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老化修复系统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举报
资源描述
存储器老化修复系统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 中国检测和量测设备现状 就国内检测和量测设备现状而言,目前国内整体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市场规模占比全球市场25%左右且保持持续提升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检测和量测设备规模为29亿美元,同比2020年增长61.1%,增速远高于全球规模,占比全球份额持续提升,但目前国内市场仍主要被国际企业占据主要市场,技术和企业之间适配性待提升。 二、 智能检测及自动化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并使智能化、便携化、小型化、复杂化、集成化成为电子产品的普遍发展趋势,也促使电子产品生产厂商增加了对中高端电子产品测试设备的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精密测量技术、仿真技术、传动技术快速兴起,电子产品测试设备向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柔性化、多功能化方向升级的趋势愈加明显。以自动化、智能化为主导的中高端电子产品测试设备在逐步打开市场空间,自动化测试设备融入电子产品生产线将成为市场主流。 检测设备是制造目动化的关键步骤,2019年我国国内资检测机构收入规模增长率稳中有升,增长达到15.1%,有图形晶圆光学检查设备占比达32%,以下是检测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检测设备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检测设备行业分析数据,截至2019年末,我国检测设备机构为36327家,较2018年末增长9.3%;2017年至2019年,检测行业对外出具的报告数量分别为3.11亿份、3.29亿份、3.76亿份,逐年增长,同时收入持续实现两位数高增长。预计2020年检验检测行业收入将达3000亿元,对外出具检测服务报告数量达4.4亿份,仍将保持强劲增长趋势。 检测设备行业发展现状指出,汽车检测维修设备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以应对更多、更快推出的新车型,满足汽车维修保养市场的新需求。汽车检测维修设备集通讯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应用于一体,科技含量较高,对行业内企业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ATE(自动化检测设备)主要用于半导体制程的后道工艺,是进行电参数性能测试的专用设备,其中SOC测试系统与存储器测试系统是ATE最主要的两大领域。根据《2020-2025年中国自动检测设备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数据统计,2019年SoC测试设备市场规模24亿美元,占比达72%,存储器测试系统6.5亿美元,占比达19%。 环境监测仪器的纵向产业链上还有重要一环,环境治理,对某区域包括水、土壤、空气各方面进行环境监测后,若指标不达标,该如何进行环境治理,如何针对各项数据进行有效治理,或者根据治理所需监测的指标再去调整环境监测仪器的研发设计都是目前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检测分析仪器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9年检测分析仪器行业收入规模达2505.96亿元,2017年至2019年检测分析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检测设备行业发展现状指出,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硬件、软件、检测试剂,中游监测仪器/系统,下游仪器维护、设备运营。上游产业基本由外资企业占领,中端市场主要由上市企业如雪迪龙、先河环保、中环装备、聚光科技、天瑞仪器等占据,下游主要为第三方环境服务企业。 电器检测设备是指用于电器以及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中的装置。电器检测仪器包括超声波物位仪表、高级过程仪表校准器、电阻测试仪、手持红外测温仪、回路阻抗测试仪、微电阻计、数字高压仪、电池测试仪、智能数显仪、频率谐波分析仪、电缆故障定位仪、电力分析记录仪、继电保护测试仪、电参数综合测量仪、表面电阻测试仪、手腕带测试仪以及激光检测仪等等。电器检测仪器用于电器的安装、使用和测试之中,可以提高机械仪表的工作效率,并且提高其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为了防止不合格的生产产品发行到市场。检测设备的使用就很有必要了,它能有效减少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流入市场。 截至2018年6月,中国国际出口带宽为8,826,302Mbps,半年检测设备增长率为20.6%。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末增加3.8%,互联网普及率达57.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升级,提速降费政策稳步实施推动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显著增长,网络信息服务朝着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升速度、降低费用的方向发展。 截至2018年6月底,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8.32亿个,同比增长12.6%,比2017年末净增5312万个。基础电信企业继续加快光进铜退进程,光纤接入(FTTH/0)端口达到7.18亿个,比2017年末净增6055万个,占比提高到86.3%;xDSL端口总数下降至1918万个,占比降至2.3%。移动通信基站达624万个,其中3G/4G基站总数达到467万个,占比达74.9%。 截至2018年8月末,基础电信企业发展的IPTV用户总数达1.47亿户,1-8月净增2509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保持在13.7亿户,同比增长12.2%。其中,手机上网的用户数达12.5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为81.3%。 检测设备有很多种类,工厂常用的检测设备有很多,包括测量设备卡尺、天平、打点机等,另外还有质量检测分析仪器,检测设备、包装检测设备等也是常见的检测设备。在包装环节中比较常见的有包装材料检测仪、金属检测设备、非金属检测设备以及无损检测设备等。 三、 量测设备细分市场 量测设备细分品类较多。根据数据,2020年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市场各类设备占比中,检测设备包括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可细分为微米级和纳米级)、掩膜检测设备等;量测设备包括三维形貌量测设备、薄膜膜厚量测设备(晶圆介质薄膜量测设备)、套刻精度量测设备、关键尺寸量测设备、掩膜量测设备等。 