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传感器行业情况

举报
资源描述
加速度传感器行业情况 一、 加速度传感器行业情况 加速度传感器,是指以量测对象物的加速度(速度的变化率)为目的的惯性传感器,在下游领域中具有广泛且多样化的应用。在汽车电子领域,加速度传感器主要应用于车身操控、安全系统和导航,典型的应用如汽车安全气囊、ABS防抱死刹车系统、电子稳定程序(ESP)、电控悬挂系统等;在消费电子领域,可应用于手机重力检测、电子计步器、数码相机防震、游戏手柄动作采集等;在医疗电子领域,可应用于医疗可穿戴智能设备监测穿戴者的身体各项信息,如胎儿心率监测等。 根据统计,2019年国内加速度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349亿元。根据QYResearch发布信息,国内市场规模增长快速,2016年至2020年复合增长率达2.28%,2021年至2027年复合增长率达4.39%。按以上年复合增长率测算,2022年国内加速度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89亿元。 如今全球的传感器市场在不断变化的创新之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各国竞相加速新一代传感器的开发和产业化,新技术的发展将重新定义未来的传感器市场,加速度传感器市场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种类型,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二、 智能传感器国产化率稳步提升 我国国内厂商智能传感器总产值占比从2016年的13%快速提升到2020年的31%,显著高于行业增速,未来随着国内厂商技术持续迭代、产品线进一步丰富、市场认知度持续提升,智能传感器市场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三、 传感器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伴随着我国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的传感器行业发展飞快。从竞争格局来看,我国传感器行业TOP5占据了国内传感器市场40%以上的份额,行业竞争格局逐渐成熟。其中,华工科技传感器产品主要应用于智慧出行、智慧家庭、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是全球有影响力的传感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大立科技是国内少数能够独立研发、生产红外热成像相关核心芯片,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全产业链完整的高新技术企业,旗下传感器业务占比高达90%以上,主要生产红外温度成像传感器;歌尔股份目前精密零组件收入规模较大,歌尔传感器涵盖压力传感器、交互类传感器和流体传感器等,广泛应用于各类消费类电子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竞争力较强。 热敏电阻及传感器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对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国家日益重视传感器行业的发展,其健康发展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给予传感器行业一系列支持,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及在重点应用领域的拓展,逐步实现进口替代。2021年1月,工信部发布《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提出,重点发展小型化、低功耗、集成化、高灵敏度的敏感元件,温度、气体、位移、速度、光电、生化等类别的高端传感器,为传感器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以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智能化时代到来,传感器作为重要的元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快速发展。在热敏电阻领域,过去几年,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全球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在传感器领域,其作为物联网感知层的硬件基础,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智慧医疗、智慧工业等物联网各细分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物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将释放大量传感器制造需求,这也将推动传感器各细分行业的稳步增长。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高端制造业发展以及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的推广,传感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呈现出新的技术发展特点。随着微电子元器件和芯片工艺技术进步,以前需要复杂系统和高成本的解决方案,现在可以用较为经济的方式实现.以白光共焦为例,其测量系统本身就是一台完整的微型光谱分析仪,而现在可以很方便地用集成化的方案实现模块化封装。逐渐可负担的解决方案成本使得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出现喷发。 四、 磁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 从全球磁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全球磁传感器主要厂家包括Allegro、英飞凌、AKM等,以收入口径计算,前三大厂家市场份额分别为16%/15%/10%。国内玩家有纳芯微、宁波时代电气、比亚迪半导体等。AMR、GMR、TMR均基于磁阻原理,作为下一代磁传感器技术,凭借性能优势,渗透率正日益提升,主要磁传感器芯片厂商均有所布局。 五、 磁传感器芯片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磁传感器芯片竞争格局十分集中,全球5家芯片供应商Allegro、TDK、Melexis、Infineon、NXP几乎垄断市场;相比较而言,全球汽车磁传感器供应商相对分散,Bosch、Delphi、Conti、Denso等众多Tier1均有相应产品系列,与具体应用的汽车电子系统为OEM统一配套。 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Yole数据,2021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规模约26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市场规模达到4455亿美元,20212027年CAGR为9%。 从下游应用需求来看,位置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是磁传感器主要两大应用领域,2021年需求占比分别为38.2%、20.0%,两大下游领域市场空间分别为9.76亿美元、5.12亿美元。 从技术份额占比来看,霍尔传感器因其技术成熟,且可以用CMOS工艺制造,是目前市场主流磁传感器技术方案。根据Yole数据,按出货量口径,预计2027年Hall传感器在全球占比达到69%,AMR/GMR/TMR占比分别为13%/5%/13%。 六、 磁传感器综述 传感器是将现实世界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世界信号的装置,是数字世界信号处理的起点。一个完整的传感器由前端的敏感元件和后端的信号调理ASIC芯片构成,由于敏感元件存在非线性或受温度影响较大等特点,需要信号调理ASIC芯片对敏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调理。按照工作原理,传感器主要可分为MEMS、磁、化学、温度四大类。 磁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位置、速度、电流、通断等变量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元件。按照技术类型,磁传感器可以分为霍尔、AMR、GMR、TMR等类型。其中霍尔传感器利用霍尔效应对磁场进行检测,通常由一块薄的矩形p型半导体材料(如GaAs、InSb等)组成。AMR传感器利用磁阻元件电阻随磁场变化的原理,以检测磁场方向的变化。GMR的原理基于电子自旋,利用一系列由不同磁性和非磁性材料组成的超薄层,创造出阻值随磁场方向连续变化的传感器件。TMR传感器则利用隧道磁阻效应,实现电阻随磁场方向变化的传感器件。目前汽车上应用的磁传感器大多为霍尔传感器。 七、 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持续上升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06亿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137亿美元,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逐渐趋于完备,设计制造,封测等重点环节均有骨干企业布局。2020年,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在148亿美元左右。 八、 中国智能传感器行业发展加速 传感器自诞生以来,大致经历了结构型、固体型、智能型三个阶段,随着各类技术的进步,前两类传感器逐渐无法满足对数据采集、处理等流程的需求,融合了AI技术的智能传感器开始受到关注。 20世纪开始,我国开始智能传感器领域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2010年,我国对于智能传感器的研究不断深入。2013年起,智能传感器行业扶持政策陆续出台,重点为使传感器及智能仪器仪表实现微型化、数字化、模块化、网络化;2017年,工信部制定了《智能传感器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明确传感器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伴随物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兴起,智能传感器得到了广泛地关注。 九、 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传感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计会朝着智能化、高性能、多功能、低成本、高精度、小型化、集成化和环保等方向发展。随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城市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传感器将会在这些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传感器的性能将会越来越高,成本也会越来越低,这将有助于普及传感器的应用。此外,政府对于传感器产业的大力支持也将有助于传感器行业的发展。另外,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数据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这也是传感器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