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膜产品市场前景

举报
资源描述
功能性膜产品市场前景 一、 切削刀具行业现状及竞争 近年来,随着汽车、航空、模具、电力等精密制造业快速发展,我国切削刀具行业也因此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据观研报告网《2021年中国切削刀具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数据,2019年协会会员企业刀具总产值达到115.54亿元。 具体从细分产品种类来看,高速钢刀具和硬质合金刀具是我国主要的切削刀具。而近几年随着精密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汽车等下游市场对切削刀具要求日益提高,导致综合性能优越的硬质合金刀具产值占比不断提高,从2015年的39%增长至47%。 由于我国机床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升级,机床数控化是未来升级趋势。因此,我国新增机床数控化率整体保持着稳定增长,截止2020年前三季度达到40.63%。在市场竞争方面,由于我国切削刀具行业起步较晚,市场格局具有散而小的特点。根据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协会数据,截至2019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刀具、量具量仪企业有715家。同时,目前我国切削刀具行业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被山特维克、肯纳金属、三菱等国际巨头企业所占据。不过,近几年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推动下,株洲钻石、厦门金鹭等一批优秀企业崛起,并且不断通过技术研发,核心参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国际巨头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 二、 全球切削刀具市场规模逐年上升 国际切削刀具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德国,这几个国家既是切削工具的生产大国也是切削工具的消费大国。发达国家制造业近年来大量采用现代高效切削刀具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每年为制造业节约成本达1000亿美元,远远高于在刀具上的投入。另外,在德、美、日等制造业强国,现代数控机床和高效刀具互相协调、平衡发展的规律十分明显,为制造业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装备潜力的最佳配置和解决方案。在发达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正常年份,每年的刀具消费规模,大体稳定在机床消费的1/2左右。根据QYResearch的数据,2018年全球切削工具消费量为349亿美元,初步估算2020年全球切削工具消费量约为370亿美元。 三、 高端化发展 随着制造业升级对于切削刀具质量的提高,企业的产品研发将有更大投入,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硬质合金刀具是参与数字化制造的主导刀具,其产值占比上升与我国机床装备数控化升级的宏观背景相关。未来随着我国制造业持续升级,数控机床应用进一步推广,硬质合金刀具的产值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据分析,我国切削加工及刀具技术的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大致要落后15~20年。近年来国内轿车工业引进了几条具有国际20世纪90年代水平的生产线,但所用工具的国内供给率只能达到20%的低水平。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工具行业需要加速进口刀具国产化的步伐,必须更新经营理念,从主要向用户卖刀具转到为用户提供成套切削技术,解决具体加工问题的经营方向上来。要根据自身产品的专业优势,精通相应的切削工艺,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用户行业则应增大刀具费用的投入,充分利用刀具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缩短Intranet/Extranet,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如切削数据库)共享。 目前国内切削刀具高端市场中国际巨头企业占据较大份额。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持,我国数控刀具行业涌现出了诸如株洲钻石、上海工具厂、天工国际、等为代表的优秀企业,上述企业的部分重点产品在核心参数上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与国际刀具巨头在全球市场展开了直接竞争,成为高端数控刀具实现进口替代的重要力量。 虽然国内数控刀具产业起步较晚,企业规模较小,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和现代制造业的繁荣,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刀具消费国。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国际贸易摩擦日益频繁,国产品牌实现进口替代的迫切性愈发增强。 切削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绝大多数的刀具是机用的,但也有手用的。由于机械制造中使用的刀具基本上都用于切削金属材料,所以刀具一词一般就理解为金属切削刀具。切削木材用的刀具则称为木工刀具。 按照刀具材料不同,目前工业切削刀具可以主要分为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以及超硬材料四类产品。机械加工早期主要采用高速钢刀具。随后,以硬质合金和陶瓷刀具为代表的新型材料刀具开始逐步替代原有高速钢刀具。随着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超硬材料刀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并在部分领域替代硬质合金和陶瓷刀具。 随着国家工业制造实力的不断发展,加工工件复杂性和困难程度持续提升,工业加工从粗放式、手动式加工向精细化、自动化加工不断演进,对加工工具的稳定性、精细程度要求不断提高。以钻石刀轮产品所处的智能显示领域为例,多媒体与智能移动终端呈现出明显的轻薄化发展趋势,更轻、更薄是触控组件和显示组件的发展方向。下游产品的精细化发展对加工工具的精密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机械加工领域,早期主要采用高速钢刀具。随后,以硬质合金和陶瓷刀具为代表的新型材料刀具开始逐步替代原有高速钢刀具。随着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超硬材料刀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并逐步替代硬质合金和陶瓷刀具。