四、 分类状况 从技术原理上看,检测和量测包括光学检测技术、电子束检测技术和X光量测技术等。目前,在所有半导体检测和量测设备中,应用光学检测技术的设备占多数。光学检测技术基于光学原理,通过对光信号进行计算分析以获得检测结果。在生产过程中,晶圆表面杂质颗粒、图案缺陷等问题的检测和晶圆薄膜厚度、关键尺寸、套刻精度、表面形貌的测量均需用到光学检测技术。 五、 检测和量测技术背景 在检测环节,光学检测技术可进一步分为无图形晶圆激光扫描检测技术、图形晶圆成像检测技术和光刻掩膜板成像检测技术。 在量测环节,光学检测技术基于光的波动性和相干性实现测量远小于波长的光学尺度,集成电路制造和先进封装环节中的量测主要包括三维形貌量测、薄膜膜厚量测、套刻精度量测、关键尺寸量测等。 六、 新型显示器件检测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一)终端消费电子带动新型显示器件检测设备需求 全球终端消费电子、新型显示器件产业与其检测设备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联动性,终端消费电子需求增长带来新型显示器件产业新增产线建设以及产线升级投资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根据Omdia报告,2021年,中小尺寸显示器件市场营收为629.8亿美元,其中中小尺寸AMOLED营收达到368.7亿美元,占尺寸显示器件市场总额的50%以上,超过了TFT-LCD的总额252.2亿美元。这是中小尺寸显示器件市场营收首次超过600亿美元,也是中小尺寸显示器件市场中AMOLED营收首次超过TFT-LCD,AMOLED已成为该市场的主导技术,正在加速实现对TFTLCD的替代。 柔性AMOLED在高端智能手机的应用,奠定了其在中小尺寸显示器件市场技术中的领先地位;刚性AMOLED的生产正转向用于高性能笔记本和平板电脑;TFT-LCD,包括a-Si(非晶硅)和LTPS(低温多晶硅)技术,正在转向车载显示市场;由于向电动汽车的转移和持续的二氧化碳减排政策,显示器件需求将持续增加。 随着消费电子产业持续增长,新型显示器件尤其是AMOLED行业高速发展,相关产能、良品率等要求愈发趋于严格,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检测工作以保证高产能的同时产品具有高良率,检测设备在AMOLED生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在国内AMOLED市场规模逐渐增大,各厂商纷纷布局产线建设与升级的背景下,新型显示器件检测设备产业保持稳定增长。 (二)检测设备技术面向自动化、集成化发展 新型显示器件检测设备的生产制造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光学、电学、自动化等多项技术,具备生产加工装配能力从而将多项组件结合以实现相应功能、具备软件开发能力以实现算法应用并具备软硬件有机结合能力,并经过长期技术积累及改良,以实现检测设备在极高精密要求的新型显示器件生产过程中实现极微小的缺陷、不良等检出,助力下游客户有效提升产品良率和生产效率。 不同显示器件厂商对显示器件产品的检测要求、性能参数存在差异,检测设备需要与产线不断磨合改进,积累设备在生产线应用经验并启动和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持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及产线适应水平。检测设备厂商与显示器件厂商之间的关系依赖于长时间合作产生的信任以及技术互惠,共同完成技术更新及迭代,形成更具实践性的研发成果,检测设备定制化和针对性极强,形成较高的客户资源以及技术壁垒。 新型显示器件产业一直向着更高清、更节能、更便捷的方向发展,新型显示技术也将呈现出更先进、工艺更复杂、集成度与精细化程度更高的特点,伴随而来的良率问题对检测设备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相关设备能够实现无人化操作、产品在产线中一步到位完成生产及自动化检测环节,推动检测设备的自动化、集成化发展趋势。 (三)检测设备市场正在进行高速的 目前,全球新型显示器件主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地区、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及日本。凭借庞大的产业基础、系统的供应链体系、持续优化的性能和不断下降的成本,中国大陆地区业已成为TFT-LCD最主要的产地。AMOLED产能也正在快速向国内转移,京东方、维信诺股份、TCL科技、深天马等厂商占据国内AMOLED绝大部分产能并持续投入建设新产线。根据CINNOResearch报告,全球AMOLED产能预计将从2020年的2,980万平方米增长至2025年的11,710万平方米,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31.5%,2021年韩国厂商仍然占据全球AMOLED面板一半以上的产能,随着国内厂商的AMOLED产能不断扩张,2025年中国大陆AMOLED产能占比预计将会达到56.2%。 新型显示器件行业整体景气度不断提升,本土厂商发展迅速,产能从境外转到境内的过程为国内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创造了重大崛起机会。目前,国内检测设备厂商,在技术领域持续投入,已经基本实现对国外厂商技术层面的追赶,并在部分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在相同技术情况下,国内厂商设备较国外产品更具价格优势。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环境下,国内显示器件厂商大力导入国产设备,自主可控的生产检测设备和本土化的产业链进一步夯实了我国在新型显示器件生产领域的竞争优势。 在国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厂商持续大规模投资及升级面板生产线的影响下,我国新型显示器件检测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检测设备的趋势明显。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我国国产检测设备的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完善,新型显示器件检测设备产业迎来量质齐升的发展阶段。 七、 发展趋势 随着集成电路器件物理尺度的缩小同时逐渐向三维结构发展,需要检测的缺陷尺度和测量的物理尺度也在不断缩小的同时三维空间的检测业在持续渗透。 为满足检测和量测技术向高速度、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重复性、高性价比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行业内进行了许多技术改进,例如增强照明的光强、光谱范围延展至DUV波段、提高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增加照明和采集的光学模式、扩大光学算法和光学仿真在检测和量测领域的应用等,未来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相应的检测和量测技术水平也将持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