H2O(1); △H=+890kJ·mol-1 D.  CH4(g)+O2(g)→CO2(g)+H2O(1);△H=-445kJ·mol-1 参考答案: D 略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 = SO32 -+H2O          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 = 2Fe2++I2          C.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 +5NO2- +6H+ = 2Mn2++5NO3- +3H2O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2HCO3- +Ba2++2OH- = BaCO3↓+2H2O+CO32 - 参考答案: C 略 13.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1装置可制取干燥纯净的NH3 B.图2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C.图3装置可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D.图4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Fe(OH)2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氨气密度小于空气且常温下不和氧气反应,所以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B、极易溶于该溶液的气体能产生喷泉实验,氯气极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形成压强差,所以能形成喷泉实验,故B正确;C、二氧化氮易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应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氮,故C错误;D、铁作阴极,铁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则溶液中不能生成氢氧化亚铁,如果将铁作阳极,阳极上生成亚铁离子、阴极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故D错误;故选B。 14. 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于铝具有强还原性,所以可以通过铝热反应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     B.由于铝在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铝制品的使用寿命都很短     C.常温下,由于铝与浓硫酸钝化时不反应,所以可用铝制槽车运送浓硫酸     D.由于铝的导电性比铜、银都强,所以常用其制造电线、电缆 参考答案: A 15. 某一固体物质可能由NaOH、AlCl3、MgCl2中的几种组成,取一定量该固体物质溶于水,有沉淀产生,在所得悬浊液中逐滴加入5 mol/L的盐酸,如图表示沉淀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图中M点表示已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则M点的体积是(  ) 图 A.70 mL  B.100 mL   C.120 mL  D.130 mL 参考答案: 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学生课外学习活动小组针对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提出了研究“能够与铜反应的硫酸的最低浓度是多少?”的问题,并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试剂:18mol/L浓硫酸,纯铜粉,2mol/LNaOH溶液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首先根据上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在加入试剂前先进行             操作。在该实验装置中的        (填仪器名称)起到了保持硫酸体积不变的作用。 (2)烧杯中被NaOH溶液吸收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利用倒置的漏斗而不是将导气管直接深入烧杯中的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