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轴承盖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举报
资源描述
发动机轴承盖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一、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并预计将继续保持这一势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汽车零部件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同时,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也是推动该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国内汽车生产商不断加强研发和生产能力,国内汽车零部件的产量也将得到提升。同时,国内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表现也不断提升,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国际扩张铺平了道路。然而,该行业仍存在一定的挑战。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仍然面临着全球竞争和成本压力的挑战。同时,随着技术不断提升,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也不断加快,因此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以应对市场的挑战。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但仍然需要面对一些挑战。未来,该行业将继续通过不断加强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来应对市场变化。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随着汽车销售的持续增长,汽车零部件市场也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提升,汽车零部件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了更高的发展空间。另外,政府对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也是汽车零部件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政府将汽车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并将加大对汽车产业的投资力度,以推动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此外,由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依赖于汽车产业,因此其发展也受到了汽车产业的影响。因此,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必须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以保持竞争优势。 二、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特点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从为载货卡车配套生产零部件起步的,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为轿车配套的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引进和改造,以及一批合资、独资企业的建立,逐步实现了从主要生产载货汽车零部件向轿车零部件,从简单仿制向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效替代、自主设计和开发,以及从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快速转变。一方面,作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基础的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整体实力仍然偏弱,与国外成熟企业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多年的自主发展和经验积累,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较以往有大幅提高,并培育出一批具有开发设计能力且规模较大的零部件企业。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基本能够满足整车配套市场及售后服务市场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并逐步具备商用车、中低档乘用车的零部件开发与产品配套能力以及部分高档乘用车零部件尖端技术的引进和消化能力。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布局的不断完善,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提升整体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深入参与到国际分工中去。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开始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策略,我国已逐步成为零部件巨头布局的重点区域,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逐年增长。同时,国内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规模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逐步成长起来,设计生产能力、产品品质得到国外客户和经销商的认可。 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具有可靠性高、耐久性强、精密度高等特点,发动机主机厂会考虑供应商的历史经验、研发创新能力、生产保证能力、品质保证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财务状况等多方面要素来定点供应商。零部件批量运用于发动机制造前,需要经过手工样件、性能测试、工装样件、台架测试、环境试验、整车道路试验直到小批及大批量生产等多个环节,通常需要耗时两年左右,其开发、验证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及资金成本。因此行业显著特点为:供应商定点选择非常谨慎,零部件供应商和发动机厂的合作关系一旦确定后就比较稳定。 目前在国内市场,对于一些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不高,且运输成本较高的发动机零部件基本上已实现了国产化配套;但是对于液压挺柱、液压张紧器、摇臂及可变气门系统等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知名汽车主机厂商为了保证产品成功开发、质量可靠,一般采取了谨慎国产化的原则。随着目前国内本土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逐步开始从国内本土企业采购。 三、 新能源汽车对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行业的影响 (一)一定时期内,内燃发动机仍将在汽车动力源中占有主要地位 汽车行业产业链长、辐射面广,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产业发展路径成为行业关注重点。双碳、双积分等政策的共振下,汽车节能减排已经不再仅仅聚焦于纯电路线,而是多元技术解决方案。从长期看,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是零排放的最终解决方案,但从中期看,搭载内燃发动机的混动汽车是当前实现节能减排,同时兼顾技术发展和经济效益的优选方案。根据动力源类型,汽车可分类为传统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除纯电动汽车外,其余车型均需搭载内燃发动机,一定时期内,内燃发动机仍将在汽车动力源中占有主要地位。 (二)内燃机庞大的市场占有量及节能减排的潜力十分明显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我国内燃机总销量5,047.36万台,同比增长7.91%。多缸汽油机主要配套在乘用车领域,全年累计销量1,918.09万台,同比增长0.78%。未来内燃机仍是我国乘用车的主要动力源,也是实施节能减排最具潜力的产品。