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技术工作总结集合15篇

举报
资源描述
服装技术工作总结集合15篇 服装技术工作总结1 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技术工作,其最终目的的是服务满足于人的生理心理需求。服装结构设计技术工作更是如此。只有技术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这样的技术工作才能更好的满足人的生活需要,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的技术。服装结构设计也不例外,因为他与人的身体,生活环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如果脱离了人的服装,就好比无根的大树,没有了生命力或活力。   在我从事服装工作以来,不断在学习,来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起初学习平面制版,后来发展学习了CAD制版,随着人们对造型求新求异的追求。又开始学习了立体裁剪,在我学习这样和那样的方法之后,体会到不管你是用什么原型、工具、方法、理念、立裁都离不开人。作为核心的人,具有形态、运动机构、生理、心理四个因子,这些因子常常是其他要素的桥梁,起到了促进服装造型的作用,在工作中我们时常会宛如空气一样忽略这些因子。   总之服装设计就是充分考虑上述的条件的各个要素,特别是材料等要素有机的结合,汇总,要设计的服装。为什么在总结的一开始,我不断强调人体知识的重要性,是因为我在工作中遇到过很多技术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困惑了我很长时间。1.袖子、运动或造型。2.牛仔裤、运动和合体的关系,最终的根源是因为在操作过程中忽略了人体这一重要的静态、动态因素。   在工作中遇到的1.袖子问题的活动量的不够,2.袖型不够显瘦偏后。原因是对手臂自然下垂的形状的'误区。1.袖子的活动与服装的整体关   系。前后袖笼肩1/3是衣服的贴合部份,以下部份是需要考虑活动量的。2.肘关节处弯曲产生的活动量,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要先了解下袖子自然下垂的问题,一.上肢与体型的关系。二.视觉上的问题。三.与运动关系。   1. 上肢与体型的关系,人的体型一般分为反身体型和弓身体型这两种体型中根本区别在于手臂根的位置不同,反身体型靠背侧,弓身体型靠胸侧,确定里袖子下垂状态,主要是手腕与体干的相对位置,也就是大腿前侧和手腕前端的距离,这是最清楚也是最实用的标志。   2.视觉上的问题,如果袖子平行于垂直方向安装,袖子会看起来会偏后,这是常见的的问题,裸露上肢即同样下垂状态,看起来并不如袖子那样偏后。这是因为上肢有曲势这一现象有必要把袖子“前 装”(袖子靠向大腿部前侧,以避免这种错觉)   3.与运动功能的关系,从上肢带和上肢的结构看。袖子的运动范围分为两个部分考虑1.排除阻碍,上肢向前方活动的因素。   2.增加后袖肘的长度或减短前肘的长度满足于肘关节袋运动,从而达到松量均匀,衣身平衡。   调节具有美,功能又具有运动的袖子必须是由前面解阻,后面袖山弧度鼓起的曲线所构成的,袖子的安装角度和袖子的修正,正好运用这一原理。(见表:所示)   二.牛仔裤的合体和运动量的解决 1.合体牛仔裤的材料选择需要微弹面料,才能塑造具有美和舒适的板型。 2.臀围尺寸比M码正常臀围-1-2cm(根据面料而定) 3.调节开角度,满足运动量(牛仔裤的开角度最大,活动量也最大) 4.侧缝重心位置的准确性(决定裤子是否具有美的效果,及裤子穿起后是否平稳)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线。 5.开角度调整。一.增加前后困势,二.挺缝线侧移,从而满足人体活动量达到满意的活动量。 无论解决服装的什么问题都不能孤立的看待问题,要用整体观察的方法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服装的核心的核心是人,千万不要脱离人的轨道,会导致技术脱轨,达不到消费者真正满意的产品,也就没有完成技术的目的。   陈发   20__-1-21服装技术工作总结2 本人徐春兰,1984年来厂部参加工作至今,现在在厂部担任机缝车间组长一职。   多年的从事服装行业,让我对服装缝制的工艺尤为熟练和精通,下面我就总结一些在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并作详细的说明与汇报。   