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数字化医疗场景提升患者就诊率及药品可及性分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医药行业数字化医疗场景提升患者就诊率及药品可及性分析 一、 医药行业数字化医疗场景提升患者就诊率及药品可及性 近年来,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网上药店等数字化医疗场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亦解决了许多非急诊慢病患者的就医及配药问题,中国医药行业的政策导向、行业发展趋势、消费者习惯等已迎来数字化变革。随着我国数字化医疗的蓬勃发展,患者就诊率及药品可及性将得到提升,为医药行业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 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对医药工业产生革命性影响,对疑难疾病认识的深化,众多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的问世,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都将极大地改变医药工业的面貌。世界发达国家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上的优势,实施垄断,我国医药将在生物技术领域同发达国家展开新一轮的竞争。 随着回归自然潮流的涌起,国际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世界植物制品销售额近300亿美元,其中天然药物销售额已达160亿美元,并以年10%的速度递增。为此,各国竞相采用现代技术研究开发传统医药,抢占国际天然药物市场。这为我国中药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 三、 国家药监部门持续改革 2019年,《药品管理法》进行了发布以来的首次重大修订,其中涉及多项调整,例如明确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通过药品追踪确保问责;实施临床试验备案制;用自主申报和跟踪检查替代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在互联网售药方面将禁止在线销售处方药从提议草案中去除等。 国家药监部门的持续改革也引来新药上市高潮。上市的新药里有越来越多来自于本土药企的研发,这说明了中国的本土创新能力在逐步提升。历史上看中国上市的新药往往滞后国外5至10年,如2016年上市的所有新药平均比全球慢8年,2019年这一数字缩短至平均4年左右,有一些药已经缩短到一年甚至更短。可以看出,今天中国的医药监管和全球体系的对接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企业推进药品上市的时间,涉及到具体的战略,但是监管不再成为一个上市时间的瓶颈。 四、 产业政策变革,迎来创新时代,临床价值导向 从政策端看,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不断深化,前有国家展开集中采购和药价谈判、抗癌药纳入医保、医保严格控费,让更多的医保资源可覆盖到创新药。后有一致性评价全面铺开、新药审评审批加速、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进一步推进等,行业政策密集出台,行业结构性调整拉开帷幕。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行业面临洗牌,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药企迎来了发展机遇,创新成为发展主旋律。 从2017年开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加速新药审评审批,2021年和2020年NMPA批准的新药数量分别在60和50款左右,其中国产新药占比约为40%,无论从获批数量还是本土企业获批数量来看,都远超前几年。新药涉及的种类仍以肿瘤药居多,占比约为40%。这些产品的上市大大丰富了癌症治疗的选择,也说明了我国鼓励和引导创新药政策取得的成效。 2021年11月,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从患者需求的角度出发,落实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为核心的研发理念,促进抗肿瘤药科学有序地开发,推动医药创新迈上新台阶。 中国本土以自主研发创新产品的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方向愈加明确,需要积极开发能优化其自身产品管线的创新产品,临床疗效同质化产品的竞争将从市场阶段前置到临床阶段,本土药企创新研发水平有望在磨炼中提升,中国药物研发将进阶为更加开放的创新阶段。 五、 老龄化程度加深,行业发展潜力大 从需求端看,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行业具有很大发展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2021年末,全国0-15岁人口为26,30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6%;16-59岁人口为88,222万人,占62.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736万人,占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056万人,占14.2%。与2020年相比,0-15岁人口减少528万人,16-59岁人口增加247万人,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增加329万人和992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和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分别较2020年上升0.2和0.7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老龄化程度加深,一方面意味着劳动人口负担会逐渐加大,国家医保基金会持续承压,行业将持续面临严控费、降药价的政策;另一方面老龄化将刺激优质药、创新药的发展,恶性肿瘤患病率、慢性病患病人群数量将居高不下,大健康产业市场进一步扩容。 六、 集采进一步扩大范围 对于一些专利已经过期的、比较成熟的药品,国家通过带量采购的方式,一方面控制成本,一方面通过更少的企业来实现更好地管控药品质量。对于成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后,很多品类销售额已经很难再增长,成本控制机制已经初见效果;而新药通过医保层面的价格谈判,则可以更快地进行市场普及,达到较高的销售额,完成医保目录的腾笼换鸟。 七、 医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前景 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医药是预防或治疗或诊断人类和牲畜疾病的物质或制剂。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 医药主要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社会医药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医药消费端诉求推动医药流通端的市场扩容,为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同时,国家按照现代化思路对医药流通行业的经营格局进行了深层次的变革,使得我国医药流通行业更加趋于成熟,为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有发展的需求,市场发展潜力很大,随着医药市场的持续发展和完善,市场应该顺应经济增长的需求,为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制药工业既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又是一项治病、防病、保健、计划生育的社会福利事业。生物制药原料以天然的生物材料为主,包括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海洋生物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目的人工制得的生物原料成为当前生物制药原料的主要来源。 目前,我国药品批发企业数量有1.3万余家,数量多,规模小,是目前医药商业企业的现状。商务部的统计数据表明前100强药品批发企业的销售额已达全国市场份额的78%,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商业竞争加剧,内部分化加大,全国及区域商业龙头企业凭借网络、品种、资金优势,承接中小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服务百姓健康、确保公共卫生安全离不开医药工商企业界的成长、发展和物质保障。 医药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融资成本至关重要。目前两票制政策的影响已逐步消化,但带量采购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集采常态化对药品价格冲击较大,传导至商业企业配送规模受一定影响。医药商业受新冠疫情刺激,融资能力有所提升,但整体资金压力仍然较大。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药品批发企业数量不断减少,医药流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势头明显。 八、 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的人口众多,而药品产业又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城镇地区,还是乡村,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而随着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医疗市场也要适应经济的发展,为人民的健康和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其次,人口老龄化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普遍现象,一般认为,如果某一国或区域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7%,就表示该国家或区域的人口进入了老龄社会。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65岁以上的人口占13.5%,较2013年9.7%上升3.8%。 再加上近年来持续的疫情,以及国内外市场对疫苗的需求量大,以及企业产销两旺等原因,使得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势头迅猛。2020年,药品市场总额为14480亿元,同比下滑11.33%。但是,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相关的医疗费用也在不断增加。中国制药行业在2021年实现了29288.5亿元的营业收入,比去年增长了20.1%,比去年增长了4431.2亿元;制药企业实现利润627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9%,比去年增加2764.7亿元。中国的制药行业在今后5年内将继续保持每年9.6%的复合增长率,到2025年将达22873亿元。 在政策上,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以促进医药工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服务系统,并建立了以社会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 十四五期间,制药行业必须培育新的经济发展动力,才能达到既定的发展目标。面对内生大循环,应以科技创新推动药物结构调整,以适应卫生需求的不断增加,增加药物成分比例,增加科技创新对工业发展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