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1.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A.炎黄联盟 B.涿鹿激战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谋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B.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 C.北京人大约生活在距今(2019年)3万年 D.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只会制造工具而不知道使用火 3.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革政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改革运动的兴起, 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各国展开了兼并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民族融合。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是( ) ①涿鹿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科学技术方面还是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出现的一部重要的农学著作是( )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大明历》 D.《史记》 5.《易中天品三国》是中央电视台历史演播类节目《百家讲坛》系列之一。他所品读的“三国”是指( ) A.夏、商、周 B.宋、元、明 C.元、明、清 D.魏、蜀、吴 6.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 ①夏桀 ②商纣 ③周厉王 ④周幽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7.不符合半坡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半坡原始居民 B.黄帝时代 C.夏朝 D.商朝 9.“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已经能够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河姆渡人 D.河姆渡人、半坡人 10.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场景有( ) A.北京人共同住在洞穴中 B.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 C.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北京人长相像猿,非常丑陋 11.历史上许多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以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和兵役负担。西汉初期,通过休养生息政策取得的盛世局面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光武中兴 D.开元盛世 12.农业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下列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的是( ) A.磨制石器 B.耒耜 C.铁农具 D.牛耕 13.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 ) A.约三四百万年 B.约170万年 C.约70万~20万年 D.约7000年 14.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孔子的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甲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乙说:他提出了“仁”的学说 C.丙说:他是教育家,对教育贡献很大 D.丁说:他主张“兼爱”“非攻” 15.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啃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在这里,屠呦呦告诉人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 ) A.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B.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C.脱离传统,彻底创新 D.全部继承,发扬光大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16.“夏、 商、西周”作为早期的奴隶朝代,其年代清楚划分曾困扰历史学家很长时间。而十三年前“九五”计划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夏商周断代工程”,已将我国历史上最早三个朝代每朝的年代断清楚。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最早三个朝代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立的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三个朝代的建立者和三位暴君? (3)你能总结三朝灭亡的原因吗? 17.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大分裂时期,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同时也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明的交流与传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段非凡的历史吧。 材料一 “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1)材料一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哪个政权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18.思想的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的自由竞放) 材料一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他的至理名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他的学说主要收集在哪部著作里? (2)图二中人物的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开创了哪一学派?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的思想在战国时期被谁继承和发展? (思想的实践运用) 材料二 韩非目睹了战国后期韩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后来,韩非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得到秦王赢政的赏识并受到重用。 (3)韩非是哪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受到秦王嬴政赏识和重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1.C 2.B 3.A 4.A 5.D 6.A 7.C 8.D 9.D 10.C 11.A 12.D 13.C 14 D 15.B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16. (1)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2)夏朝——禹、桀。商朝——汤、纣西周——周武王、周平王 (3)夏、商、西周三朝后期的国家桀、纣、周厉王都是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化社会矛盾,引起国人和奴隶的反抗,失去民心,最终导致灭亡。 17.(1) 政权:(曹)魏;措施: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军队耕田;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 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地区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迁都洛阳。使用汉语,穿汉服,采用汉姓,与汉族联姻。(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局部统一的完成;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大融合。(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8.(1)老子;矛盾的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道德经》 (2)儒家;“仁”和“礼”;孟子 (3)法家;韩非主张实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治。 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