相较于硬质合金刀具、陶瓷刀具,超硬材料刀具整体上技术含量更高,生产工艺更为复杂。 由于切削刀具种类多样,所需原材料同样种类较多,切削刀具上游主要有工具钢、硬质合金等原材料生产行业组成,其中硬质合金需求量最大的领域就是切削刀具;下游由机床、汽车、模具等行业组成,近年来下游对切削刀具的要求正在逐渐提高。 超硬刀具及材料制品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配套设施,对提高制造业效率、促进制造业升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新材料、新装备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产业促进政策,在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对以飞机汽车、数字文化装备为代表的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及相关高档数控机床、新材料产业均多次强调,提出明确发展要求。并在后续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中,明确要求重点发展高效、高性能、精密复杂刀具,发展新型超硬材料及设备、高速切削刀具等,政策的明确支持为行业发展起了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刀具按工件加工表面的形式可分为五类:加工各种外表面的刀具、孔加工刀具、螺纹加工刀具、齿轮加工刀具和切断刀具,目前我国切削刀具中,用于表面加工和孔加工的市场份额最大,市场份额分别31%和22%。我国金属切削工具产量到达98.79亿件的顶峰,之后还是有所下滑,金属切削工具产量为83.09亿件,同比下滑7%。 随着行业科技的发展以及下游要求的提高,超硬切削刀具比重提高,推动市场规模增长,我国切削刀具市场规模达到421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国产刀具占据64.85%的市场规模,进口刀具则占据35.15%。 目前,超硬刀具行业内的中国企业已具备制造中高档超硬刀具的能力,并具有显著的产品性价比优势,西方国家以往在中高端专业市场的技术垄断已经被打破。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2025年前,国家重点支持数控机床、基础制造装备、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与船舶、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必争产业优先发展;积极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智能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我国超硬刀具市场规模存在巨大的成长空间。 四、 PCB行业概况 (一)PCB定义及应用领域 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PCB,它为各类电子系统提供元器件的装配支撑和电气连接的功能,享有电子产品之母之称。目前PCB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制造领域,属于电子信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电子产业链中,PCB属于上游产业,而钻针与铣刀则属于PCB加工制造专用的耗材。钻针与铣刀的市场发展前景取决于PCB市场的成长,而PCB市场取决于终端行业的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及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是保障国防建设和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石。PCB广泛应用于通信、消费电子、汽车、医疗器械、工业控制、航空航天等电子信息产业,在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驱动下,PCB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由于PCB用微型刀具主要用于PCB的加工制造,所以PCB产业的市场规模和发展一定程度决定了PCB用微型刀具市场的容量和增长潜力。 (二)PCB产品分类 PCB产品分类方式多样,行业内一般将PCB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多层板、HDI板、特殊板、挠性板、刚挠结合板、封装基板等主要细分种类。 五、 中国切削刀具制造行业需求市场:伴随制造业转型 刀具市场的消费情况和结构变化情况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晴雨表。我国切削刀具总规模经历2012年至2016年的波动后,随着十三五规划的落地,制造业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快速前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切削刀具行业快速发展。 2016-2018年我国切削刀具年消费规模出现明显快速增长,2018年刀具消费总额达到421亿元,超过2011年400亿的高点,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2019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汽车等下游行业持续下行的影响,我国刀具消费额有所下滑,下降至393亿元。参考2020年全国GDP的增长水平,初步估算2020年消费规模为402亿元。 六、 产业链市场 在刀具产业链上游有碳化钨粉、钴粉、钢铁、陶瓷、超硬材料等,其中钨粉代表企业有厦门钨业、中钨高新、章源钨业等;钢铁行业代表企业有宝钢股份、鞍钢股份等。目前我国刀具市场上有欧科亿、华锐精密、博云新材、新锐股份、苏泊尔等一批优秀企业。 刀具应用较多的为通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模具、机床工具、医疗等行业,通用机械行业优秀的企业有恒立液压、潍柴重机、神驰机电等;医疗行业优秀的企业有迈瑞医疗、新华医疗、乐普医疗等。 七、 切削刀具行业发展趋势 在预测期内,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将加剧。切削刀具行业是自由竞争行业,目前面临来自国内外对手的激烈竞争。一方面,以欧美日为首的老牌企业由于进入国内市场较早,凭借技术和资本优势,长期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其中以日本住友、瑞典山特维克、美国肯纳金属为代表,这些跨国企业产品链较长,可以提供涵盖切削刀具上下游行业的全产业链服务,且资金雄厚。另一方面,中国切削刀具相关制造企业已超千家,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供应商将在定价、环保、增值收益和服务组合的基础上竞争以在市场上提供竞争优势。在预测期内,预计这种竞争将随着产品扩展的增加而加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