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及解析150题

举报
资源描述
考 裁 题 及解析助题(试题53-54图2-2-11表示我国某工业公司向异国发展的过程。a、b、c 三国均为发达国家。笫 1阶段,该公司将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往a、b、c 三国;第 II阶段,该公司分别在a、b、c 三国投资设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此题判断53 54题。UMP.h 1图 2-J1153.影响该种工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劳动力 B.原料 C.市场 D.动力解 题 思 路 反映了工业生产在开拓国外市场方面面临的得失方面的选择:应对市场需求是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失去一些东西,如该例子中失去了成本优势。答案:C54.根据生产布局的这种变化推测,该公司在第I 阶段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A.品牌优势 B.成本优势C.管理优势 D.技术优势解 题 思 路 反映了工业生产在开拓国外市场方面面临的得失方面的选择:应对市场需求是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失去一些东西,如该例子中失去了成本优势。答案:Bo试题55改善城区大气质量的不正确措施有()A.强制性推广无氟冰箱和空调B.变城市居民的分散供暖为集中供暖C.大力推广汽车尾气净化技术D.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和公共空间解题思路 城市环境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各国都在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该题从限制污染源和改善城市大气质量两个方面出发,考查考生理解这些问题的能力。答案:A试题56可以吸收大量劳动力的服务业部门是()A.广告业 B.金融业 C.房屋装修业 D.互联网服务业解题思路本题内容实际反映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面貌。选项中4 个部门都是考生应当知道的,而又是传统的中学教学中往往被忽视的,因为它们都是改革以后我国新兴的产业部门。本题考查了考生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知识,又考查了考生关于吸收劳动力的服务业部门的判断能力。题中的广告业、金融业、房屋装修业和互联网服务业都是过去各年高考地理中没有出现过的。答案:C试 题 57下列生产布局与自然资源不匹配的是()A.天津的石油化学工业与淡水资源B.海南岛的橡胶种植业与热量资源C.江南丘陵的茶园与土壤资源D.小兴安岭的木材加工业与森林资源解题思路 由于选材受限,本题列举的4 个选项都是资源依赖型产业,其中正确的选项是天津的石油化工和淡水资源,这考查了考生对于华北、天津水资源缺乏的知识。然而,对反映本题立意方面还是不足的。答案:A试 题 58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的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上解题思路 以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为背景,要求考生了解该工程的建设目的和重要意义。南水北调工程拟先上马东线和中线工程,主要是弥补华东地区水资源的严重不足,解决长期困扰北京、天津等华北中心城市缺水的问题。该工程不能跨流域调水发电,因黄河泥沙淤积因素的制约,也难以在四大流域联合开展航运业。答案:D试 题 59分析图2-2-12和图2-2-1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产etft 人 均Z K 1 产 ,r K 元)图2 212 ffi 221 3三 类产业的产值构成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自1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2 强解题思路 该题分析资料找出正确答案一般来说不难,但是,能力的强弱往往反映在判断的速度和准确性两个方面。题H还同时检测考生对产值和产值构成两种表示方式的区分能力,如果不能正确区分这样两个概念,进行资料的估算等就成为不可能的事情。答案:C试题60-62图2-2-14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参考图2-2-14回答60 62题。60.处于阶段III农业的显著特征是()A.大农场生产B.生产专业化C.集中于温带草原地区D.主要分在地广人稀地区解题思路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冲击。本题组以此为出发点,以图示农产品市场开拓为桥梁,引导考生思考我国农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应加大技术投入,加强市场营销,适度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区域生产专业化,以提高农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答案:B61.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拓的最重要措施是()A.进行农业区划B.加强水利建设C.建立商品农业生产基地D.退耕还林还草解题思路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冲击。本题组以此为出发点,以图示农产品市场开拓为桥梁,引导考生思考我国农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应加大技术投入,加强市场营销,适度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区域生产专业化,以提高农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答案:C62.在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没直直接关系的措施是()A.加大技术投入 B.加强市场营销C.改善交通条件 D.大量使用农药解题思路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巨大的冲击。本题组以此为出发点,以图示农产品市场开拓为桥梁,引导考生思考我国农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应加大技术投入,加强市场营销,适度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区域生产专业化,以提高农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答案:D试 题63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发利用 可燃冰 将产生的环境效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B.有CO?排放,并不减轻“温室效应”C.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D.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解题思路 考生必须依据自己的理解,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例如,A项中关于有些核电站将被取代的信息,是教材上没有出现的选项。考生在已经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首先应该能够得出它可能是正确选项的初步判断。该题的解题过程中,同时就是开拓知识视野的过程。答案:C试 题64-65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回答64 65题:64.在大城市提倡的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解 题 思 路 本题中,城市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为世界所关注。扩大城市的绿地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发达国家的城市绿化问题解决较好,我国则各个城市之间参差不齐。