2021年7月,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正式发布了《内燃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内燃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了我国内燃机技术创新发展的方向:以颠覆性创新燃烧技术为目标,开发新一代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开发基于内燃机、电机、电池混合动力装置系统智能控制、能量分配和管理技术;突破关键零部件技术,开发智能燃料喷射系统、高效增压和电动增压及关键传感器;开发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实现内燃机高强度、高效率、低噪声和轻量化;开发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碳中和燃料和氢能利用技术,实现碳中和燃料和内燃机的协同发展。 (三)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对行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分析 在一定时期内,内燃发动机仍将在汽车动力源中占有主要地位,虽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传统燃油车的占比会逐渐下降,但无论是未来节能汽车领域的混合动力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混合汽车均需要搭载发动机产品,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在一段时期内对企业生产经营不会构成实质性不利影响。 四、 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保持韧性增长 2010-2017年,在汽车行业平稳增长的带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总体趋于良好,汽车产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2018年,汽车消费市场转冷,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3,741亿元,同比下降13.04%;2019年以来,新冠疫情蔓延,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及物流环节受到重大影响;202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在疫情控制上有了良好进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保持韧性增长,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营业务为37,400亿元,同比增长3.89%。 五、 国外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一)国外技术发展现状 目前,全球主要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均在大力布局智能汽车、车联网相关的技术方案等,如计算机、现代传感、AI及自动控制等技术。 (二)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分析 随着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汽车零部件行业呈现组织集团化、技术高新化、供货系统化和经营全球化等新特点。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收入为1.51万亿美元,2016-2021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 (三)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分析 目前,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由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主导。根据资料显示,在2021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日本企业共有23家上榜,其次是美国和德国,分别为22家和18家,三者占据百强榜的68%。再者从百强榜中前TOP10中,德国零部件企业有3家,分别是罗布特•博世、采埃孚和大陆,日本企业电装和爱信精机分列第2位和第5位。 (四)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分析 由于汽车零部件的专用性,在整车制造商开发新车型时,零部件制造商需要与整车制造商进行同步开发。目前,整车制造商的零部件外购率已经超过70%。为满足整车制造商产品开发需求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要求,行业内形成了金字塔式的零部件供应商体系,即按照零部件供应商之间及其与整车制造商的协作关系,将零部件供应商分成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和三级供应商。其中,一级供应商直接向整车制造商提供产品,参与整车制造商的整车项目开发,提供配套系统产品;二级供应商主要通过向一级供应商提供配套向整车制造商供应产品;三级供应商主要向二级供应商提供配套产品。 六、 汽车零部件产业规划政策 除了国家出台相关汽车零部件行业相关政策以外,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2022年上海市在《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中提出要扩大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等领域再制造规模,开展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同年四月,广东省出台《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提出要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机床、造船等再制造技术和产业,推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天津市在2022年也提出要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池、汽车零部件的研究以及测试评价,推动汽车零部件转型,吉林省以及河北省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以及利用率,加大对工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山东省在2022年《德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出要加强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行业成套装备等领域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建链、强链、补链,形成自主研发能力,打造高端制造业基地。加强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与再制造技术,推动传统汽车零部件转型升级,加快向新能源车用零部件转型,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 七、 市场规模承压,竞争格局微调 受全球疫情影响,叠加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贸易摩擦升级等宏观因素,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转型压力。《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根据各厂商2020年汽车配套营收,发布了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德国博世位列第一,前十大供应商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交换了位置。从各大公司2020年汽车配套业务营收来看,受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百强榜中的绝大多数公司2020年营收出现下滑。 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长期发展,已具有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资本实力充足、产业集中度高、全球同步配套的特点;行业内涌现出一批以德国博世、日本电装、德国采埃孚、加拿大麦格纳等公司为代表的销售收入超百亿美元的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这些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研发力量,引领着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方向。前十强企业主要被传统零部件巨头占据,前五强排名有所波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