在胸围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冬季服装的袖笼要大于春、秋季服装的袖笼,而春、秋季服装的袖笼又要大于夏季服装的袖笼?   翻阅众多的裁剪书,都可得到这样的结论:在计算袖笼深的公式“KB+C”中(B表示胸围,k为比例系数,C为常数),冬季服装的C要比春、秋季服装的C大,而春、秋季服装的C又要比夏季服装的大。这相当于冬季服装的袖笼比春秋季服装的袖笼大,而春、秋季服装的袖笼要比夏季服装的袖笼大。针对这个问题,略作如下的定量分析。内部穿着层次较多的是冬季服装,内部穿着层次较少的是春、秋季服装,内部穿着层次不存在的是夏季服装,这样的说法是笼统而含糊的。因它没有定量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实际上,不管什么季节的服装,相同胸围下的袖笼大小最终与人体穿着层次的厚薄有关。假设人体的净胸围为B,成品胸围为B,净腋围为N,成品腋围(即袖笼大)为N,穿着层次的厚度为_。当_为0时,上装穿在人体上的胸部、腋部都有一定的空隙量,如图53-1所示。图中,成品胸围与净腋围的间隔称胸围空隙量,并设其为m,其计算式为:m=BB/2π;成品腋围与净腋围的间隔称腋围空隙量,设其为n,显然,胸围空隙量m必定大于腋围空隙量n,其计算式为:n=NN/2π。按照一般夏季服装的制图结果,腋围空隙量约为胸围空隙量的0.385倍,即NN/2π=0.385_(BB/2π),整理后变成(NN)=0.385(BB)。也就是说,腋围放松量是胸围放松量的0.385倍。如果胸围放松量(BB)=12(厘米),则腋围放松量(NN)=0.385_12=4.62(厘米)。在穿着层次的厚度_为0的条件下,这点放松量基本上能保证腋部的自由运动。当穿着层次为一件羊毛衫时,则其厚度_约为0.32厘米,则将其套在净胸围上后必然使胸围放松量减少2π_=2_3.14_0.32_≈2(厘米),而剩下的为12-2=10(厘米),同时使腋围放松量也减少2π_=2(厘米),而剩下4.62-2=2.62(厘米)。由此可见,胸围所剩下的10厘米放松量还有一定的胸部活动余地,而腋围所剩下的2.62厘米放松量几乎小于腋部活动的最小余地(对于无弹力的面料,腋围的最小放松量应为3厘米)。其中,还不考虑由于缝头的竖起而引起成品腋围变小的因素(有衬头的服装尤为明显)。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先将前、后身的袖笼开深,以求得腋围放松量的增大,以满足穿着层次的增加。这就是春秋季服装的`袖笼大于夏季服装的袖笼的原因所在。   如果胸围放松量(BB)=28(厘米),再将上面的一件羊毛衫考虑进去,此时胸围的有效放松量应是[B(B2)]=26(厘米),腋围的有效放松量应是0.38_26≈10(厘米)。当穿着层次又增加了两件厚绒线衫,其厚度为2_=2_0.64=1.28(厘米)时,则将其套在羊毛衫外后必然会使胸围的有效放松量减少2π_1.28≈8(厘米),而剩下26-8=18(厘米)。同时使腋围的有效放松量减少8厘米,而剩下2厘米。显然这2厘米的有效放松量无法满足腋部的自由运动。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只有先将前、后身的袖笼开深,以求得腋围有效放松量的增大。这就是冬季服装的袖笼大于春、秋季服装的袖笼的原因所在。   根据上述分析方法,我们还可以推出袖壮、袖口、领围、裤笼门、横档、脚口等一类围度部位都具有类似于腋围一样的特性的结论。服装技术工作总结3 本人___,1995年来厂部参加工作,现在在厂部担任机缝车间组长一职。   在工作中,我时刻不忘身为组长所肩具的担子和责任,充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与同事们共同努力完成厂部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不断地勉励自己要勤奋学习,提升自己的工艺技术,完善自己的缝制工艺,只有自己做得好,才能对那些刚刚从事服装缝制行业的新员工起到更好的带头作用,带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在多年的`实践生产中,我对衬衫的制作工艺上刻苦钻研,下面就对其进行详细的汇报总结。   男式衬衣   翻立领,单贴袋,直摆。   