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市安吉县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浙江省湖州市市安吉县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是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与M可形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原性:X的氧化物>Y的氧化物>Z的氢化物 B.      简单离子的半径:M的离子>Z的离子>Y的离子>X的离子 C.     YX、MY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     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 参考答案: D 解析:X、Y、Z相邻且X的原子序数为Y的一半,推测X为氧元素,则Y为硫元素,Z为氯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ClO4。三种元素中S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弱,因此其氢化物的还原性最强。根据M2Y又因为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判断M为钾元素,SO2为极性分子,而K2S属于离子化合物。 2.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 L乙醇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2.5NA B. 常温常压下,28 g C2H4、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1.5NA C.常温下,20 L 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0.2NA D. 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参考答案: C 略 3. 高纯度晶体硅是典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又称“半导体”材料,它的发现和使用曾引起计算机的一场 “革命”。它的制备方法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C Si+CO2↑ B. 灼烧熔融的Na2CO3固体,可用石英坩埚 C. 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而硅不能与氢氟酸反应 D. 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SiCl4(沸点67.6℃),可通过蒸馏(或分馏)提纯SiHCl3 参考答案: D A.二氧化硅高温下与C反应生成CO气体,即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CSi+2CO↑,故A错误; B. 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高温下Na2CO3和二氧化硅发生反应,故B错误; C. 硅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和氢气,故C错误; D、沸点相差30℃以上的两种液体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D。 4. 正确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HClO的电子式 B.比例模型:可以表示CH4,也可以表示CCl4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碳酸氢根电离:HCO3-+H2OH3O++CO32- 参考答案: D 解析:A.根据稳定结构分析,次氯酸分子中O原子分别与H原子、Cl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故A错误; B.可以表示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但是不能表示四氯化碳,因为四氯化碳分子中碳原子半径小于氯原子,四氯化碳的比例模型为:,故B错误; C.乙烯的结构简式中需要标出其含有的碳碳双键,乙烯正确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C错误; D.碳酸氢根离子电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HCO3-+H2OH3O++CO32-,故D正确; 故选D. 5. .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 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 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 参考答案: A 略 6.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饱和氯水中  :NH4+、SO32-、AlO2-、Cl- C.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 D. c(H+)=1.0×10-13mol/L溶液中:K+、Na+、CH3COO-、Br- 参考答案: D 略 7. 2011年,某媒体报道了“皮革奶”事件,不法厂商将皮革下脚料水解后掺入奶粉以提高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动物皮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 C.皮革鞣制过程中使用的K2Cr2O7会使蛋白质盐析 D.“皮革奶”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参考答案: C 略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H+离子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0.1mol/LKOH溶液和0.1mol/L氨水中,其c(OH-)相等 C.pH为1的盐酸的c(H+)是pH为3的盐酸的100倍 D.Na2 CO3溶液中,c(Na+)是c(CO32-)的两倍 参考答案: C 略 9.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中性溶液:Fe3+、Al3+、NO3-、SO42- ②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K+、NH4+、Cl-、I- ③无色溶液中:K+、AlO2-、NO3-、HCO3- ④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Fe3+、NO3-、Cl- ⑤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K+、AlO2-、CO32-、Na+ A.②③     B.①⑤     C.①③⑤     D.④⑤ 参考答案: D 略 10. 有下列三个反应:①Cl2+FeI2===FeCl2+I2;②2Fe2++Br2===2Fe3++2Br-;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②、③中的氧化产物分别是I2、Fe3+、CoCl2 B. 根据以上方程式可以得到氧化性:Cl2>Fe3+>Co2O3 C. 在反应③中,当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2 mol HCl被氧化 D. 可以推理得到Cl2+FeBr2===FeCl2+Br2 参考答案: C 【详解】③中氧化产物是Cl2,故A错; B.由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得氧化性顺序应为Co2O3>Cl2>Fe3+,故B错; C. 在反应③中,当1 mol Co2O3参加反应时,生成1molCl2,则有2 mol HCl被氧化,故C正确; D.Fe2+的还原性强于Br-,若Cl2不足Fe2+优先被氧化,若Cl2足量,Fe2+、Br-依次被氧化,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由反应②可知Fe2+的还原性强于Br-,故少量的氯气与FeBr2反应时,应先氧化亚铁离子,则少量的氯气与FeBr2反应的方程式为:3Cl2+6FeBr2===2FeCl3+4FeBr3。 11. 实验室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碳酸钠溶液。为测定甲、乙两瓶溶液的成分及物质的量浓度,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15.00 mL乙溶液缓缓滴入25.00 mL甲溶液,共收集到224 mL(标准状况)气体。 ②将25.00 mL甲溶液缓缓滴入15.00 mL乙溶液,共收集到112 mL(标准状况)气体。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①②所得混合溶液的组成相同             B.①②所得混合溶液中,Cl-浓度相同 C.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       D.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     参考答案: BD 12. 如图,将纯Fe棒和石墨棒插入1 L 饱和NaCl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去掉电源,将M、N用导线直接相连,则Fe棒上产生气泡     B.M连接电源正极,N连接电源负极,则Fe棒被保护不会溶解     C.M连接电源负极,N连接电源正极,当两极产生气体总量为22.4 mL(标  准状况)时,则生成0.001 mol NaOH     D.M连接电源负极,N连接电源正极,如果把烧杯中的溶液换成1 L CuSO4 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中溶液pH增大 参考答案: C 略 13. 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成平衡:X(g)+Y(g)       2Z(g);△H > 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达到新平衡,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正确的是  (    )   改变的条件 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 A 升高温度 X的体积分数变大 B 增大压强 平衡向右移动 C 减小压强 Y的体积分数不变 D 充入一定量Z X的体积分数变大 参考答案: C 略 14.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平衡浓度计算.也可以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总压不变,用平衡分压计算平衡常数更方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C2H4(g)+H2O(g)═C2H5OH(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其中C2H4(g)、H2O(g)、C2H5OH(g)均为l mol,则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3/P B.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l.若此时A、B和C均增加1 mol,平衡正向移动 C.一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时,N2、H2、NH3各l mol,若此时再充入3mol N2,则平衡正向移动 D.对于一定条件下的某一可逆反应,用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和用平衡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其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都只与温度有关 参考答案: C 【考点】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专题】溶液浓度的计算. 【分析】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平衡常数Kp= ; B.在容积可变的情况下,从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对各物质的量的浓度影响角度思考.在“均减半”或“均加培”时,相当于A、B、C三物质的浓度都没有改变,原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均增加1mol”时相当于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加了B; C.设平衡时容器体积为1L,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再向容器中再充入3mol N2,利用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计算容器体积,再计算此时浓度商Qc,若Qc=K,处于平衡状态,若Qc<K,反应向正反应进行,若Qc>K,反应向逆反应进行; D.平衡常数只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压强变化的影响. 【解答】解:A.C2H4(g)+H2O(g)C2H5OH(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其中C2H4(g)、H2O(g)、C2H5OH(g)均为1mol,Kp== ,故A正确; B.如A、B和C的物质的量之比按照2:1:2的比值增加,则平衡不移动,而“均增加1mol”时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加了B,则平衡向右移动,故B正确; C.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时,N2、H2、NH3各1mol,设平衡时容器体积为1L,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若此时再充入3molN2,恒温恒压下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则容器体积=1L×=2L,Qc==1=K,平衡不动,故C错误; D.对于一定条件下的某一可逆反应,用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和平衡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表示方法不同其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压强、浓度变化无关,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意义,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分析,注意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