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市服装职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市服装职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S固体溶于稀HNO3: B. AlCl3和过量氨水反应: C.向AgCI悬浊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   D.等体积等浓度的NaHSO4与Ba(0H)2溶液混合:   参考答案: C 略 2. 在下列装置中(都盛有0.1mol/L H2SO4溶液)Zn片腐蚀最快的是(  )  A.       B.        C. 参考答案: C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电化学腐蚀较化学腐蚀快,金属得到保护时,腐蚀较慢,作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被保护,腐蚀快慢为: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腐蚀措施的腐蚀. 解答:解:A中发生化学腐蚀,B中锌作原电池正极,锌被保护,C中锌作负极,发生电化学腐蚀,加快锌的腐蚀,所以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C>A>B,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不同条件下金属腐蚀的快慢,明确腐蚀快慢为: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腐蚀措施的腐蚀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3. 下列有关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少量酸或碱滴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C.金属钠着火时,可用干粉灭火器来扑灭 D.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液滴飞溅现象,应立即加水冷却 参考答案: 答案:B 4. 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考证说:“中国至少在距今3000年以前,就已经使用玻璃了.”下列有关玻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B.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C.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 D.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为了防止烧碱跟二氧化硅生成硅酸钠而使瓶塞与瓶口粘在一起 参考答案: B 【考点】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分析】A.生产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英和石灰石,碳酸钠、碳酸钙都可以和二氧化硅之间发生反应; B.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 C.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 D.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和强碱反应; 【解答】解:A.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在玻璃窑中强热时的主要发生反应:SiO2+Na2CO3Na2SiO3+CO2↑,SiO2+CaCO3CaSiO3+CO2↑,故A正确; B.玻璃是混合物,在加热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故B错误; C.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故C正确; D.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以和强碱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具有粘性,能将瓶口和瓶塞黏在一起,所以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故D正确; 故选B. 5. X、Y、Z、W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焓变:     △H=△H1+△H2,则X、Y可能是(    )     ①C、CO;  ②AlCl3、Al(OH)3;     ③Fe、Fe(NO3)2;④FeBr2、FeBr3;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略 6. 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N2与足量的H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0.6NA B.常温下,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是0.2NA C.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3.2 g O3所含氧原子数都是0.2NA D.2.24 L 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0.1 N A 参考答案: C 略 7. 已知:pOH=﹣lgc(OH﹣),298K时,向20.00mL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和pOH与加入盐酸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PJN表示溶液中pH的变化 B.M点水的电离程度比Q点大 C.M、P两点的数值之和a+b=14 D.pH与pOH交叉点J对应的V(盐酸)=20.00 mL 参考答案: C 【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分析】pH越大,说明溶液碱性越强,pOH越大,说明溶液酸性越强; A.根据图知,随着盐酸的加入,氨水溶液中pH减小、pOH增大; B.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 C.根据图知,PJN曲线表示pOH变化、MJQ曲线表示pH变化,M、P点为酸碱中和同一点,M点pH=a、P点pOH=b,则M点c(H+)=10﹣a mol/L、P点c(OH﹣)=10﹣bmol/L,相同温度下c(H+).c(OH﹣)=Kw; D.pH与pOH交叉点JpH=pOH,则c(H+)=c(OH﹣),为中性溶液. 【解答】解:pH越大,说明溶液碱性越强,pOH越大,说明溶液酸性越强; A.根据图知,随着盐酸的加入,氨水溶液中pH减小、pOH增大,所以PJN为溶液中的pOH变化曲线,曲线MJQ表示溶液中pH变化曲线,故A错误; B.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J点为中性溶液,则M点中pH>pOH,溶液呈碱性,Q点溶液呈酸性,M点到J点加入的稀盐酸小于J点到Q点加入的稀盐酸,所以M点溶液中c(OH﹣)小于Q点溶液中c(H+),故B错误; C.根据图知,PJN曲线表示pOH变化、MJQ曲线表示pH变化,M、P点为酸碱中和同一点,M点pH=a、P点pOH=b,则M点c(H+)=10﹣a mol/L、P点c(OH﹣)=10﹣bmol/L,相同温度下c(H+).c(OH﹣)=Kw,所以M、P两点的数值之和a+b=14,故C正确; D.pH与pOH交叉点JpH=pOH,则c(H+)=c(OH﹣),为中性溶液,一水合氨是弱碱,要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则氨水应该稍微过量,所以盐酸体积小于20mL,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图象分析及判断能力,明确溶液中溶质成分及其性质、水电离影响因素是解本题关键,注意:M和P、N和Q点分别是酸碱中和的同一点,为易错点.   8.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金属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B.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Al3++3OH﹣═Al(OH)3↓ C.Fe3O4与稀硝酸溶液反应:2Fe3O4+18H+═6Fe3++H2↑+8H2O D.NaHSO4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H++SO42﹣+Ba2++OH﹣═BaSO4↓+H2O 参考答案: D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2mol钠与水反应生成1mol氢气,该反应不满足电子守恒、电荷守恒; B.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铝溶解生成偏铝酸钠; C.四氧化三铁与稀硝酸反应不会生成氢气; D.氢氧化钡足量,离子方程式按照硫酸氢钠的化学式组成书写. 【解答】解:A.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3H2↑,故A错误; B.氯化铝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故B错误; C.四氧化三铁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气体,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3O4+NO3﹣+28H+═9Fe3++14H2O+NO↑,故C错误; D.NaHSO4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飞方程式为:H++SO42﹣+Ba2++OH﹣═BaSO4↓+H2O,故D正确; 故选D. 9. 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含有NH4+、Cl-、H+、OH-离子的溶液中,其离子浓度一定是:c(Cl-)>c(NH4+)>c(H+)>c(OH-) B.pH=8的氨水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 C.0.1mol/L 的Na2S溶液中:c(OH-)=c(H+)+c(HS-)+2c(H2S) D.pH=3的一元酸和pH=11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OH-)=c(H+) 参考答案: C 略 10. 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  )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CO2+2H2O===Al(OH)3↓+HCO3— B.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6H++5H2O2===2Mn2++5O2↑+8H2O C.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D.等体积、等浓度的Ba(OH)2稀溶液与NH4HCO3稀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 参考答案: B 略 11. 下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反应对应的曲线错误的是                       (    ) A.曲线A表示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O2体积的关系示意图 B.曲线B是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C.曲线C是向含有盐酸的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D.曲线D是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H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参考答案: AD 略 12. 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SO2的是               (    ) ①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④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A 略 13. 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现在a mol NaH与b mol Al粉混合物跟足量的水反应(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