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会计基础(章节12)

举报
资源描述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会计基础(章节8)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一节: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概念与分类】(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了解)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会计对象就是企业的经济活动即经济业务+经济事项)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例 题 1唠选题】会计科目是对()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A.经济业务B.会计主体C.会计对象D.会计要素【答案】D【解析】考查会计科目的定义。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提示】前文已述,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而上述六项会计要素仍显得过于粗略,把其作为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较为笼统,单位的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的变化都是非常具体的,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因此,为了全面、系统、分类的核算和监督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还必须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例如,将资产中的货币形态的资产,划归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项目分别核算;将负债中的所欠他人货款划归为应付账款项目进行核算;将资产中使用期限较长的劳动资料,划归为固定资产项目进行核算等。也就是说,把企业经济活动中性质相同的经济现象归为一类,从而设置一个会计科目,反映一个方面的经济情况。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是事先通过会计制度规定的。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可以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科学、详细的分类会计信息。在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中,设置会计科目占有重要地位,它决定着账户的开设,是正确进行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例题2判断题】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所作的最基本分类,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答案】x【解析】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化。【例题3判断题】明细分类科目就是二级科目。()【答案】x【解析】一级科目以下都统称为明细科目。【例题4唠选题】下列各项中,()是最初的会计核算环节。A.设置会计科目B.复式记账C.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D.进行成本核算【答案】A【例题5 多选题】下列有关会计科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B.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和监督中具有重要作用C.编制会计报表是以会计科目的内容为重要依据的D.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是事先通过会计制度规定的【答案】ABCD(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了解)会计科目可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即所属会计要素)、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如果我们把一个会计主体应设置的会计科目分成几个类别加以说明,那么会计要素是分类的一个重要标准。会计要素包括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6 个要素,据此可将会计科目分为6 类。由于利润最终要形成所有者权益,可把利润并入所有者权益类,再把收入和费用合并为损益类,再考虑到制造业的特点,单设成本类。这样,一个制造业的会计主体的全部会计科目,可按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科目进行分别说明。(1)资产类科目,是对资产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反映流动资产的会计科目,如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预付账款 原材料 周转材料 库存商品 等;反映非流动资产的会计科目,如“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等。在资产类会计科目中,还有一些是用来反映资产价值损耗或损失的科目,如 累计折旧 累计摊销 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这些会计科目反映相应资产的价值损耗或损失,其目的是确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负债类科目,是对负债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负债的科目。反映流动负债的会计科目,如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等;反映非流动负债的会计科目,如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3)共同类科目,是既有资产性质又有负债性质的科目,主要有“清算资金往来 外汇买卖 衍生工具 套期工具 被套期项目等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是对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反映资本的会计科目,如 实收资本 (股份有限公司为 股本”广资本公积”等;反映留存收益的会计科目,如 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等。成本类科目,是对可归属于产品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等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成本的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等。反映制造成本的会计科目,如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等;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如 劳务成本”等。损益类科目,是对收入、费用等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划分,可分为反映收入的会计科目和反映费用的会计科目。反映收入的会计科目,如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反映费用的会计科目,如“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所得税费用”等。2.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1)总分类科目,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总分类会计科目不能具体详细地说明有关核算内容。因此,企业应根据核算与管理的要求,对某些总分类科目要相应设置一些明细分类科目,以便较详细地核算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为详细和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如果某一总分类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可在总分类科目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在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三级明细科目。例如:“应收账款”科目按债务人名称或姓名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收账款的具体对象/原材料”科目按其类别、品种和规格设置明细科目。【会计科目的设置】(一)会计科目设置的原贝I (熟悉)各单位由于经济业务活动的具体内容、规模大小与业务繁简程度等情况不尽相同,在具体设置会计科目时,应考虑其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但设置会计科目时都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明细分类科目:除会计准则规定设置的以外,可以根据本单位经济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例如: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属于会计准则规定设置的明细分类科目。2.相关性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3.实用性原则企业的组织形式、所处行业、经营内容及业务种类等不同,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亦应有所区别。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注意:也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设置明细科目。例如:本年利润科目就没有明细科目。【例 题1判断题】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表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答案】v【例题2唠选题】每个单位设置会计科目都应当遵循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A.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B.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C.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和对内管理的要求D.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满足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需要【答 案】c【解 析】选 项A是合法性原贝IJ;选 项B是实用性原贝I;选项D不属于任何一个原 则。(二)常用会计科目(熟悉)企业常用的会计科目如表3-1所 示:【例 题3多选题】下列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有()。A.生产成本B.主营业务成本C.主营业务收入D.营业外收入【答 案】BCD【解 析】损益类科目(账户)是用来反映企业收入和费用的账户。如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等。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会计基础(章节15)【固定资产的概念与特征】为了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企业必须建造厂房、建筑物、购置机器设备和进行材料采购。一、固定资产的概念与特征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同时具有以下特征:1.属于一种有形资产;2.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3.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的成本】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企业可以通过外购、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和融资租赁等方式取得固定资产。不同取得方式下,固定资产成本的具体构成内容及其确定方法也不尽相同。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2009年 1 月 1 日增值税转型改革后,企业购建(包括购进、接受捐赠、实物投资、自制、改扩建和安装)生产用固定资产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其中,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的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预计净残值率是指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额占其原价的比率。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应当按月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和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除外。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本大纲重点介绍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匀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各月应计提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X 月折旧率其中: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 2年折旧率=1+预计使用寿命(年)x 1 0 0%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x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其中,单位工作量折旧=固定资产原价X(1-预计净残值率H预计总工作量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将影响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间内不同时期的折旧费用。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固定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因所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其他环境均有可能发生很大变化,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固定资产账户设置】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固定资产业务进行会计核算:(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