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轴承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

举报
资源描述
发动机轴承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 一、 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保持韧性增长 2010-2017年,在汽车行业平稳增长的带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总体趋于良好,汽车产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2018年,汽车消费市场转冷,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3,741亿元,同比下降13.04%;2019年以来,新冠疫情蔓延,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及物流环节受到重大影响;202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在疫情控制上有了良好进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保持韧性增长,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营业务为37,400亿元,同比增长3.89%。 二、 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一)汽车发动机发展概况 汽车发动机是通过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为汽车提供动力的装置,是汽车的心脏。现代发动机融合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化工技术和新型材料等诸多技术,成为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决定了汽车的性能和品质。汽车发动机行业是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行业。 (二)我国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行业发展情况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其自主研发水平代表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程度。汽车整车厂商为掌握核心技术,大力研发汽车发动机。进入21世纪,汽车产业发展迅猛,自主品牌汽车整车厂的成长推动汽车发动机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期。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发动机厂家通过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逐步提高研发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汽车发动机自配率逐步上升。 在乘用车发动机技术方面,国内汽车整车厂商仍较为依赖进口技术,目前发动机行业仍处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阶段。在发动机制造方面,目前95%的国内汽车整车厂可实现发动机自配。以自主品牌中研发水平较高的汽车整车厂吉利汽车为例,其引进了日本丰田的技术并进行转化;奇瑞汽车则采用自主正向研发的方式,从德国、意大利引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汽车发动机生产线,生产出一系列发动机产品。从动力来源上看,受制于柴油发动机造价高、油品不佳、噪音抖动影响舒适性等因素,我国乘用车绝大部分使用汽油发动机。 在商用车发动机技术方面,我国商用车发动机的制造水平较乘用车制造水平要高。目前,我国商用车发动机市场,约97%的发动机由自主品牌供应。商用车发动机主机生产企业,如潍柴动力、东风动力、上柴股份、锡柴动力等发动机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些企业在行业中具备领导地位。从动力来源上看,因商用车使用过程中对于燃油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低速爬坡启动需要高扭矩等要求较高,因此我国商用车绝大部分使用柴油发动机。伴随汽车行业发展,国内汽车发动机自配率不断提高,我国汽车发动机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近三年发动机产量呈上升趋势。 三、 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一)传统燃油车发展趋势 传统燃油车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是市场主力。为应对全球性资源短缺和气候变暖,巩固和提高汽车工业未来国际竞争力,欧、美、日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都在采取措施,推动汽车节能技术发展、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水平。各国相继完成了新一轮针对汽车燃料消耗量标准法规制定,对汽车燃料消耗量及对应的污染物排放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随着各国对油耗及排放限制要求的逐步落实,节能减排是传统燃油车的未来重点技术方向。在乘用车方面,日本正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重点研究稀薄燃烧、减少冷却损失和可变压缩比等技术;美国主推发动机增压小型化,重点研究减摩擦技术、喷油技术、增压技术、稀燃技术等;欧洲进一步研究直喷理论空燃比、稀薄燃烧、阿特金森/米勒循环、可变气门、停缸、冷却排气再循环(EGR)、电子增压等技术,并重点推广和应用48V轻混系统等技术。在商用车方面,日本重点通过增压中冷、高压共轨等技术提升节能效果;美国聚焦先进发动机及传动系统匹配优化、整车空气动力学优化、轻量化等技术降低整车油耗;欧洲则向混合动力、先进发动机方面发展。 (二)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大幅上升,达到13.4%,同比增加8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速达到157.7%,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产销量连续7年蝉联世界第一,累计销售达900万辆。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汽车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撑,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局面,为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趋势 混合动力汽车可分为常规混合动力汽车(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混合动力汽车基本原理是通过系统动力分配,电机频繁参与工作,控制发动机工作在发动机热效率最佳区间,从而降低油耗。HEV同时利用传统汽车的内燃机与纯电汽车的电机进行混合驱动;PHEV是介于纯电汽车与燃油汽车之间的一种新能源汽车,PHEV综合了纯电动汽车和HEV的优点,既可实现纯电动、零排放行驶,也能通过混动模式增加车辆续驶里程。 双积分方案的落实,推动传统车企转型供给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汽车。根据修订后于2021年实施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单辆仍可为车企提供1.6个正积分,相当于续航里程在214km的纯电动车辆。双积分政策将有力推动企业进行混动车型切换。 (四)中国品牌汽车发展趋势 2021年中国品牌汽车销量954.3万辆,同比增长23.1%,市场增幅高于乘用车整体市场;市场份额为44.4%,较2020年上升6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三年的负增长时代,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创近十年新高,市场空间大幅回升。2021年乘用车分系别看,受全球疫情冲击,德系、日系、韩系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均有所下滑,美系品牌增长的核心内因是特斯拉的强劲增长。 新冠疫情危机下,由于产品定位差异及灵活的应对机制,中国品牌汽车受到冲击少于合资品牌,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21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TOP10企业集团中,上汽集团为年销量唯一超过200万辆的企业集团;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汽车企业年销量均超过100万辆。 