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考点解析复习24

举报
资源描述
种群与群落考点解析1.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 化 曲 线(见甲图);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种群数G 1-大草履虫八种群数依大草履虫J弋 净 毛 虫 时间甲图据实验判断,正 确 的 是()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K解析X考查对实验的分析综合及识图能力。从甲图中可以看出,大草履虫被栉毛虫所捕食,在无隐藏物的情况下,大草履虫被栉毛虫捕食干净,栉毛虫也因食物缺乏而死亡。从乙图中的取新鲜变化可以看出,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是致命的,大草履虫因有了隐蔽的场所,躲避栉毛虫的能力增强,而栉毛虫因捕获不到足够的食物而灭绝。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由培养液提供,大草履虫体内能量的去向有三个:自身代谢利用、被栉毛虫利用和被分解者利用。K答案C2.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 确 的 是()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K解析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一定时间、空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构成种群;一定区域内所有种群(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总和构成群落;群落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个体。K答案D3.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若向水池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 确 的 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丙种群K解析考查了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从曲线上可以看出甲、乙应该为捕食关系,甲为藻类,乙为浮游动物。而丙为后期向水池投放的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建立的食物链应该是:藻类-浮游动物-鱼。由于鱼时大量的,所以短时间内它们的食物-浮游动物急剧减少,此时,鱼由于食物缺乏,其数量也随之大量减少。所以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的话,该种群肯定是藻类,即甲种群。排除B、D 选项后,只要比较A、C 选项的前面半句话即可。A 选项的表述“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肯定是错误的,因为鱼类是专食浮游动物的。所以只能选C。K答案1 C4.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绿生态采集现有生年增长年采号系统对象物量率/%收量马尾马尾2 0 01 0 0 02松林松0 0 0 m3m3淡水1 03 6 0 0包鲫鱼3 5湖泊0 0 0 k gk g3 0 0山地甘草1 0 0 0 k g2 0k g(2滩涂沙蚕1 03 05 0 00 0 0 k gk gA.B.C.D.(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马尾松的年增加量为4000 m3,而年采收量为1000 m3,年采收量小于增加量;鲫鱼的年增加量为3500 kg,而年采收量为3600 k g,年采收量与增长量持平;甘草的年增长量为200 k g,而年采收量为300 k g,远大于年增长量;沙蚕的年增长量为3000 k g,而年采收量为500 k g,年采收量小于增长量。(答案1 C5.水华是富营养化水体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从种群特征分析,水华属于()A.不规则波动 B.不均匀分布 C.短期内暴长D.季节性消长k 解析X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某些藻类等短时间内大量繁殖,这一现象出现在海洋则为“赤潮”,出现在淡水湖泊则为“水 华 从 种群特征分析,“水华”属于种群数量的短期内暴涨。k 答案U C6.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C.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k 解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群落的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初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次生演替。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A、B、C三项都是正确的。光照是影响植物演替的条件之一,由于动物都是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所以光照条件亦与动物的演替有关。K答案1 D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解析】种群的概念实质上有两种情况:一是广义的种群即是指一切可能交配并繁育的同种个体的集群(该物种的全部个体)。例如世界上总人口。另一种狭义的种群:即为进行交配繁育的局部集群。集群型,种群内各个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极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或呈斑点状密集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间距离及群内个体的密度都不相等,是一种广泛分布格局。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K答案C8.根据右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年龄(岁)甲(百万)4百万)201.917.8口衰退型国家60-692.715.450-593.821.6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0 4 96.538.430399.739.6202913.836.2口稳定型国家101917.437.60929.738.4口衰退型国家D.乙属于人口垠: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豕K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甲中年青的个体较多,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中各年龄组成的个体数基本相当,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K答案1 B9.每年的7月1 1日被定位“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青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量数口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o如果交 I时间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 曲线。(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 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 o(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 孩 子。这 一 政 策 能 有 效 的 控 制 人 口 增 长 过 快 的 趋 势,原因是。K解析本题以世界人口增长这一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及其应用、影响种群变化的因素、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与生态问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较全面地覆盖了生态学中的知识点。读题要认真,抓住关键字并按要求解答是做本题的关键,如题干中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什么”“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什么”等。人口剧增会导致粮食短缺、耕地、煤炭等资源的锐减,同时会加剧环境污染、生态的破坏等,从而使人的生存阻力增大,生存斗争加剧,最终表现为图中的c曲线所示的变化。人口增长合理的曲线应是b曲线,人口的最适数量为K/2值。计划生育、晚婚晚育等人为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从根本上降低人的出生率。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逐渐递减。某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越多,维持存活的该生物的个体数量就会越多。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固定的总能量为a,将 人(草食)动物性欲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时(能量船体效率按10%计算),人获得的能量将由a/55变 为a/28,则是原来的55/28=1.96倍。K答案】(1)环 境 污 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 源 短 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c(2)b环 境 阻 力(资源或空间有限)55亿(3)1.96(4)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出生率二.跟踪精练1.某一昆虫种群侵入某地后,分化出甲、乙两个种群,由于信息激素的不同而具有生殖隔离,但外貌儿乎无法辨认。由此可知A.同一种群出现分化是适应辐射的结果 B.同一种群出现分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甲乙属同一个物种,因外貌形态相同 D.形成两个物种的原因是信息激素不同K答案1 B2.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乎均增长缺。他 空.届 0 他 入 咐 酎 空 摩 。也 矣*府 密 度 0 鱼 大“肝 密 应AB C DK答案R B3.下列有关水稻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不j p 邮的是A.水稻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要研究水稻田的范围和边界C.除草等人为活动能影响群落的自然演替D.水稻田内不规则分布的杂草,属于群落水平结构上的差异k答案R A4.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沙丘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火山岩上进行的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k答案H C5.烟草叶片受到某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此种蛾幼虫的天敌。依据此实例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天敌是影响蛾幼虫种群数量变化的惟一因素B.此种蛾幼虫与烟草之间一定是竞争关系C.烟草的此种特性使其免于各种昆虫的侵害D.自然选择会使控制烟草这种性状的基因的基因频率提图K答案D6.要 实 现 人 与 自 然 的 和 谐 发 展,下 列 措 施 最 合 理 的 是()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R答案c7.“人与自然”节目中报道,湖北省麋鹿自然保护区将一只雄鹿和七只雌鹿散放到保护区中,经过一段时间以来的追踪和观察,这些麋鹿已经适应了野生生活。根据以上材料请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无意外灾害,这些麋鹿将发展成为一个自然种群B.可以预见,该麋鹿种群发展过程中种群密度将增大C.种群发展过程中要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制约和影响D.该种群数量将会按“J”型曲线一直发展下去K 答案U D8.在群落演替中,下列情况哪一种情况是不可熊发生的?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化B.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小,群落演替越慢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k 答案D9.下列针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表述中不正颂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种群密度最大B.草原生态系统在不同的季节和年份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C.湿地生态系统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D.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需要人工的不断维持和干预K答案1 A10.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曲线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e 点的种群增长率为0B.若图中阴影表示环境阻力,则种群中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