1、规格设计   号型衣长(L)胸围(B)肩宽(S)170/92A72.511347领围(N)袖长(SL)袖口(CW)4059   2、制图   3、放缝与标记   4、粘合衬配置   5、工艺样板制作小样板的设计:   (1)袋位定位板   (2)贴袋净样板   (3)领净样板:领面,领座取净样   (4)袖克夫、袖衩净板;   (5)扣眼位样板   6、样板的校对   (1)袖子吃势量   (2)领角大小   (3)贴袋规格及位置等   以上是我总结的男衬衫的制作工艺,这些总结的成绩有个人的努力,也有同事们的帮助,更有厂部的培养和关爱,综合大家的努力才有我今日素质的提高。   未来,我会建立新的目标,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向着那个新目标奋斗拼搏。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优势,为其他员工做一个好的表率,带动大家一起为厂部的明天努力。服装技术工作总结4 本人季青梅,200_年来厂部参加工作,现在在厂部担任机缝车间组长一职。   从20__年至今,我在厂部正式工作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在厂部工作这些年来,我从一个对服装缝制不是很了解的新手,通过厂部多年来的培训和领导的不断栽培,通过自身的努力,勤奋学习各类服装缝制工艺,渐渐地我的工艺水平逐渐成熟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忘厂部对我的教诲,把自身所长与同事们一同分享,在分享经验的过程中,不仅团结了彼此的友谊,并且收货了自身素质的提升。   在这中,我充分了解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所以在每天的流水生产工作中,我都会积极发挥自身的领导带头作用,团结同事们共同努力,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厂部每天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努力的忙碌在生产一线上。   在工作中,我也积极的去摸索各种服装生产工艺上的经验总结,用实践生产来检验自己的总结,通过检验过的总结,我会与同事们一同分享经验,与同事们共同进步。   下面我就整理出一些独立完成的工作,并作详细的总结。   为什么开门领的领脚转折点定在颈肩点或方领圈的角点(当角点明显偏下时)上都是不合理的?   对于开门领的裁剪制图,人们只注重驳领的松斜度和基点的定位   方法,而不大注意领脚转折点的定位,如将转折点定在颈肩点上和方领圈的角点上,如图23-1所示的现象时有所见。   从图23-1(甲)可以看到,转折点定在颈肩点上后,会使前领圈与前领底线完全重合,在颈肩部位毫无“平面重叠”。   由此可以认为,这种情况完全不符合人体颈根部的双曲面展开性质的要求因而是不合理的。   从图23-1(乙)可以看到,当方领圈的角点处在正常位置时,可以将转折点定在角点上, 但当角点渐渐向下移动时,再也不能将转折点定在角点上了。否则在颈肩部位会过早出现“平面重叠”。一旦这样,则成型后的驳口线上段部位将上翘,从而人体的前胸不相紧贴。因而简单地将转折点定在角点上是不妥当的'。   在此,我来介绍一种较为合理的转折点定位方法,如图23-2所示。   以上总结,在过去的生产过程中起到了一些作用,对该工序操作的员工们起到了辅助作用,有助于更好更快的解决该类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工序的生产效率,为厂部创造出了一定的价值。   未来,我会继续努力工作,并且总结出更多的工艺方面的经验,时刻不忘作为一名机缝车间组长身兼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做好一个好榜样,带好一个好头,想尽办法带动同事们的工作积极性,为生产提升效率,为厂部做出更多的贡献,来报答厂部对我的栽培和领导对我的信任。服装技术工作总结5 我叫__,1986年参加工作至今,现在厂部担任车间主任一职,在厂部工作的这些年中,面对每天的流水作业,总结了一套服装生产基本工艺流程,下面就对我所总结的工艺流程经验做下详细的汇报总结。   服装生产基本工艺流程包括裁剪、缝制、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等七个工序。   1、裁剪   裁剪前要先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   2、缝制   缝制是服装加工的中心工序,服装的缝制根据款式、工艺风格等可分为机器缝制和手工缝制两种。在缝制加工过程实行流水作业。   3、锁眼钉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