四、 跨国巨头在各自专业领域形成垄断地位 在国际汽车零部件市场上,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如爱信精机、德国采埃孚、JATCO(加特可)株式会社在变速器领域,本特勒在汽车底盘领域,博世、大陆在车身稳定系统和制动系统领域,江森自控、美国李尔集团、弗吉亚在汽车座椅领域,均已各自形成一定垄断地位,并控制着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核心技术。 五、 市场规模承压,竞争格局微调 受全球疫情影响,叠加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贸易摩擦升级等宏观因素,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转型压力。《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根据各厂商2020年汽车配套营收,发布了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德国博世位列第一,前十大供应商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交换了位置。从各大公司2020年汽车配套业务营收来看,受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响,百强榜中的绝大多数公司2020年营收出现下滑。 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长期发展,已具有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资本实力充足、产业集中度高、全球同步配套的特点;行业内涌现出一批以德国博世、日本电装、德国采埃孚、加拿大麦格纳等公司为代表的销售收入超百亿美元的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这些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研发力量,引领着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方向。前十强企业主要被传统零部件巨头占据,前五强排名有所波动。 六、 发动机零部件行业竞争格局 总体而言,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随着近年来国内乘用车市场进入调整阶段,我国的汽车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行业也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行业内主要竞争主体包括以外资为主的合资或独资专业生产企业、国内规模企业、国内一般企业、汽车整车厂及发动机主机厂内部配套企业等四类企业。 (一)发动机零部件行业以外资为主合资或独资专业生产企业竞争格局 以外资为主的合资或独资专业生产企业的特点是投资大、设备优良、管理理念先进,一般这类企业依附于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其技术、设备、规模、产品优势明显,目前以外资为主的合资或独资生产企业在国内发动机核心零部件行业中有较大竞争优势,但该类企业生产成本较高。 (二)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国内规模企业竞争格局 国内规模企业具有较好的综合实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技术、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等方面对比国内其他一般企业有较大的优势。目前国内规模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产品质量接近的情况下,国内规模企业在成本和服务方面更具竞争力,因此获得了部分国际知名整车厂商和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的认可。与一般企业相比,国内规模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较为明显。 (三)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国内一般企业竞争格局 该类企业具有较为明显的产品、客户、区域特点,该类企业产品一般为技术难度、内涵价值低的发动机零部件,客户一般为中低端机动车生产企业,该类企业的分布区域较为分散,且数量众多,其技术能力、质量控制能力等较弱。 (四)发动机零部件行业整车及发动机主机厂内部配套企业竞争格局 一般整车制造企业通常有自己的发动机生产企业,为下属的独资或合资企业,主要为其关联企业所生产车型提供发动机配套,只有少部分发动机会通过外协的方式生产。该类发动机内部配套供应商订单数量较多,但作为附属企业,其独立性较差,故成本控制、产品技术创新等方面能力不足。同时,目前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竞争格局还呈现以下特点:①专业化与多元化并存,市场上既有专注单一类型产品的规模化企业,也有产品线丰富、客户数量和类型较多的企业;②部分国内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企业通过提升生产能力、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成为多个整车厂及其配套的核心供应商,逐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③部分行业内企业逐步从制造转向制造与研发并重,提升同步研发能力是汽车零部件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也是企业确定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④行业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正逐步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融入整车制造的全球分工,形成国内国外业务并举的业务模式;⑤整车厂对外采购发动机零部件的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外协率提升带来的订单量将会为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七、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并预计将继续保持这一势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汽车零部件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同时,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也是推动该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国内汽车生产商不断加强研发和生产能力,国内汽车零部件的产量也将得到提升。同时,国内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表现也不断提升,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国际扩张铺平了道路。然而,该行业仍存在一定的挑战。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仍然面临着全球竞争和成本压力的挑战。同时,随着技术不断提升,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也不断加快,因此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以应对市场的挑战。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但仍然需要面对一些挑战。未来,该行业将继续通过不断加强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来应对市场变化。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随着汽车销售的持续增长,汽车零部件市场也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提升,汽车零部件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了更高的发展空间。另外,政府对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也是汽车零部件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政府将汽车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并将加大对汽车产业的投资力度,以推动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此外,由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依赖于汽车产业,因此其发展也受到了汽车产业的影响。因此,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必须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以保持竞争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