该题立意在考核考生对各类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认识程度的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的问题引起教育界和社会的普遍注意。答案:B65.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染污最为严重的是()A.落叶阔叶树林B.常绿针叶树林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D.人工草地解题思路 本题中立意在于表达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即城市绿化的时候,同时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如绿化的施肥、除虫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地下水污染是水污染中进程缓慢,但是影响久远的污染。希望通过这道题引起各方和普遍关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采取行政措施限制草地的发展)。答案:D试 题6668图2216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2-2-16完成66 68题:ffi 2 2 1666.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解题思路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不同地区面临着不同的国土整治问题。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需要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本题组以西部干旱地区山麓冲积扇上的绿洲开发为主题,把这类绿洲的共同特点抽象成一般性的示意图,使学生通过读图认识这类绿洲的地形特点(山麓冲积扇)、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太阳辐射强)和限制性因素(水资源不足),并综合地形、气候、水文特点,认识这类绿洲所面临的主要的国土整治问题(荒漠化的防治)。考生答题需要仔细分析所给的信息,尤其应注意题干上所给的“西北某类农业区”和图例中的“季节性河流”。答案:A67.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热量充足B.太阳辐射强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解题思路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不同地区面临着不同的国土整治问题。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需要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本题组以西部干旱地区山麓冲积扇上的绿洲开发为主题,把这类绿洲的共同特点抽象成般性的示意图,使学生通过读图认识这类绿洲的地形特点(山麓冲积扇)、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太阳辐射强)和限制性因素(水资源不足),并综合地形、气候、水文特点,认识这类绿洲所面临的主要的国土整治问题(荒漠化的防治)。考生答题需要仔细分析所给的信息,尤其应注意题干上所给的“西北某类农业区”和图例中的“季节性河流”。答案:B68.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A.水土流失的治理B.酸性土壤的改良C.荒漠化的防治D.河流的综合整治解题思路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不同地区面临着不同的国土整治问题。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需要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本题组以西部干旱地区山麓冲积扇上的绿洲开发为主题,把这类绿洲的共同特点抽象成一般性的示意图,使学生通过读图认识这类绿洲的地形特点(山麓冲积扇)、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太阳辐射强)和限制性因素(水资源不足),并综合地形、气候、水文特点,认识这类绿洲所面临的主要的国土整治问题(荒漠化的防治)。考生答题需要仔细分析所给的信息,尤其应注意题干上所给的“西北某类农业区”和图例中的“季节性河流”。答案:C试 题69-70图2-2-1 7是 某 地 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 图2217回 答69 70题。69.30年 间 该 地 区()A.乡村人口增长了 2000万人C.总人口增长了 2倍图 22 17B.城市人口增长了 500万人D.乡村人口增长了 2倍解题思路 本小题: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是最基本的地理能力之一,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高考的客观和公平,该题从基本原理出发,设计了理想化的表格。这样就基本做到了让所有的考生都从同等的起点上去认读资料表,最大限度地突出了对该项能力的考查。只要考生能够较快地找到图表中表示城市人口的“部分”,题目就迎刃而解了。答案:B70.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解 题 思 路 本小题立意在于考查考生对城市化概念的理解程度。考生只要真正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衡量城市化的标准,在阅读第69小题图表的基础匕 立即就能够找出正确选项C。该题设计的理论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模式,所以它与现实生活中的不一致,这样一来实际上增加了对理解能力考核的力度,使得题目有较好的区分度。答案:C试 题71图2219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判断图中、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曲 2 2 1 9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B.炼铝、制糖、水泥C.汽车、造船、水泥D.炼铜、奶制品、制鞋解 题 思 路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影响常见的工业部门布局的因素的理解程度。答案:D试题72-74厂商在选择工厂区位时,运输费用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回答72 74题。72.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A.制糖厂 B.造船厂C.瓶装饮料厂 D.高级时装厂解题思路 本小题:贴近生活是地理知识有用的一个方面,该题就是从贴近生活的工业部门入手,考查学生把地理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答案:C73.运费构成中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小的是()A.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B.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C.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D.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解题思路该小题的立意在于考查学生对工业布局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题目设计上则从简单的常识入手。学生只要能够理解工业产品直接与运费相关的重量,运费构成则是指运费在产品价值中所占的比重,就能够进行理性的选择。答案:D7 4.工业区位受原材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要下降解 题 思 路 本小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